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子眼里的四种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困而不学。他们的自我超越途径分别是什么?到底什么是“生而知之”?

 读原著 2022-09-12 发布于四川
   根据人的德性修养程度,夫子把人分为四类——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四类人生的时候都一样,即都是天生既能明明德,致良知的,之所以后来有不同,只是因为后天习性习染使然。最上一等人即圣人,生而知之,常居于仁中,须臾未曾离开过,以此修身进德最轻松,平日里无时无刻不都是尽心、知性、知天、率其性而活;接下来的学而知之之人,这类人虽受后天不良习染深,但只要信德不失,愿意好学日新,肯砥砺付出“存心、养性、事天”的功夫,依然能找回最初的自己;“困而学之者”,尽管自性被蒙蔽极深,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只要人心那一点灵明,一点良知还在,不自暴自弃,肯下人一己十,人十己百的“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的功夫,也是能复其本体,找回本来面目的;至于困而不学的那一类人,只能叫“自作孽”,无话可说。
《礼记·中庸》中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生而知之,很多人以为是生来就知道很多知识,礼乐、名物、古今事变,这是最大的妄解,这里面的“知”,都是“良知”义,生而知之,是自然能守住良知;学而知之,也不过是学存此天理,学在事上致良知,王阳明先生即道——
 圣人之所以谓之“生知”者,专指义理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
  最上一层的“生而知之”只不过是良知澄明,须臾不离道的尽义理之本然状态,只要依此良知实落而活,便是率性,便是尧舜。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不过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不同的方式,下不同程度的修身立德功夫,复其本有的良知的罢了,如《传习录》中就举例说明道——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
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的,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却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