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文松 | 中国新乡村画家

 泊木沐 2022-09-11 发布于辽宁

郭文松,1950年生,1986——1988年就学于西安美术学院,师从刘文西、石景昭教授。现定居北京。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原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顾问)、北京国风书画普教学会副会长、北京京通画院院长。近年来有近20余幅作品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二幅获全国最高奖!

《寻寻觅觅》180cm x 180cm

中国新乡村画家郭文松

《馨.家园》230cm x 170cm

绘画生涯中的创新之举

郭文松先生向我谈起他的绘画历程,是从1988年开始。那一年他从西安美院大学毕业后回到河南,决定在“牡丹之乡”洛阳开辟出中国乡村人物写实画之路。很多朋友都对他的发展前景不看好,说这种“不入流”的画吃力不讨好,很难混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从1988年到现在,郭文松一坚持就是二十年。坐在记者面前的郭文松,一介“乡村土秀才”的装束和神态,头顶两束银白稀疏的背发,清癯干瘦的脸庞上堆着谦恭温和的笑容,你很难想象这样矮小羸弱的身躯在面对生活压力和事业困难时,却有那么大的韧性和毅力。

《寻寻觅觅之二》180cm x 180cm

郭文松先生说:“这些年来,经过努力,也算有收获:被批准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圆了自己的梦,近三十幅作品参加了全国性大展,二幅作品获中美协全国展最高奖,并被聘为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导师,自己所教的学生中有四人具备中美协会员报批资格;当努力得到回报,自己的作品有四幅挂到了中国美术馆的展厅里,当国内外收藏家频繁来信,作品得到肯定,使自己感觉到这些年来的苦和累还是值得的!作品中表现中国乡村人物生活的还是受欢迎的。他们还是喜欢的,我想,大概是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生活本质吧。”

《童年记忆》240cm x 140cm

新乡村画作中的浓浓情感

的确,从郭文松的画中,让人洞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本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北京清河一个叫做“阳光南里”社区的普通住宅楼里,郭文松用几块不规则的木板搭拼起两米多长的简陋“画案”。翻看这“画案”以及墙壁上那一幅幅用朴实的线条勾勒出来的“父母”的形象,让人的心也如提线木偶般随之牵动。不管你此刻身在千里万里的何处,都能在这种氛围中飘回生养过你的大地上,那些早已融入骨髓的童年记忆从灵魂深处被勾出,像老电影似的在眼前一幕幕翻过,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久久品味,悠悠沉思。

《悠悠岁月》240cm x 120cm

这就是郭文松先生中国新乡村人物写实画带给人们的深刻感受,能牢牢抓住人性最薄弱的那个环节,让漂流在外的游子在画中引起共鸣。从淮河乡村漂泊在外多年的记者,此刻就是郭文松画作的一个“俘虏”。

《惜别》230cm x 140cm

郭文松先生在谈到创作感受时,说起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现实。村子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相依为命。他接触过这些人,而且亲身经历过那些背井离乡之苦。他在广州的那些年,大年三十,留守在家的小女儿打长途电话给远在广州的父母,询问如何包饺子……

《清韵之二》180cm x 100cm

儿行千里,父母担忧。其实亲人之间这种挂念是相互的。但是祖国的建设又需要更多的年轻劳动力坚守不同的岗位。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了国家富强,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的劳动人民,接过上一辈人的担子,即使上有老下有小,依然踏上了打工的路,在陌生的城市从事各种艰辛的工作。

《曾记当年春耕时》240cm x 120cm

大浪淘沙。有的人在城市里有了一定的地位,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接受了城市丰富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尽管这样,最能牵动他们情愫的,还是远在家乡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老宅门》240cm x 140cm

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却再简单不过,只要他们平平安安的,其他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于是,在农村简朴的环境中,他们想方设法地要了解山外边的一些信息,一些与孩子最贴近的信息,大到国家建设小到天气情况。他们没什么非分之想,单纯的动机却载有满满的幸福。

《农家日子节节高》230cm x 180cm

郭文松先生的中国新乡村人物写实画,就反映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农村最根本的现实,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那些间接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老人们。虽然他们没能远走战斗在第一线,但是只有他们把家里照顾周到,才有更多的年轻人安心在外为美化祖国而奋斗,我们应该为这些人祈福。

《农闲时节》240cm x 120cm

乡间小路上孤独的背影

所谓的“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就是说越是熟悉的东西越难画,可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的领悟能力,只要心细一点儿再细一点儿,总能看出其中的神韵来。郭文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为了画出神韵而常年扎根在基层的画家。

《童年》180cm x 96cm

郭文松先生1950年出生在豫西一个贫穷的山区里。父亲爱好画画,聪颖的郭文松继承了父亲对美的鉴赏能力,自小便对绘画和音乐表现出了超常的天份。在农村这个大环境中,他耳濡目染了真实的农村生活。

《疙瘩岭的守望》230cm x 180cm

大学毕业后,更是每年把大把的时间用在跟农民的交流中:秋收了就到地里去;收麦了就到麦场上;下雪了就到沟边农户家坐坐;夏天,可以和光着脊梁的老农们聊天;冬天可以和围着头巾的大娘们唠嗑。这些都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日久,集了很多创作素材,于是出现了《柿子红了》、《窑魂》、《山那边》、《又一年》、《豫西老农》、《三彩人生》等一幅幅拨动心弦、受到社会认可的乡村人物写实画。

《山那边》145cm x 120cm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一切都是这么的顺理成章。然而,当初站在“十字路口”选择人生前进的方向时,郭文松走得并不容易。

河南洛阳的牡丹闻名天下,作为国花,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得天独厚画牡丹的条件,成为许多河南籍画家走上成功之路的捷径。很多人理所当然地以为从小就展现出绘画天分的郭文松也会走上这条路,毕竟没有人会抗拒成名的“捷径”。但是,郭文松却“负”了众人的愿望,选择了乡村人物写实之路,并且一直走到今天。郭文松说,他希望很多人在看到牡丹娇艳的背后,还有一群这样朴实可爱的劳动人民及其正在为祖国建设的儿女们。

《柿子红了》96cm x 96cm

郭文松从他年幼时,就喜欢音乐、美术。十六、七岁时赶上“文革”时代,在村大队搞“红化”,几十平方米的毛主席肖像,画在农家墙壁上,就一个人搞定。后来,成为国家专业美术干部。1986年创作的国画《路》,参加全国六大古都中国画展,南京日报、洛阳日报均撰文载誉报道,并做了人物专访。这也是郭先生最为骄傲的人生经历之一。同年,他走进了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在诸位前辈导师的精心指导下,他领悟到搞艺术并非那么简单。

《故乡的云》

于是坚定信念要从头开始,素描、色彩、人体等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把基本功打得更加扎实。几年下来,他的作画风格逐渐形成了国画人物写实,走向了专业人物画创作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郭文松回到故乡,孜孜不倦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悟付诸笔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

郭文松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似乎一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但正是在这条中原乡间小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中国新乡村“清明上河图”。

《觅》

大有可为的原生态生活画作

当然,对一个画家最好的评价还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也是促进画家进步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如今,郭文松先生带着他充满泥土气息的画作来到北京。他希望听到表扬的声音更需要得到批评和指正。郭文松诚恳地说,有了不同的声音,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创作上走得更远。

《金秋》

记者对于国画艺术并不精通。但从郭文松半工笔半写意的一幅幅画作中,看出这位中国新乡村写实画家一直关注着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关注城市边缘人群,反映出很多社会现实。郭文松是于去年年底投奔女儿来到京城的。在其新作《生活的颤音》中,他通过地下通道卖艺盲人来反映大都市生活的不易,这画面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你我他耳熟能详的:过街地下通道边上,一个盲人面前摆个破碗,在路边忘情地拉着二胡,或是《二泉映月》、《赛马》,或是《忆江南》,抑或是自己私藏的小曲。盲艺人十分的投入,但是路边穿梭而过忙碌的人们却很少有人能感悟到他们的用心。其实,我们和这个盲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被都市人际间的隔漠和生活压力所累,经常发出二胡幽怨而又无可奈何的颤音。

《那时候》

显然,在这片“陌生”的天地里,郭文松找到了另一种生活的真谛。记者问起以后创作会不会从乡村生活题材转型,郭文松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以后他在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画是反映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原生态。

郭先生还跟我说,他正在筹备《洛阳八大耍》这幅画,围绕农村“赶集”这个题材,反映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从集市的一角展示“三农”的现状。

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多么广阔的“画案”呀!应该说,乡村画家郭文松大有可为!

《红土地》

《乡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