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恩骏,1953年出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医林拔萃》《贵州中医耆宿录》等书编写,主编《贵州名医名方选析》《石家百年医案精选》《石恩骏发微》等书。从医近50载,对内、妇、儿科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1.祛风解毒汤 【处方】蝉蜕6克,僵蚕6克,连翘6克,紫花地丁15克,赤小豆15克,苦参10克,地肤子12克,土茯苓25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祛风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多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等。 2.降糖汤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黄30克,人参10克,山药30克,天花粉30克,石斛10克,葛根15克,鬼箭羽15克,虎杖15克,肉桂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主治】糖尿病 3.益气解毒汤 【处方】黄芪12克,炒白术12克,黄连3克,黄柏10克,金银花15克,厚朴10克,藿香6克,土茯苓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多种气虚湿热证,如胁痛黄疸,小便涩痛,下痢里急,关节肿痛,疮疡,高热表情淡漠,湿热弥漫三焦,妇女白带多而浊臭或经来淋漓等证。 4.乌头活血头痛汤 【处方】制川乌24克,当归30克,细辛9克,甘草12克,延胡索9克,生石膏30克,川芎30克,羌活12克,白僵蚕12克,蜈蚣2条。 【用法】先加蜂蜜少许煮制川乌30分钟后,下诸药再煎30分钟即可,每日分3次服,蜈蚣、延胡索为末,分3次温开水吞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症见剧烈疼痛,有抽掣感,伴头昏眩晕,情绪不安,失眠,舌淡紫苔白,脉弦涩。 5.骨碎补药枕方 【处方】骨碎补50克,葛根30克,威灵仙30克,羌活30克,桂枝30克,白芷30克,当归30克,党参30克,细辛20克,川芎30克。 【用法】共研粗末,装入布袋中作枕心,每晚作枕用,每月更换一次,连用2~3个月。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 6.治疗口腔溃疡基本方 【处方】生地12克 竹叶9克 银花12克 蒲公英15克 紫花地丁15克 连翘9克 干草3克 野菊花12克 天葵子15克 土茯苓15克 【主治】口腔溃疡 7.真金附苓丸 【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黄30克,人参10克,山药30克,天花粉30克,石斛10克,葛根15克,鬼箭羽15克,虎杖15克,肉桂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主治】糖尿病 8.慢性咽炎专用方 【处方】法半夏15克,苏梗9克,炒僵蚕9克,石菖蒲9克,生姜3片,厚朴15克,蝉衣9克,泡参30克,麦冬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主治】慢性咽炎 【加减】若新感风热较盛,咽红肿疼痛,可加清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射干、元参、生甘草;若咳嗽咽痒痰多,加桔梗、杏仁、前胡;若发音嘶哑者,有声带息肉或声带水肿,痰结甚重,法半夏可用至30克,并加大贝、夏枯草以清热散结消肿;若舌淡苔白腻,湿痰重也,需加法半夏、厚朴量,更加茯苓以运湿痰。 9.石氏定痫丸 【处方】瓷碗粉60~100克,人参2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制首乌30克,半夏20克,制胆星20克,陈皮20克,枳实20克,茯苓30克,菖蒲20克,远志20克,郁金20克,天麻30克,川贝20克,全蝎20克,僵蚕20克,地龙20克,丹参30克,牵牛子10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水滴丸,1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癫痫 10.滋肾解毒汤 【处方】山萸肉9克,山药15克,熟地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养阴清热,引火归元。 【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见口腔黏膜或舌边,有散在性溃疡,小则如豆,大则如铜钱,偶有脓苔覆其上,溃疡周边微红肿,疼痛灼热,流涎,反复发作,迁延多年难愈者。 【加减】若临床见热毒稍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此类药性淡寒,可以清热解毒而不伤正,也可增强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也有火热邪毒灼伤阴液而致者,其多伴有齿龈、舌、颊及咽喉等部位红肿溃烂,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头痛目赤,脉弦数而舌红苔黄,甚者体温增高。可用五味消毒饮加上述剂量之生甘草或生甘草皮。石氏认为即使表现热毒为甚者,也实有肾阴虚损之本质,致上浮之虚火与外感之热毒并行于上。待热毒稍平,仍需用滋肾解毒汤。 ![]() ![]() ![]() ![]() ![]() ![]()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老中医30个特效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