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月饼飘香时

 新用户06868399 2022-09-12 发布于内蒙古

第 1951 期

过了“白露”,就是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看到大街上人们提着月饼和各色水果,感觉到了过节的气氛,小区里的邻居又在安排着回家过节,小车的后背箱装满了羊肉、水果和蔬菜。看着人家的忙活,我羡慕着,眼红着,心底里感觉莫名的心酸。因为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只是我现在没有“家”可回,也就没有了“累,并快乐着的”忙活。

那个贫穷而温暖的“家”,那慈祥而善良的父母,那童年里的“中秋节”,居然都成了记忆中的回味,甜中带酸的难受……

搜出几段温馨而甜蜜的回忆,算是过节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吧 ,也送给同频的朋友们。

每年“中秋节”前的八月十二开始,我们村就在饲养院开始支“炉”打月饼了,请来乌兰哈达供销社的李饼匠,老人偏瘦,脸很白,瘪瘪的嘴老是紧抿着,不拘言笑,最明显的是头戴着一个小白秃帽,显得干净、利索。

饲养院的锅台上开始换上一口出勺平底锅,一个部队“拉练”时留下的油桶底改成的圆铁皮锅盖,锅盖比平锅大了整一圈。锅盖边均匀打着四个洞,从四个方向拴了铁链子,从房梁上垂下一根粗绳子,把四条铁链子捆紧将锅盖固定在平锅的上方,再横着绑进一根方便手抓的木棒,以便于挪动放满烧红炭块的锅盖。现在想,这是我们村最早最原始的“电饼铛”,上下有火,上火烤,下火烙,才能打出下平上圆颜色一致的“月饼”。

打“月饼”和面、配料是第一技术,烧火、看火的是第二技术。和面的软硬,配料都是饼匠师父掌控着,大部分人家是“二油二糖”,就是10斤面二斤油,二斤糖。少数人家生活好的是“三油三糖”。面油都是自家秋天新下来的,糖有用白糖和红糖的,红糖月饼掰开是暗红色,白糖月饼是黄红色的。

饼匠师父技术过硬,根据配料比例和好面后,要揉面、醒面,把面揉开成长条,左手拿着长面条,右手开始揪“剂子”,五个手指“一握一放”每个“剂子”都一样一般大,再双手一手一个同时揉圆按扁,一个月饼成型了,再一个个放在平锅里,上面刷上油。后面就看烧火师父的技术啦,手拉风箱掌握火候,炭火不能大了也不能小了,大了饼子发糊不好吃,小了又夹生,快熟时再在月饼上刷上油。一锅月饼出来了满屋飘香,刚出锅的月饼最好吃,咬一口表皮脆生生,里面甜盈盈。

有一年我父亲白天没排上队,半夜才打月饼回来,我和五姐本来都睡着了,父亲回来摆放月饼时香醒了我们,在被筒筒里一人吃了一个现打月饼,那个香啊,至今想起来都回味无穷。


我们村的“打”月饼一直延续了好几年,每年基本就是那几个人配合着——乌兰哈达供销社的饼匠师父,村里的两三个热心人。其中有我的一个姨姐夫,开始听着师父教“看火”,后来就自己看师父和面、配料,学习会了“打”月饼,也就不用再请师父啦。

不知道先辈们咋传下来的,不叫“烙”,也不叫“旷”或“烤”,非的叫“打”月饼。

现在超市买的月饼都是电烤箱做的,省事了。据听说,旧的“打”月饼方法有的旗县个别地方还在用,是特色做法,因为有些老一点人还喜欢吃“打”的月饼,不喜吃“烤”的月饼,理由是“打”的月饼接地气,比电“烤”的更好吃。

我理解是一种心理,是那份怀“旧”的情绪在作怪。

原创文章:作者|申爱英
文章编辑:王成海

作者介绍:申爱英,乌兰哈达火山草原人,专注本土人文地域文化挖掘整理和书写。现任乌兰察布市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