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屋山道教的历史演变<早期道家人物在王屋山的活动>

 大河文学 2022-09-12 发布于河南

王屋山道文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轩辕黄帝在王屋山设坛祭天的故事。从春秋时期开始,到王屋山隐居悟道者代不乏人。如春秋时期的周灵王之子王子晋,曾从黄河南的缑山驾临王屋山华盖连珠峰悟道,号华盖君,被后世道教尊为神仙。直到唐代,大诗人杜甫仍游王屋山寻仙迹,留下“昔谒华盖君”、“含凄向廖廓”的叹喟。战国时期的列子,曾云游王屋,采写《愚公移山》寓言故事,载入《列子·汤问》,成为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故事。秦汉时期的河上公,曾在黄河岸边的岩洞里为《道德经》作注,为后世留下著名文化遗产。这处岩洞里刻写的“河上公寻道处”字迹,被专家认定为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河上公遗迹。东汉道教产生以后,王屋山道教经历了由发展到鼎盛,由战乱到复兴,由全盛到衰微的历史。唐代和金元时期是王屋山道教的两个高峰期,并在中国道教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早期道家人物在王屋山的活动
老子与王屋山
老子即李耳,一说老聃,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东)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前471之间。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唐朝时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也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了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不仅是中国历史名人,也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或称《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主张无为而治。其思想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老子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对于他的生平简历,《史记·老子传》中只能看到片言只语。他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上任,什么时候辞官,辞官后又到了什么地方。后来他又在函谷关出现,并有《道德经》现世。再后来就是在陕西的周至县结草为庐,留下今天的楼观台。从这些断断续续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老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深山隐居,不为世人所知。王屋山东周时为京畿之地,与王城洛阳隔河相望。他弃官之后,隐居于王屋山悟道。至今在济源境内,仍流传有不少与老子有关的故事。在济源城东南有一条溪水,名曰金线河。相传老子从洛阳北渡黄河到达金线河准备西行,正遇天降大雨,金线河水涨,渡河不过。黄河的神龟得知此情,赶来帮老子渡过了河。此后,人们在金线河上建起一座形似龟背的桥,名曰龟背桥,以方便人们渡河。天坛峰南不远处,有个村落名叫“和沟”,村南有地名老君庵。那里原有老君庙,庙内有一株千年古柏。新中国成立后,庙被学校占用。后来,学校搬了出去,老君庙又得以重修。在天坛峰北面的五斗峰下,有一条山沟叫“堂沟”,堂沟里有一个石龛,建有老君堂。在天坛峰顶北侧,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建有一小庙,名曰老君祠。祠庙旁有巨石,相传就是老子悟道的地方。这些老百姓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故事,今天自然无法考证,但它至少说明老子被尊为道教之祖后,作为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还是百姓平民,都在追踪老子离开王都洛阳后的踪迹,以表达对老子的追怀。
王子晋修道王屋山
王子晋相传为东周灵王泄心的太子,字子乔,居王屋山修道。王子晋死后,他的儿子宗敬于山西太原建起王氏祠堂,尊其为王氏始祖。
据说王子晋幼年聪明而有胆识,在他十二三岁时,因连降暴雨,洛阳附近的伊、洛二水合流,危及王宫。灵王命人运土堵水,王子晋却在他父亲面前引经据典,讲了一套“川不可壅”的道理,并指出其父的做法虽可防止洪水冲毁宫殿,却会使洛阳百姓生灵涂炭。周灵王听了他的话后大怒,立即废了他的太子,贬为庶人。
王子晋博学多才,自幼喜欢音律,好吹笙,能吹出凤凰鸣叫一样的声音。他被贬为庶人后,常常一个人到伊水和洛水岸边漫游。时有高士浮丘公,见其一身道骨仙风,就把他引到王屋山华盖峰修炼,号“华盖君”。据传他在王屋山得道成仙后,常与浮丘公驾着白鹤往来于王屋山和缑氏山之间。直到今天,王屋山上仍有“憩鹤台”“白鹤堂”“王子晋祠”“浮丘公祠”等遗迹。后世名人凡到王屋山寻仙访道,必至华盖峰王子晋祠焚香祭拜。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昔游》中写下“王乔下天坛,微月映鹤”的诗句。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游幸王屋山时,曾追封王子晋为“元应真人”。
列子与《愚公移山》
列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道家代表人物。他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相传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圃40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贵实,无为而治。
列子曾云游天下名山,广收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先后著书20多篇10多万字,书名就叫《列子》。汉初文、景二帝贵黄老术,此书盛行于世,后散落民间。西汉文学家刘向于内外书20篇中,校除重复部分,定为8篇,即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全书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组成。特别是寓言故事,篇篇珠玉,妙趣横生,发人深省。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据20世纪以来有关研究者的成果,这则寓言故事的原型就来自王屋山民间传说“犟老头挖山”的故事。这则看似荒诞的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世上无难事,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下去,就必定能达到目的。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代伟人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彻底挖平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提出:一要使大家树立挖平这两座山的信心;二要使大家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三要使全党同志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四要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协作,形成挖平这两座大山的合力。毛泽东主席站在哲学思想的高度,从而赋予愚公移山寓言故事以新的时代精神,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倡导愚公移山精神,使愚公移山精神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河上公黄河三峡隐居修道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是汉代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为老子的《道德经》作注。历史上为《道德经》作注的人很多,但影响最大的,当数河上公的《道德真经注》(又名《河上公章句》《道德经章句》)。此书的主要内容是以汉代流行的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养生”的观点解释老子的《道德经》。认为天道与人事相通,治国与治身之道相同,二者皆本于清虚无为的自然之道。河上公提出的“贵清静而民自定”的主张,正适合西汉初期经济凋敝、人民急需休养生息的社会要求,因而得到了汉文帝、窦太后等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在汉初盛行了70余年,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直正的隐士,至今无人知其姓名。史载汉文帝时他曾在河边结草为庐,故名河上公。但并未说明他在河边结庐修道的具体地点。清乾隆《济源县志·隐逸》载:“河上公,芮村人。文帝读《老子》,有未解处遣使问之。公曰:道德尊贵,非可遥问也。帝即造请,乃授素书《老子章句》二卷。曰:熟此则所疑自解”。芮村属于济源市管辖,南临黄河,史书记载是周代芮侯采邑之地。2011年,济源市政协筹备召开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曾聘请国内数十名专家学者到王屋山进行道教文化遗迹田野考察,在黄河三峡崖壁间一个石龛(当地人称“丈人龛”)里,发现一块平滑的石壁上有“河上公寻道处”字迹。在石龛正面的石壁上,有人工开凿的神坛;在石壁的缝隙和地面积尘中,还发现数枚汉代五铢钱和唐代开元通宝钱,说明古代这里就有人居住。四川大学道教研究中心主任盖建民教授曾多次到王屋山考察道教遗迹,认为此处当地人传为“丈人龛”的名称及其旧有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处有关河上公的遗迹。
商山四皓与王屋山避秦沟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的四位隐土,因他们均为白发皓首的老者,故称四皓。名号分别为:东园公唐秉(一说姓庾,字宣明),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个个远见卓识,为避秦末暴政,不愿做官,便隐居王屋山避秦沟中。王屋山下有绮里村,并有绮里季墓。《四库全书》也记载商山四皓“皆深井里人”。深井里是今轵城村的古称,战国时著名侠客聂政墓今犹存,《史记·刺客列传》也记其是“深井里人”。刘邦当政时,因闻四皓之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但被拒绝。刘邦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工。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而次子如意聪明过人,就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此事,十分着急,便采纳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宴饮,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皓首老人,经询问方知是早有耳闻的商山四皓。四皓见机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孝之人,又能礼贤下士,就一起来做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有四位大贤辅佐,从此不再提及废太子立如意的事。此后,四皓告别太子府,回到家乡继续过隐居生活。在王屋山东王母洞的崖壁之上,刻有匹皓写的《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
于吉曲阳泉上得《太平经》
于吉(?~200年),一作干吉,东汉末方士。《后汉书》说他曾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170卷,称《太平清领书》,即道家所称的《太平经》。顺帝时(126-144年在位),于托弟子宫崇将此书带至洛京(今洛阳)献给顺帝。
曲阳泉在什么地方?有人认为是指河北省的曲阳县。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神仙世界》中说“于吉常在太行山南曲阳的流水上周游”。太行山在河北省境内呈南北走向,延至河南省境内,在新乡一带折而向西,呈东西走向。因而济源城西南的曲阳泉(20世纪50年代扩建为曲阳水库,在曲阳村西)才符合“太行山南”这一地理形势,因此说,《神仙世界》中于吉得《太平清领书》的曲阳泉,不应该是河北的曲阳县,而是济源的曲阳。曲阳现在是个村落,但在春秋时却是个著名的地方,名曰阳樊。曾被周襄王赐予勤王有功的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为阳城。因此可以说王屋山下的曲阳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这一点也符合道家择重地而立言的做法。
历史上,于吉确有其人。据《三国志·孙策传》记载:于吉晚年寓居东方,往来于吴会,烧香诵经,制符水为人治病,深受百姓拥护。有一天,吴主孙策在城门楼上召集诸将及宾客议事,恰遇于吉到了城门楼下。这时,参会的将领和宾客大都走下城楼去迎拜于吉,弄得会也无法继续开下去了。孙策见状大怒,就命人把于吉抓了起来。之后,参与迎拜于吉的人,都派自己的女眷去找孙策的母亲说清,策母也以于吉“为军人祈福,为将士治病”为由,劝孙策不杀于吉。但孙策不听,以“此子妖妄,幻惑众心”为由,将于吉斩杀于市。据传,于吉被杀后,“将士哀惜,共藏其尸。是夜,云雾迅兴,将尸覆盖,明旦往视,不知所在。孙策既杀于吉,每独坐,仿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

总顾问:翟明国

监   制:李一良
编   审:李星良、马国强、李玉建
编委会:耿静、任丙南、冯建章、白世星、郜大军、李冬梅
编   辑:常城、王芳、卢新浩
图   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