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释义(一)——胡希恕

 高山流水cjl 2022-09-11 发布于陕西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3、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而是太阴。

4、经方辨证体系是六经八纲辨证与辨方证的统一。

5、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6、经方辨证为病-证-方证三级结构。

7、六经八纲是辨万病的总纲。

8、古方(经方)能治今病

9、可用排除法确认半表半里病。

等重大观点。胡老在经方体系内来解释条文与经方,使经方独特而又朴素的概念及脉诊得到正确的解读与总结,使《伤寒论》自身朴素的辨治体系重现于世,使整部伤寒论亲切可读,使辨证论治的实质得以体现。既纠正了中国研究伤寒传统的错误观点,亦纠正了日本古方派不注重六经病机辨别的极大不足,为后人研究伤寒论指明了正确方向。

解放后,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中迷失了自我,胡老虽苦苦坚守,奈何不为世人所重,胡老与陈慎吾前辈友善且学术思想相近,二人每相互促进,曾共同办学,皆为经方大师。

胡老自我要求甚高,文稿一再修改,身前皆未出版。胡老一生,只在别人要求下发表一篇文章,足见其严谨与耿直。

经方体系的辨病机就是辨六经,很简明。它符合上古生命哲学中“一分为三”、“涵三维一”的核心思想。《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六经辨证就是在'三'的阴阳和合中辨病机,脏腑经络等很多辨证方法是在'万物'这一层次来辨的,五行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二天罡六十四卦,令人眩目------'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很多有志之士便是深陷其中,白白消耗心血而不得其门而入.  

自胡希恕大师横空出世,融合古今中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伤寒论》自此方可读,古朴可珍,比它家更近仲景原意,可谓真得仲景之心,甚至可以说胡希恕前辈是近代研究《伤寒论》第一人,至今仍无人能及。

曾有听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讲课中对其学生说到:有人统计,自东直门创院以来,病人数最多,疗效比较公认的就数胡希恕前辈,只是一般人难接受其学术见解,致了解他的人有限,范围不广而矣。但有些内行人对其则有极高评价,如刘渡舟前辈就对其很佩服,多次在书面及口头赞其“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经方学派的大师”等,以及当时的很多名家如陈慎吾、谢海洲、任继学等大师级人物对胡希恕的经方疗效亦佩服不已。

然'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国人积重难返,多数中医至今仍对其不甚了解、不甚认同,良可惜也。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张仲景为方剂之祖”,即认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更不符合中医发展史,也因此影响了正确认识《伤寒论》。因此,要认识《伤寒论》,认识经方,必须弄清楚《伤寒论》方证的起源。

经方,是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简称《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为代表的中医药学体系,在我国医药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其魅力所在,不仅是其方药及方证,更关键在其特有的理论体系。《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本经》的撰成年代和作者是谁,至今仍不清楚,但一致公认是我国最古最早的医药学著作,代表了我国医药的起源,如徐灵胎于《本草古今论》谓“本草之始,仿于神农”如是说。其实其与《伤寒》一样,“神农一日遇七十毒”,不是一个人、一个朝代所完成的,而是我们先人祖祖辈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始于神农时代。

《本经》所以依托神农之名,一是确与神农有关;二是因在神农时代虽没有文字,但已积累了不少防病治病知识,后世记载其内容权当属于神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10000年前到5000年前”,即在黄帝之前。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9年至1984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6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40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又于1995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对应。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或用大黄、芒硝可以解除便秘之苦……当时虽没有文字,但积累的经验被流传于后代,当有文字后便记载下来。《本经》所记载:“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大黄,味苦,寒。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365味药,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显示用药理念与《伤寒》一脉相承。因这些医药知识产生于神农时代,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当名实相符。有关《本经》成书的时代,章太炎认为:“神农无文字,其始作本草者,当在商周间,代有增益,至汉遂以所出郡县附之耳”;钱超尘教授据《周易》有“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国语?楚语》有“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论语》有“季康子馈药”等关于药物知识记载,认为“先秦时代人们对药性药效已有所认识,并载于古书,《本经》形成于先秦乃至周初,增补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所以无其名者,或与《汤液》32卷合为一书亦未可知”。说明不是一朝一代一人所著成,但其起源确是始于神农而早于岐黄。

《本经》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反应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反映了经方科学的起源,是根据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开创了以八纲辨证的经方医学体系。书中更详于记述了365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基础理论的起源。

任应秋老师考证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经》一派,主要依据是两者都是用八纲辨证。《本经》单味药和适应证,实际是单方证,这在《伤寒》可见有相类记载,如一物瓜蒂散方证、百合洗方证、文蛤散方证、矾石汤方证、苦参汤方证、狼牙汤方证、大猪胆汁方证、大乌头煎方证、甘草汤方证、猪肤汤方证、雄黄熏方证等等,这些方证与《本经》一脉相承。后来发展为复方证,其理论仍是用八纲辨证,而不用脏腑五行、经络辨证,对比《本经》与《伤寒》的内容即可清楚。更重要的是,《伤寒》中有许多记载了神农时代的医疗经验,如《伤寒》中多处记载“若被火者”、“若火熏之”、以粥治病、以麻黄汤发汗、以大承气通腑实等治法,标明了汉代对神农时代的继承和批判及弘扬。

皇甫谧《甲乙经序》谓:“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说明《汤液》、《伤寒》的方证,不论是单方方证还是复方方证,都与《本经》有渊源关系。即说明《伤寒》的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不仅指方药、方证,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即八纲辨证理论,亦起源于神农时代。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神等为主导,认证皆以四诊、八纲。不同的是,《内经》集古代医学、哲学理论之大成,其中阴阳、五行、六气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用其推衍疾病的生理、病理、治疗用药,而且用于推衍防病、养生等。由于六经辨证是根据症状反映来分析病情、病性的,所以《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实质: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即《伤寒论》只是根据疾病所反应的症状治病,不再应用《内经》中的五行、六气推衍辨证。

一、五行、六气用舍不同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这种用五行、六气联系人体五脏生理病理的论述,在《内经》里非常多,这种理论在中国(更确切地说在中原),经后世发展得丰富多彩,其理论也多歧纷纭。其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和推衍性,有时根据疾病症状的表现,有时更注重根据季节、气候、地域等。

已知《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方》(下简称《汤液》),值得注意的是,仲景撰用《汤液》中60个方证,其中39个为大小五脏补泻方证,是脏腑辨证论治的典范,而且在《辅行诀脏府用药法要》中还着重介绍了《五味补泻体用图》,并指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成五气,化成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可知《汤液》也用五行理论指导五脏辨证。但张仲景撰用了39个方证,却绝然不再用其脏腑补泻名,如小泻肝汤改名为枳实芍药散、大泻肝汤改称为大柴胡汤、小补心汤改称栝楼薤白半夏汤、大补心汤改称为枳实薤白桂枝汤、小补脾汤改名为理中汤、建中补脾汤改名为小建中汤、小泻脾汤改称为四逆汤……值得注目的是,有的虽用其名,但其适应证已不是脏腑概念。如小泻心汤改名为泻心汤,其适应为“心气不定(足),吐血衄血”的阳明里实热证;又如小泻脾汤其适应证为:“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伤寒论》改名为四逆汤,其适应证为:“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这里很明显,张仲景抛弃了五行五脏理论,跳出五行外,而主用八纲辨证。全书的主要内容是以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其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论中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来自八纲,具体内容即其提纲,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论》是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无须再用五行五脏理论。因此,章太炎先生称:“不拘五行生克之论者,盖独仲景一人耳。”又说:“自《素问》、《难经》以五行内统五脏,外贯百病,其说多附会。逮仲景作,独《伤寒论》平脉篇、《金匮要略》首章一及之,余悉不道……。”这里要明确:《伤寒论》中的平脉篇、《金匮要略》的首章是王叔和所加入,由此,也更可知《伤寒论》不用五行、六气理论。

二、治疗理念不同

(一)五元论和一元论不同:

《内经》以五脏五行、经络流注为生理基础,论病则以其五脏六气变化为主。其特点重视五行、六气,五脏附会五行,如“病之生变,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从多方面论述病因病机,治疗不但治本脏病,还要考虑生克的脏腑。即临床辨证治疗可从五个方面考虑,也即遇一病(证)时,既可从心论治,也可从脾论治,也可从肾论治,也可从肝论治,也可从肺论治,因此,辨证论治是五元论。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再辨方证,即凡遇病(证)先辨六经所属,治疗时再辨方证,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与《内经》五种可能显然不同,因此,《伤寒论》是一元论。

(二)重病因与重症状不同

《内经》偏重于病因病机辨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素问·举痛论),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生气通天论》)。“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素问·疟论》)。因而临床注重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多推衍脏腑经络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具体致病之外邪,如风寒朿表(肺),用辛温解表(宣肺);如风热束表(肺),治用辛凉解表(宣肺)。又往往根据气候、季节而判定外邪的属性而指导治疗,如秋冬多为风寒束表,多宜辛温;春夏多为风温犯表,多宜辛凉。

《伤寒论》的辨证主要依据人体患病后所反映出的症状特点、病情、病性,也即形成的证来治病,针对的是证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不推论经脉流注、致病具体外邪。凡在表者发汗解表,阳热实证(太阳病)无汗者,用麻黄类方药,有汗者,用桂枝类方药;阴寒虚证(少阴病)无汗者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有汗者用桂枝加附子汤。即是说多用辛温解表,没有辛凉解表之方,只有在里热、阳明里热时方用辛凉清里,而不是解表。更重要的是,六经概念不同而治疗不同:《内经》谓:“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即认为三阳病皆可用汗法。而《伤寒论》的少阳病治用和法;阳明病治用清里热法,皆忌用汗法。对三阴的治疗更明显不同,《内经》谓:“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伤寒论》的三阴病,除少阴病用汗法外,太阴、厥阴皆忌用汗法和泄下法。 

(三)治分内伤和外感不同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内经》有很多篇章论述了五脏虚损造成的各种无外邪的虚劳病证及外邪造成的邪实之证,在后世衍变为内伤病和外感病,治疗分成补虚和祛邪截然分明。《伤寒论》的六经是人体患病后正邪相争反映出的六种证候,因以疾病反映出的症状为辨证、治疗依据,不把疾病分为内伤和外感。治疗时多宗扶正祛邪,如太阳病的麻黄汤、桂枝汤温中解表、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温阳解表、太阴病的理中汤温中祛寒邪等。

伤寒名家刘渡舟高度赞赏胡希恕先生的伤寒临床水平:“群贤会诊,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立方遣药,效果非凡!”中医大家任应秋教授则评价胡希恕先生“临床善用经方,出神入化”。当代名医任继学教授也曾在与谢海洲教授谈话中,追忆胡希恕先生的经方疗效,称赞不已。而身为伤寒大家的陈慎吾先生,在其母亲高龄患病之时,数次邀请好友胡希恕先生诊治,胡老运用经方,药到病除,传为美谈。

那么,让诸多中医名家对其临床疗效称赞不已的胡希恕先生,其“经方理论与临床”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和很多常见的经方应用体系不同的是:胡希恕先生在经方应用时,舍弃了“脏腑经络辨证”,走出了一条和以刘渡舟先生为代表的“学院伤寒派”不同的经方之路:

胡希恕先生认为:经方临床的核心,是“八纲六经”以及由此细化的“方证对应”。

具体来说: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其中,病位主要在于八纲中的表里。胡希恕先生提出:其实表、里的中间还应有个“半表半里”。

病情主要在于八纲中的阴、阳(具体包括寒、热、虚、实)。

那么,胡希恕先生认为:上述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情(阴阳)的结合,则构成了“万病的总纲”——六经。

胡希恕先生认为:“其实六经即来自于八纲,乃万病的提纲”。所以,胡老不赞同“六经缘自经络”的观点,认为六经与经络、脏腑、气化无对应关系,只与八纲密切相联。从更深的理论层面来看,胡老提出振聋发聩的观点:《伤寒论》六经并非《内经》经络概念,《伤寒杂病论》并非依据《黄帝内经》撰著,而是张仲景主要依据《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撰成。有些人临床上运用经方不能得心应手,可能与其把《伤寒》、《内经》硬要“结合”的缘故。因为《伤寒》、《内经》作为最为优秀的中医经典之一,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而各有所长,犹如火车和飞机各司其职,很难于“有机结合”。除非是博学卓见的临床大家,能够“兼收并蓄、触类旁通”,融众家所长于一炉。而普通的中医学习者往往会因为“有机结合”而降低临床的疗效。

那么,胡希恕先生取得众口皆碑的临床卓效,有没有什么独家特色呢?

胡希恕先生这样告诉我们:六经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但在实际应用远远不够。例如表阳证/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为数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效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

必须具体落实到某方,如桂枝汤、或麻黄汤、或桂枝加桂汤等才可以。而这就要从“六经八纲”继续辩证,直到辨到具体方药,即“方证对应”。冯世纶教授最初跟随胡老抄方时,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见其方总是《伤寒论》上原方、原剂量,很少加减,疗效却很好。感到很奇怪,于是请教胡老,胡老笑曰:“辨方证是辩证的尖端。”并继续解释:“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

请读者特别注意的是:胡希恕先生为了临床应用的方便,把“八纲”进行扩展,增加了“半表半里”、“水证”、“血证”等临床常用的重要纲目,八纲扩展成“多纲”。如此以来,才取得了“豁然开悟,而临床疗效从此则大有提高”的佳效。

那么,临床上是如果运用“六经多纲、方证对应”的呢?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举个最简单的实例: 

临床上见到患者:脉浮,恶风,汗出,项背强几几 。

那么,可以按照“辨六经、辨多纲、辨方证”的经方运用法则,进行诊治:

一、        辨六经。

由“脉浮、恶寒(恶风)”为太阳病的提纲,可以辨别:该患者患有“表阳证/太阳病”。

二、        辨多纲。

由“汗出”的症状,可以辨别:该患者的“表阳证”为虚证;还可以辨别:该患者还有“项背强几几”的主症。

三、        辨方证(药证)。

由上述“表阳虚证+项背强几几”,可以辨别:该患者的方证为:“桂枝汤(治疗表阳虚证)+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即“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那么,既然“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怎样才能将成为“辨方证”的临床高手呢?

其实,“方证”是由“六经多纲”组合而成,只要能够把“六经、多纲”的每一项能够清晰准确地辨别,那么,辨方证也就很容易了。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要对“辨六经”、“辨多纲”有着深刻地把握。

[作者按:中医辨证论治,通常都会以“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及其细化的“寒、热湿、燥、风;阴、阳、气、血、津”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或脏腑经络,或六经,或其他辩证方法。比如,通过前面例子可以看出:胡希恕先生的伤寒辩证体系即为:多纲+六经。

由于历次版本的大学教科书对于基础辩证命名并不统一,比如,邓铁涛教授主编的大学教科书《中医诊断学》将通用的基础辩证命名为“八纲辩证、病因辩证(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等)、气血津液辩证”三大类辩证方法;朱文锋教授主编的新版大学教科书《中医诊断学》,则将通用的基础辩证命名为“八纲辩证、病性辩证(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阴阳虚损、气血、津液)”两大类辩证方法。

既然这几种基础辩证方法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笔者受胡希恕先生的理论与实践启发,使用“多纲”这个概念进行统一:“多纲”就是“八纲”及其细化的“寒热湿燥风;阴阳气血津”。这是几乎所有中医流派都要使用的基础辩证体系。当然,不同的中医流派,还会在“多纲”这个通用辩证体系基础上,再增加自己独特的辩证体系。

时方派:在“多纲”辩证基础上,增用“脏腑辩证”或“经络辩证”;

伤寒派,在“多纲”辩证基础上,增用“六经辩证”;

温病派,在“多纲”辩证基础上,增用“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

无论中医哪个流派,也无论采用哪种辩证体系,都曾经诞生过影响医学界的一代临床名医。比如,采用“六经辩证”的张仲景;采用“卫气营血辩证”的叶天士、“三焦辩证”的吴鞠通;采用“脏腑辩证”、“经络辩证”的张锡纯。

当然,也有伤寒临床家博采众家所长,同时运用多种辩证体系,比如,刘渡舟先生、范中林先生临床会采取“多纲辨证+六经辩证+脏腑辩证+经络辨证”的多种体系(而胡希恕先生在临床中纯粹采取“多纲辩证+六经辨证”)。

“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关键是看这种辩证方法,是否更加适合你在临床应用;看这种辩证方法,是否更加适合临床上的这个病症.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胡希恕先生之所以取得公认的临床卓效,源于先生提出的“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说。先生临床治病,常说:“这个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位患者是柴胡桂枝千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且其方常是原方原剂量。先生治病,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对应,疗效显著。

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作为经方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先生力倡对《伤寒杂病论》执简驭繁、惟求疗效。其“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术体系,成为中医人士“一透百通用伤寒”的高效捷径。

目录第一部分 太阳病(表阳证)篇

第一章 桂枝解外类方

1.桂枝汤方

2.桂枝加桂汤方

3.桂枝加葛根汤方

4.瓜蒌桂枝汤方

5.桂枝加黄芪汤方

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9.桂枝甘草汤方

10.桂枝救逆汤方

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3.桂枝去芍药汤方

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

15.小建中汤方

16.当归建中汤方

17.黄芪建中汤方

18.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三两新加汤方

19.桂枝人参汤方

20.当归四逆汤方

2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力

22.苓桂术甘汤方

23.苓桂枣甘汤方

24.茯苓甘草汤方

25.茯苓泽泻汤方

26.苓桂五味甘草汤方

27.五苓散方

28.防己茯苓汤方

29.蜘蛛散方

30.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31.桂枝茯苓丸方

第二章 麻黄解表类方

第三章 其他解表类方

第二部分 阳明病(里阳证)篇

第一章 表里双解类方

第二章 和解清里类方

第三章 清里实热类方

第三部分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篇

第四部分 太阴病(里阴证)篇

第一章 温中祛饮类方

第二章 养血利水类方

第五部分 少阴病(表阴证)篇

第六部分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主下)篇

书摘插图第一部分 太阳病(表阳证)篇

第一章 桂枝解外类方

1.桂枝汤方

【辨证要点】表阳证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者。

歌诀:桂枝汤方中风证,发热汗出又恶风,

芍姜草枣饮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方剂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用法】上五味,水煎温服,服已须臾,进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棉被床上而卧,使身体似有微汗出,不宜出大汗。服一煎汗出病解,则不再服药。若不见汗出,可依前法再服,如不见汗,可照服三四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息恶等物。 

按:《医学金鉴》日:“桂枝汤,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世注家皆认为是去皮外之粗皮,宜从后世注家。

注:方剂中的各药物剂量,皆遵件景原著,参考汉代原量折合现代用量,并用现代剂量单位名称。煎服法亦用近代习惯用法。

【方解】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桂枝、生姜,二者均属辛温发汗药,有健胃作用,并且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气而滋津液,增强荣卫之气。这里要特别注意。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的性能,升发之力不强,合起来用,不至大汗。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对于精气虚,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表。……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自1966年到1983年,曾多次听胡希恕老师讲经方,或《伤寒论》原文,或《金匮要略》原文,或讲方证,皆是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每次我都做记录,但因各种原因,常有间断,记录不全。

直至1982年有机会连续听老师讲课,但此时老师己年过八十,又受独子突然去世噩耗刺激,精力明显不支,示讲将是最后一次,故努力做笔记。可幸者,当时出现了小型磁带录音机,故同时进行了录音。本次讲解《伤寒》及《金匮》原文,浓缩了老师研究经方的科研成果,其讲解,除了对原文不断深化外,还增加了新的见解,如对温病概念、厥阴病概念、白通加猪胆汁汤方证等,显示了一生研究心血。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录音缺失较多,在整理录音资料时不得不参阅笔记。再者,老师在讲解时难免有小疏漏,或重要的观点未讲,笔记中有者,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亦参阅老师多次笔记加以补充。这样以文稿配讲课录音的形式出版,冀可真实、完整展现胡希恕老师学术思想、治学特点、临床运用经方的独到经验。望做经方一代传人!

中医辨证论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伤寒》的六经来自八纲。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本书深受读者厚爱,已三次印刷。广大中医爱好者,对胡希恕先生的经方研究成果、学术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不少人已应用于临床小试牛刀,即拍案称奇,对中医经方的继承和弘扬充满自信。

后世多以经解经,终不得其解。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所以能取世人注目成就.没有什么诀窍,是因重视原文分析、重视前后条文联系分析,“始终理会仲景书”,同时重视密切联系临床,并重视文献考证及各注家见解,从而总结出《伤寒》的基本理论基于八纲,由八纲发展成六经辨证,因而果断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系”。

本此再版,附胡希恕先生讲课光盘,读者有幸可以聆听胡希恕先生最后一次系统讲解《伤寒杂病论》的珍贵录音资料。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以胡希恕先生讲课录音为主,并参考胡希恕先生遗留笔记整理完成的。再版除改正一些遗误外,还加入胡希恕先生特着笔墨、修改再三、对经方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笔记内容。体现了其一生研究心血。再版冀能有益于广大读者解读六经实质及方证。

内容简介本书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解《伤寒论》原文,下篇讲解《金匮要略》原文,其特点是以八纲释六经及方证,并结合临床解读,易于理解和应用。

作者简介冯世纶,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出生于河北晋州。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师承于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老中医,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发表《伤寒杂病论》溯源、《伤寒杂病论》与《汉墓马王堆医书》与《内经》等论文,出版《经方传真》、《经方传灯》、《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等书。在继承胡希恕先生六经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厥阴病的概念,明确了厥阴病、少阳病方证;在继承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以病位类证的基础上,探讨了六经类证.撰写《解读张仲景医学》、《胡希恕病位类方解》等书。

目录绪论

上篇 讲解《伤寒论》

第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条~第30条)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31条~第丑27条)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28条~第178条)

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79条~第262条)

第5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3条~第272条)

第6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条~第280条)

第7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81条~第325条)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26条~第381条)

第9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382条~第391条)

第10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392条~第398条)

下篇 讲解《金匱要略》

第11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

第12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第13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第14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15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16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第17章 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第18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第19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第20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第21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第22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24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25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26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第27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第28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第29章 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第30章 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31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第32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

有人问:经方虽验,但为数太少,又何足以应万变之病?诚然,病症多变,若为每证各设一方,即多至千万数,恐亦难足于用,须知,经方虽少,但类既全而法亦备,类者,即为证的类训别;法者即适证的治方,若医者于此心中有数,随证候之出入变化,或加减、或合方,自可取用不尽。我久于此道,所述概属亲身体会,不敢有所虚构,以误后人,由于个人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请同志们勿与批评指正是幸。--胡希恕

对《伤寒论》的条文,内容进行解析,是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方法,是脚踏实地,紧密结合临床,届时六经实质、探明经方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

胡希恕先生认为,《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是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根据临床实际与治验心得,自编讲义,对《伤寒论》六经和方证的实质,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伤寒论》的名方名法进行了学可致用的分析,使一部来源于临证的《伤寒论》,真正熔入临床实践。本书是根据胡希恕先生的笔记整理而成,全书以病位类方,探求以六经类方,展示了胡希恕先生研究经方的思路和成果。它无疑是当今经方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伤寒论》研究家、中医教育家、临床实践家,是中医经方派的一代宗师。无论是年轻学习中医时,还是20世纪50年代主办中医学校时,或是在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时,皆全力研究和讲授《伤寒论》。此前整理了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研究经验,分别出版了《经方传真》《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解读张仲景医学》等书,基本展示了胡希恕先生对经方《伤寒论》的研究成果、学术特点。本书则向读者展现胡希先生对经方以病位类方的探讨。几本书互参解读,将有助于经方理论、方证的研究、发展,有助于解读《伤寒论》。本书适合临床医师、中医研究者和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冯世纶:教师提出《伤寒》“是辩证而不是辩病”、“是于患病机的症状证侯反应上,探索治病的方法”,这是学习胡希先生学术思想的入眼处。

目录第1章 中医辨证施治概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六经和八纲

一、八纲

二、六经

第三节 脉诊

一、脉象概论

二、诊脉和辨脉

第四节 食、水、瘀血的毒害

一、食毒

二、水毒

三、瘀血

第五节 论方证

第六节 治则简介

第七节 辨证施治实质

第2章 表证类方

第一节 表证概论

第二节 桂枝汤类

一、桂枝汤

二、桂枝加桂汤

三、桂枝加葛根汤

四、瓜蒌桂枝汤

五、桂枝加黄芪汤

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七、桂枝加附子汤

八、桂枝加人参汤

九、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十一、桂枝加芍药汤  

十二、桂枝加大黄汤

十三、小建中汤

十四、当归建中汤

十五、黄芪建中汤

十六、黄芪桂枝五物汤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十九、桂枝附子汤

第3章 里证类方

第4章 半表半里证类方

后记

书摘插图第1章 中医辩证施治概论

第一节 前言

中医治病,辨证而不辨病,故称这种治病的方法为辨证施治,亦称辨证论治,我认为称辨证施治为妥。中医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这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因为中医的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诊断和治疗,而只能不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机体的症状证候反应上,探索治病的方法。中医所称的症状和证,是指人若有了病,就常有自觉和他觉的一些异于健康时的现象反映出来,对于种异于健康时的现象,即称之为症状,例如头痛、腹痛、眩晕、呕吐、发热、恶寒、脉浮、脉数……,不论什么病和致病的因素,但罹病机体的症状往往以—般的类型反应出来,中医对此一般的类型即名之证,如六经中的三阳三阴,八纲中的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以及各式各样的方证均属之。经过千百年的长久时间和亿万计的广多人体,观察再观察,实践再实践,不但促进了四诊的进步、药物的应用和方剂配制的发达,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总结出如八纲六经等—般规律反应,并于此—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更总结出种种通治—般疾病的验方,它是我们无数的医学祖先(实即广大劳动人民),于长久的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大奇绩,所谓《伊尹汤液经》(《汤液经法》简称《汤液》)即此总结的最早典籍,不过这亦和《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一样,均属为封建势力服务的学者,歪曲历史的妄言,把广大人民的劳动成果,均一一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帐上。

《中国汤液经方》

内容简介

第一篇,是通过作者长期的考证,并结合临床经验,对《伤寒杂病论》的渊源、撰成及学术特点进行的探讨和论证。本篇率先提出《伤寒杂病论》是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即以六经(即八纲)辨证、辨方证的理论体系。

第二、第三篇,是通过考证并结合临床体验,全面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文,使读者正确理解张仲景原义,从而明了经方治病要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这样就能既简单又准确地使用经方于临床实践。

第四篇,为著名经方家胡希恕所集国内外经方家有关《伤寒论》对六经和方证的研究集粹,与前文对照研究,进一步启迪读者理解经方、应用经方。

作者简介冯世纶,男,1938年出生河北晋州,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任主任医师、教授,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尤其重视中医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怒等著名老中医、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的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溯源”、“《伤寒杂病论》”等论文,出版了《经方传真》、《经方传灯》、《经仲景用方解析》等医书。 

目录第一篇 中国汤液经方考究

第1章《伤寒杂病论》溯源

一、《伤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有着亲缘关系

二、《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三、《伤寒杂病论》雏形是《汤液经法》

第2章 《伤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

一、从《帛书》的成书年代看

二、从治痉的方法看

三、从所用方药看

四、从史书记载看

第3章 经方探究

一、经方的概念

二、经方的源流

三、经方的特点

第4章 经方《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

一、什么叫辨证论治

二、《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形成

三、论六经与八纲

四、治则简介

五、论方证

六、辨证论治的实质

第5章 经方的方证体系

一、方证概念

二、经方的渊源是古代方证

三、六经理论的形成诞生了《伤寒杂病论》

四、方证给人以规矩

五、辨方证与对号入座

六、对方证的再认识

第6章 经方的脉诊

一、平脉与病脉

二、诊脉法

三、辨脉法

第7章 经方的表阳证(太阳病)

一、怎样认识表阳证(太阳病)

二、表阳证的治疗大法

三、表阳证的常见方证

第8章 经方的表阴证(少阴病)

一、少阴病与六经理论概念

二、少阴病提纲和脉证

三、少阴病的治则

四、表阴证治禁

五、表阴证的方证

第9章 经方的里阳证(阳明病)

一、里阳证概念

二、里阳证的治则

三、里阳证主要方证

四、论治阳明病宜注意的几点

第10章 经方的里阴证(太阴病)

一、里阴证概念

二、里阴证的治则

三、里阴证主要方证

四、太阴病在六经病中的地位

第11章 经方的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一、半表半里阳证概念

二、半表半里阳证的特点

三、半表半里阳证的治则

四、半表半里阳证的主要方证

五、小柴胡汤方证引思

第12章 经方的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一、厥阴病的概念疑难

二、从厥阴病治则所悟

三、从厥阴病的主要方证验证

第13章 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说起

一、关于小柴胡汤的“副作用”

二、关于中医中药现代化

三、关于中医学术与中医教育

第14章 《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

二、《伤寒杂病论》源自经方理论体系

三、《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来自八纲

四、辨方证产生了六经理论

附:书评

第二篇伤寒论传真

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起第1条迄30条)

第1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128条迄178条)

第19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起263条迄272条)

第20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起273条迄280条)

第21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起281条迄325条)

第22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326条迄381条)

第23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起382条迄391条)

第24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起392条迄398条) 

第三篇 金匮要略传真金匮要略方论序(原序)

第四篇 伤寒约言录

《解读张仲景医学--伤寒六经方证直解》

内容简介

本书力主仲景医学是具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学派,阐明经方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实质。 此前,作者以经方自成独特理论体系观点著成了《张仲景用方解析》和《中国汤液经方》,重点在解读仲景原著。本书则是对读者反映出的问题和在学习《伤寒杂病论》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它以六经为纲,以经统方指导辨方证,以方证归类印证六经实质。同时,突出了张仲景对伤寒与温病的论述及方证运用,对研究伤寒与温病有所启迪。本书以通俗的解释,从各个侧面解读仲景原著,是中医爱好者正确理解《伤寒杂病论》、应用经方的必备用书。

目录

上编 解读仲景学术观点

第1章 张仲景是怎样写成《伤寒杂病论》的

第一节 承继经方精华整理方证经验

第二节 从八纲飞跃为六经

第三节 于继承中创新

第2章 伤寒与温病浅议

第一节 仲景对伤寒、温病定义明确 

第二节 书名涵盖温病

第三节 书中广论温病

第3章 浅述章 太炎对中医的贡献

第一节 考证训诂具慧眼

第二节 研究五行有观点

第三节 发展中医倡自立

第4章 《伤寒》与《内经》的各自特点

第一节 《内经》乾坤大,《伤寒》六经小

第二节 六经概念不同

第三节 五行六气用舍不同

第四节 阴阳概念有不同

第五节 病证概念不同

第六节 治疗理念不同

第七节 所载方证不同

第5章 小柴胡汤何罪之有

第一节 小柴胡汤曾风靡日本

第二节 小柴胡汤副作用引起风波

第三节 “安全性情报”对小柴胡汤评价偏颇

第四节 药方无错轻视辨证

第五节 对小柴胡汤蒙冤的思考

第6章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解

第一节 方药组成寒热错杂

第二节 病位在半表半里

第三节 病情符厥阴提纲

第四节 临证验证属厥阴

第7章 《伤寒》六经名实议

第一节 六经名溯源

第二节 《伤寒》、《内经》六经的含义不同

第三节 《伤寒》六经是独特的理论体系

第8章 《伤寒》腹诊漫谈

第一节 腹诊在《伤寒》应用概述

第二节 常需腹诊判别的证

第三节 腹诊应用与发展

第9章 解读张仲景的辨证论治

第一节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形成

第二节 《伤寒》所辨之证

第三节 《伤寒》所论之治

附:应如此解读医圣书

下编 经方的六经与方证

第10章 太阳病(表阳证)证与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阳病

第二节 太阳病治则

第三节 太阳病方证

第四节 太阳病方证小结

第11章 少阴病(表阴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阴病

第二节 少阴病治则

第三节 少阴病方证

第四节 少阴病方证小结

第12章 阳明病(里阳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阳明病(里阳证)

第二节 阳明病治则

第三节 阳明病方证

第四节 阳明病小结

第13章 太阴病(里阴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阴病

第二节 太阴病治则

第三节 太阴病方证

第四节 太阴病小结

第14章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阳病

第二节 少阳病治则

第三节 少阳病方证

第四节 少阳病小结

第15章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厥阴病

第二节 厥阴病治则

第三节 厥阴病方证

第四节 厥阴病小结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

内容简介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该书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可供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感冒论治

感冒本属外感病 论治亦当用六经

感冒在表变匆匆 审证匆疏有合病

感冒并非皆表证 治疗当忌都发汗

表证阴证阳证分 论治温补发汗殊

浅论肺炎治疗

病因病邪不必究 症状点滴必细求

一方一法不可信 辨证选方必遵守

治疗哮喘独特经验

治哮喘不用麻黄 却独崇大柴胡汤

哮喘病发虽在肺 痰饮瘀血为主因

哮喘治疗效卓著 辨方证上下功夫

论治肝炎肝硬变

得湿清热疏肝主退黄

疏肝祛瘀和胃使邪却

益气淡渗祛瘀保肝康

痹证论治经验

风湿相搏痛无休 六经辨清有止期

治疗咳嗽的经验

咳嗽主因痰饮 治当温化降逆

痰饮郁久常化热 真寒假热要认清

外寒内饮常同犯 解表祛饮必并行

干咳未必是无痰 化痰降逆咳方止

宣肺经痰皆无效 和解少阳建奇勋

黄汗刍议

黄汗本为水湿病 表虚湿郁津却虚

治分正治和变治 知与胆汁无关系

治疗品糜的经验

上热下寒为病本 苦辛开降除其根

古人善医狐惑病 依证治愈白塞氏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外寒里虚胃脘痛 易攻为补常建中

乍看是虚实是实 本是瘀血怎温中

虚寒见证确实多 温补方药却不同

经方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短气未必都是虚 胸痹半表半里实

痰饮瘀血阻胸阳 祛痰活血理应当

房室传导有阻滞 活血祛瘀可调理

痰饮停久致心衰 温阳利水本应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