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金山丨“宠药”—— 阿司匹林的功与过

 金秋文学 2022-09-12 发布于河北
宠药—— 阿司匹林的功与过
作者:王金山
浙江一位名叫李冰的患者来电咨询,说他前段时间去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药物阿司匹林,服用后不久他即出现了心慌、胸闷、气短、大汗淋漓等症状,经“120”医生抢救后才化险为夷。他不明白,为什么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哮喘?
这位患者的疑问不无道理。
现在我们就来聊聊阿司匹林这个“宝贝”。
本世纪,什么样的药物如此受宠?阿司匹林,即是宠儿之一。为什么说它是药物中的宠儿呢?即此药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OTC),是药物中的两栖,当然受人们的欢迎喽!
阿司匹林,能有选择地使细胞内环氧化酶乙酰化,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下丘脑中强致热因子前列腺素E2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此药还具有镇痛、消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临床上用途有:(1)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牙痛、痛经;(2)用于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3)预防动脉血栓,心肌梗塞等;(4)用于胆道蛔虫病;(5)粉末外用可治疗足癣;(6)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用于痛风对症治疗。
近年来,老药新用,阿司匹林又可用于如下疾病:(1)治疗腹泻;(2)可缓解偏头痛的发作;(3)可缓解癌症的疼痛;(4)对因糖尿病所致的血栓动脉硬化病、坏疽、冠状动脉硬化有一定的疗效;(5)每天口服60毫克左右的阿司匹林可预防妊娠高血压症,先兆子痫和胎儿发育迟缓等。
另据芬通社20031212日报道,芬兰南部城市许温凯医院的妇科主任医师梅里亚·瓦伊尼奥研究发现,在女性怀孕12周—14周时,通过超声波对子宫进行检查,当发现孕妇可能出现妊娠毒血症后,让其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且胎儿发育不会因母亲服药而受到太大影响。
阿司匹林,真是功名赫赫啊!
现在回到文前话题。这位李先生为什么在服用阿司匹林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诱发出剧烈的哮喘症状呢?由于阿司匹林能抑制环加氧酶,从而可生成白细胞三烯,此种慢反应物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的收缩,结果引起剧烈的哮喘,表现出口唇发绀、大汗淋漓、气短、不能平卧的症状,少数人还出现荨麻疹或者血管性水肿,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另外,对阿司匹林过敏而引起哮喘的人,多半合并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所以有这类患者不要口服阿司匹林,如果误服阿司匹林而发生了哮喘,应立即静脉推注激素、氨茶碱,吸氧并取半坐位,使其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危重者可实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无阻,同时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再接触过敏原。
值得注意的是,除阿司匹林外,还有些解热镇痛药和非激素的消炎药物也可抑制环加氧酶,同样也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如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安乃近、安痛定、保泰松、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其次还有复方成分的药物如复方扑尔敏、速效伤风胶囊,由于这些药物中加入了镇痛药物成分,也易导致阿司匹林哮喘发作。 
警示 
众所周知,著名的阿司匹林经久不衰,皆因其可缓解疼痛并能舒缓疼痛的关节和肌肉。遗憾的是,这种舒适也是有代价的,即阿司匹林可以消蚀胃粘膜,引起出血或溃疡,并损伤肾脏等。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是这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这就要求您在服药时要弄清楚药物的剂量与用法,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即此药服后可能有胃肠道刺激和过敏反应、头痛头昏等,一般停药后即可消失。
其次,此药不可滥用。据医药专家们披露,滥用此药不仅会引起失血性贫血,而且还会成瘾,即用药即有莫名的舒适感,欣快感,一旦断药,就会萎靡不振,周身不适,出现戒断综合征。所以,要提防长期反复大剂量用药,以免被药害。
还有,切勿突然停用此药。据悉,全球每天有数百万人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但不可突然停用,否则容易引起心脏病急性发作。这是由于阿司匹林在体内会分解产生水杨酸,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起到抗血栓的作用。由于血小板在血循环中的生存期约为7天,故口服一次阿司匹林,其抗血小板作用的时间可持续57天。一旦突然停药,体内水杨酸的浓度降低,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抗凝血作用减弱,反而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可能对心脏病患者造成危险。法国有关医学专家曾经作过这样的研究,他们发现因冠状动脉病症住院的1236名患者有51人在停用阿司匹林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出现了心脏病发作或不稳定的心绞痛等严重情况,而停用之前没有出现过类似症状。 
温馨提示 
阿司匹林虽被国家列为了首批非处方西药的目录,但消费者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此药用于解热服用时尽量不要超过3天的量,用于止痛服用时尽量不要超过5天的量,如果症状未得到缓解或消失应向执业医师咨询,以免贻误病情。
其次要注意:
1)使用者不要擅自加大药物的剂量,因为口服较大剂量时,因直接刺激容易引起上腹部不适和恶心,且可引起不易察觉的胃出血。
2)肠溶阿司匹林片应该空腹服用,不是肠溶片尽量饭后口服,并同时服碳酸钙以减少刺激。
3)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尽量不用。
4)哮喘病人禁用,因为此药容易引起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
5)服药期间应绝对禁酒,以免加重胃粘膜损伤导致出血。
6)年老体弱或体温在40℃以上者,宜用小剂量,以免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虚脱。
7)退热时宜多饮水。
8)此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能使出血加剧。
9)此药与香豆素类抗凝血药、降血糖药、甲氨喋呤、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等合用,可增强后者作用,引起中毒反应,而与碱性药合用可降低其疗效。
10)儿童用药宜用小儿片剂,婴儿尽量不用。
由此可见,用药时一定要仔细看看药品说明书,看清了再服药,切勿盲目用药。据悉,世界上的超级阿司匹林药已经上市。这样的药物毒副作用很小,一般不会对服药者造成危害。 
(原载《中国医药报》19991219日、湖北《家庭保健》杂志20008期、江苏《科学大众·用药超市》杂志20024期) 
释疑解惑 
常服阿司匹林为什么容易导致胰腺癌?
编辑同志:
我是个冠心病患者,因阿司匹林有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的作用,故经常服用。可最近我听人说,长期服用此药,容易得胰腺癌,是这样的吗?
河北周清春
周读者:
阿司匹林,是药物中的“宠儿”,即此药既是处方药又是非处方药(OTC),是药物中的“两栖”。据有关专家研究得出,经常服用此药,能有选择地使细胞内环氧化酶乙酰化,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下丘脑中强致热因子前列腺素E2的合成,使体温中枢恢复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此药还具有镇痛、消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次,经常服用阿司匹林有预防动脉血栓、心肌梗塞的作用,对因糖尿病所致的血栓动脉硬化病、坏疽、冠状动脉硬化等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是药三分毒”,久服阿司匹林可引起出血、溃疡、失血性贫血及成瘾,并损伤肾脏等。至于您所询问的“胰腺癌”,确实不是“空穴来风”。美国波士顿卡尔瓦特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曾经经过对88000人研究发现,由于头痛、感冒和伤风等原因经常或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其患肿瘤的几率要比非服用者高出86%,而胰腺癌的发病率最高。于是,他们得出结论,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很有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所以,要提防长期反复大剂量用药,以免被药害。
(原载北京《药物与人》杂志201110期)
我为啥会导致“阿司匹林哮喘”?
编辑同志:
前段时间,我去医院看病,医生给我开了药物阿司匹林,服用后不久即出现了心慌、胸闷、气短、大汗淋漓等症状,经“120”医生抢救后才化险为夷。我不明白,为什么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哮喘?
浙江李永冰
李读者:
确实有些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能够诱发出剧烈的哮喘症状,由于阿司匹林能抑制环加氧酶,从而可生成白细胞三烯,此种慢反应物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的收缩,结果引起剧烈的哮喘,表现出口唇发绀、大汗淋漓、气短、不能平卧的症状,少数人还出现荨麻疹或者血管性水肿,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另外,对阿司匹林过敏而引起哮喘的人,多半合并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所以有这类患者不要口服阿司匹林,如果误服阿司匹林而发生了哮喘,应立即静脉推注激素、氨茶碱,吸氧并取半坐位,使其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危重者可实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无阻,同时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再接触过敏原。
值得注意的是,除阿司匹林外,还有些解热镇痛药和非激素的消炎药物也可抑制环加氧酶,同样也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如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安乃近、安痛定、保泰松、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其次还有复方成分的药物如复方扑尔敏、速效伤风胶囊,由于这些药物中加入了镇痛药物成分,也易导致阿司匹林哮喘发作。
(原载北京《药物与人》杂志201110期)
文/王金山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金山,男,66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王金山丨梨有红与白,作用有差异
王金山丨中秋月圆赏月饼
王金山丨解惑“脐疗减肥”
王金山丨再从贾浅浅的鼻屎诗谈起……
王金山丨张小丽缘何便秘
王金山丨从贾浅浅的屎尿诗谈起……
王金山丨“痛经”缘何久治不愈?
王金山丨秋季,您会“补养”吗?
王金山丨焚风病
王金山丨小儿秋季调护要精心
王金山丨秋冻有度
王金山丨减肥“断食疗法”
王金山丨“冷水浴”——秋天的最佳“冻”法
王金山丨怎样应对秋季干燥综合征
王金山丨爱美女士要“三通”
王金山丨心养与食养
王金山丨新型社区医疗中心
王金山丨沐浴按摩全身轻松
王金山丨要珍惜“光明世界”
王金山丨爱鼻
王金山丨解惑“气功减肥”
王金山丨推背胃肠痉
王金山丨按摩师伴您行
王金山丨解惑“气功减肥”
王金山丨吹鼻疗法
王金山丨牵引的学问
王金山丨“封闭疗法”也有红绿灯
王金山丨养生妙法——捏法
王金山丨“绿色疗法”,孩子的健康宝典
王金山丨用药如用刑
王金山丨按摩,岂能随意
王金山丨别将药物当“情人”
王金山丨血栓
王金山丨针刺脑出血
王金山丨腿“中风”
王金山丨清热解毒药物、感冒难好?
王金山丨传染病源,就在您身边
王金山丨非典
王金山丨夏日药茶消百暑
王金山丨时刻警惕“脑膜炎”的侵袭
王金山丨婴儿脑瘫谁之过?
王金山丨皮内打“隧道”的疾病——疥疮
王金山丨地震后遗症
王金山丨她为什么害怕拔火罐
王金山丨药店为啥挂葫芦
王金山丨军团病——传染病“新贵”
王金山丨家庭消毒防“中毒”
王金山丨感冒按摩莫随意
王金山丨远离毒品 铲除毒源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