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入尘烟》:显微镜下的普通人物命运关怀

 濠上三寻 2022-09-13 发布于河北

昨天看罗新老师历史非虚构新作《漫长的余生》,用历史学者的人道关怀复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老师的想法很温馨,做法很浪漫,写法很独特,用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史学修行“上穷碧落下黄泉”,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废墟刨出一边缘人物王钟儿,并以她为切入点,试图呈现寒人庶族在南北朝对峙或摩擦时浮萍般漂泊无依的命运。

最近被《隐入尘烟》动摇三观的我,有意稀释宏大叙事的浓烈关怀,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罗老师这本书似乎很符合我当下的阅读取向,抱着从历史显微镜下观察普通人命运沉浮的初心,我翻开并看完全文。

或许是时代太过遥远,史料又极为有限,原本以为能看到人物纹理的历史扫描仪,最终化为难以聚焦的颗粒镜头。原本该是女主角的北魏宫女,面目模糊的和电影里偶尔出镜的路人甲无多大差异。

关注普通人,想复原他们的历史,这种不受传统历史书写规范制约的叛逆情怀,看起来很酷,宣传起来也非常吸引眼球,再加上罗老师蒸蒸日上的名师人气,扑闪扑闪的作家光环,收割可观的读者韭菜,不成问题。

问题是,说好的一个宫女漫长的余生呢?怎么还不如老四贵英的两人四季缓慢细腻。

以宫女视角,切入她的时代,看到的依然是王侯将相的权力游戏,至于宫女自身,除了墓志记录,其他全靠想象,但想象过多,又违背一个历史学者的专业素养,于是只好以史料丰富的皇族纷争填补宫女无迹可寻的历史留白。

尽管宫廷争斗恢诡谲怪,十分精彩,但他们真的与那位宫女没多大关系。她既不算参与者,更不是观察者,不明白为何以她来命名此书,还鼓吹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对普通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

如果没看《隐入尘烟》,我可能体会不到什么叫普通人关怀,可能还会为《漫长的余生》鼓掌喝彩。

真正关注普通人,就应该努力呈现他们,使其被更多人看到,不仅仅看到他们的轮廓,还要看到他们的五官,看到五官周围被生活挤压出来的斑斑皱纹,以及每一条皱纹里潜藏着的无奈与辛酸。

就像《隐入尘烟》里,老四和贵英是男女主角,他们是农民,电影画面就以他们在土地里刨生活为主,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没有大人物的宏伟叙事,没有开拓者的颠覆人生,没有意气者的恣意进取,甚至都很少有普通人的家长里短。

就两人,外加一头驴,默默无声地在大地上辛苦生存。其他人,只不过是他们二人世界可有可无的陪衬,他们是真正的男女主角,用吃苦耐劳的双手,平地起土楼,营造了自己的小家。

还收割了麦子,填饱了两人的肚子,让卑微的人生获得不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吃饭的体面。

什么叫关怀普通人,就是用心、耐性彰显他们的这份体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