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止麻方,化解手麻、腿麻、脚麻,皆可除!当我把患者治好后,我想问那些不相信中医的人: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究竟有何用处? 中医怎么看待麻木? 一句话,气虚则麻,血虚则木。身体的某些部位缺气缺血,它就会以麻木的方式来提醒你,耗得太厉害了,该补补了。 在《金匮要略》中,将麻木的原因归结为“血痹”,血液流通受阻,气血过不来,当然最终也会导致缺气缺血。 以前就遇到过这么一位老太太,七十多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手麻。麻到连碗筷都拿不稳。总觉得手麻脚麻,麻木的同时常常有发凉的感觉,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觉得腿没劲儿了,使不上力了,晚上睡觉又很容易抽筋。 首先考虑到老太太年事已高,气血不足的现象肯定是有的,再加之其他症状,这种麻木是寒邪所致。 刻见后开药:黄芪、桂枝、白芍、党参、生姜、大枣(计量发文不便标明,有问题可留言) 患者服用7剂后,四肢麻木、冷痛、无力大有好转,腿脚逐渐有力,没之前那么费劲了,效不更方,继续让患者服药。患者又用药14剂后,全症皆除,病情告愈。后随访,无复发。 方中: 黄芪补气升阳,行滞通痹。气血不通仅是一个结果,往往是气血的源头不足了,没有足够能量来推动气血,导致气血不通。因此,疏通气血必须先补足气血。黄芪除了补气,还有膨胀之力,气推着气血往前走,就能打通原来不通的地方; 桂枝能温阳助卫,温通经络,它是枝头最嫩的树枝,是植物枝条上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如人的四肢,向外舒展。这里桂枝相当于引药,把气血引到四肢来。 白芍补血,使血能载气,还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补虚补气药; 生姜能辅助桂枝,跟在桂枝后面,桂枝散寒,它就帮着散寒,桂枝通络,它就帮着通络。相比于桂枝,生姜虽没有多么精深的医道,但效果却一点儿也不差。 大枣补脾。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大枣能让脾胃这个轮子转动起来,源源不断地制造气血,运到四肢上去。 此方是针对麻木的“杀手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愿相信中医,觉得中医不会治病,不能治病。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传承3000多年的中医,究竟有何用处呢? 我很心痛,也很无奈,明明也是为患者治疗病痛的,为什么如今就被说的如此不堪。#麻木##健康真知计划##非常病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