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既然你们自称「 发财班 」,那谁能讲讲如何发财?” 项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传出孩子们稚嫩,且错落的回答 —— “ 偷猪偷牛,偷车,抢银行,骗富婆,还可以卖肾!” 对于违反法律的事,还有位同学不以为然,拍着胸脯炫耀自己的父亲蹲过监狱。 整个班级 61 人,只有班长和副班长,在这个问题下回答了“ 好好学习 ”,“ 捡废品 ”。 ![]() 那时他们刚上初二,所在的班级,是让校长都头疼的问题班。 在这里,学生们早恋、打架、自残,似乎是一种常态。 但今天要聊的,不是叛逆属性点满的某部《 逃学威龙 》,而是 —— 由支教老师向差评君讲述,真实发生在 “ 乡村留守儿童 ” 身上的故事。 在我们印象中,乡村留守儿童往往穿着回收衣物,在破旧教室里刻苦学习。 不过,很多视频、文章资料中,可能没完全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悲伤孤独的时刻,以及内心拧巴的一面。 上周,在差评的公益活动 “ 平行时空 ” 后续交流中,共 5 位乡村支教老师,与差评君进行了一次 2 小时左右的视频会议。这五位支教老师,主要负责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会议之后,我们得知—— 目前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由于各种捐助项目的帮助,已稳步提升。 但他们的心理与心智,却正在忽视中野蛮生长。 留守儿童们心里隐藏起来的另一面,差评君觉得值得带大家看看。 ![]() ![]() 在同学们眼中,小燕( 化名 )不好惹。 因为这个女孩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不仅嗓门大,下手也重。 暴戾的外表下,平时还很小心翼翼,对任何人都有戒备心。独来独往,没朋友。 “ 我们能看到她手臂上有很多疤痕,那是割腕留下的 ”,项老师对差评君说。 最严重的一次,小燕因流血过多住院,伤口很深。 ![]() 而在支教老师走访了小燕的家之后,可算才知晓了这名女孩的大致情况。 她的家庭,经历过很多次重组,妈妈出走后再没回来过。 经济条件也比较拮据,全靠父亲在工地干苦力,还有个奶奶,偶尔会在村子里的超市打打零工。 小燕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因为会打她,这让她愈发叛逆。 ![]() 另一位,刚上一年级的小涵( 化名 ),家庭条件也不太好。 爸爸残疾,爷爷割了个肾,妈妈长期住院,因为药物刺激,智力还受到了些影响。 整一个大家子,完完全全靠低保扶持过活。在那个本不富裕的村子里,也显得尤为艰苦。 ![]() 可能对知识接受得慢,班级里的大家叫小涵 “ 傻子 ”。 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他的爸妈,跟正常人有点不一样。 和其他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一样,不自信,算是刻到了小涵骨子里。 在老师们眼中,他形单影只,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低着头搞小动作。 ![]() 小燕、小涵不是个例,而让差评君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孩婷婷( 化名 )。 婷婷比较淘气,在家里排行老三,父母带着哥哥姐姐去了镇里,留她一人在村中,和姥姥、舅舅生活。用支教老师的话说,这孩子因为太淘气,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但就这么一个女孩,曾惊动整座学校,因为她险些跳楼。当时所有学生乱作一团,几个老师吓得面色惨白,幸亏救援及时。 在后期,婷婷给心理辅导老师写的信中,她这样说道: “ 为什么只有在我自杀的时候,你们才会关心我?” 听到这句话,差评君恍了半天,难以平复。 ![]() ![]() 好在,负责心理辅导的支教老师们,填补了这些孩子心中的空白。 需要跟差友们交待的是,以上三位同学,现在已经变了样,既能和家长同学处好关系,还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第一位同学小燕,她爸爸的态度变化很大,会主动陪着小燕上晚自习、参加夏令营。 在支教老师的鼓励下,小燕现在也敢于在集体活动当小组长。 甚至能烧一手好菜,时不时就请支教老师们来家里,搓上一顿。 ![]() 小涵同学,则是摆脱了 “ 笨蛋 ” 的标签。 支教老师在一对一指导时发现,他的记忆力很好,对古文经典的理解也不错。 至于婷婷父母,终于意识到了对孩子的忽视。 加上老师们的关心,她也不再有轻生的念头。 ![]() “ 我们这些支教老师,其实就是去和他们做朋友 ”。 因为这些孩子父母大多健全,只是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家外出打工。出于愧疚,父母还会尽力保证孩子的物质条件。 所以,乡村留守儿童缺少的,也许仅仅是陪伴,和认可。 而支教老师们,受过专业的儿童心理辅导培训,可以做孩子们的倾听者,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并教育他们分清人生中的对和错。 必要时,也会多次家访,与家长深入交流,找出孩子心理障碍的诱因。 ![]() 比较遗憾的是,心理支教老师大多是兼职,没法一直待在村镇学校。 其中一些老师,本职就是教书,特地从外地来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也有的老师,和我们一样从事各行各业,用业余时间给孩子们带来陪伴。 甚至在支教老师来之前,孩子们对本地老师,始终是有点抵触的。 “ 不是本地学校的老师不负责,而是没时间顾忌太多 ”。 因为本地教文化课的老师们,大多也都是从留守儿童长大,深知考出村子有多重要,所以会更加严厉,甚至对学习成绩要求苛刻,难免起到了反作用。 ![]() 在与老师们的沟通中,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是,尽管乡镇条件并不好,但孩子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毕竟这是在外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孩子们唯一的交流途径,所以砸锅卖铁也得搞到。 只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如今的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心智。 像开头提到的那些言论,很难说孩子们不是从网上学来的。 ![]() 而艳萍老师说,她支教 2 个月,孩子们变化很大。 “ 以前他们是白天睡觉,晚上玩手机,后来我回学校,孩子们说早知道老师要来,昨晚一定不玩手机了 ”。 所以,这更让差评君笃定,孩子们需要更多支教老师,作为拓宽外界认知的桥梁,以及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 要说目前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心理支教老师的数量堪忧。 因为十几位老师,顶多能照顾一个乡村中的一所学校,但目前全国支教老师也才堪堪 2 万人左右,心理老师的占比更是寥寥。 除此以外,支教过程除了一些捐款,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比如跑一趟山路的油费、平日的生活费用,孩子们的教具,都是支出。 可以说,这些老师们,就没有几个不是贴钱支教的。 ![]() 考虑到很多留守孩子,尤其是女生,目前还在和舅舅、大伯等亲戚单独生活。 在成长发育后,是不是也要尽量拥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修建宿舍? 并且,刨去数语英,孩子们是不是也要再多一些兴趣课,丰富精神层面的学习? 各地的支教老师们,要想长期身体力行,难免需要更多帮助。 ![]() 而与支教老师数量相对的,是全国各地数不清的留守儿童。 根据 2018 年中国政府网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逼近 700 万,且经后续机构调查得知,心理障碍率高达 50% 以上。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 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也明确指出了单亲、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大大超出非留守儿童。 大多数心理问题的发生期,也都集中在 3-6 岁阶段,并可能会伴随整个青春期。 ![]() 图片、资料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