分享

古人过中秋都做什么?吃喝玩乐样样俱全,你知道吗?

 春风与池君 2022-09-11 发布于山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又是一年月满日,家家团聚赏新月,自唐代起,中秋赏月就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杜甫更是写有:“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之语。
窗外是满月,明镜中也是满月,辗转流离,家越来越远,思乡的情绪更是如同刀割,这时食物则毗连了两岸,传递了乡情,有了家的味道。

一,中秋赏月爱写诗

到了中秋,诗人在月光下写出一首首中秋佳作,名副其实的大吃货东坡先生就是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然美食也少不了。
唐代重视八月十五,有一些赏月活动,但还没有出现中秋节。直到北宋,中秋节才正式形成。人们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不再单单满足于赏月了。
北宋时人们在中秋节与家人团聚尽情娱乐享受,南宋时家国破碎,朝廷南渡百姓借中秋怀念故土,感伤家国,强烈的情绪令诗人写诗抒情。


花好月圆日,却不能团聚相守,苏轼又赋,句句凄惨语,时时惹人泪。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醉拍手狂歌,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我更愿家家齐团聚,八月十五夜同欢。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二,中秋饮食有什么


月饼

大诗人苏东坡对月饼观察入微,曾赞美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不负美食家之名。
没错就是过中秋必不可少的“月饼”’,关于月饼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时就有能工巧匠制作各种吉祥图案的模具来手工压制月饼,吃这样的月饼可以讨一个好彩头
但那个时候不是只在中秋节吃,而是天天都可以吃,直到明代才形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鸭肉

中秋前后,也是吃鸭子的好时候,此时天气干燥容易上火,鸭子性温,再加上此时的鸭子比较的肥美,肉质也比较好。
鸭肉因为特有的食疗功效,非常适合在秋天食用。


田螺

中秋前后,本来就是田螺和石螺当道的季节,也是很多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

民间认为吃田螺可明目,传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
田螺肉质肥美,也寓意美好;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到金秋时节,螃蟹黄满膏肥。因此,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品尝蟹肉的好时机。
在食物匮乏的古代,螃蟹是天然难得的美食,即使不添加任何调味品,鲜美程度依然远胜于其他食物。


饮桂花酒

屈原在《九歌》中唱道:“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桂花酒就是专供中秋喝的酒了。
桂花酒更是与中秋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们偏爱饮用桂花酒,一边赏月,一边喝着小酒。

三,中秋玩乐少不了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这样追述北宋中秋:“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

中秋夜,皇宫贵族张灯结彩,装饰亭台楼榭,民间百姓争相在酒楼赏月。宫廷之内丝竹鼎沸,离宫中内廷不远的百姓家中,深夜犹可听见悠悠乐曲,好像来自云天之外,通宵不歇。


登高赏月

中秋节还有放水灯的习俗,毛滂在《踏莎行·中秋玩月》中说:“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堆瑶盏就是水灯。
人们会用羊皮做成水灯,再把它们放入水中。水灯飘满了水面,灯光点点,如同繁星,相当壮观。还有人说放水灯是为了取悦江神,希望自己能平安过江。


放水灯

在古代,如果恰逢中秋佳节,未婚的少女们或成群结队,或独自一人,会趁着月黑风高夜,偷偷地潜入别人家的菜园偷菜偷葱,如果菜园主人看见了,也会当作没看见,等于是默认这种行为,当然这种行为仅限中秋节这一天。


偷菜偷葱

古人过中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不过看文的同时也要和家人团聚哦,祝大家中秋节快来!

喜欢不要忘记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