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铁性贫血,五大要点总结!

 蔚蓝色淼 2022-09-13 发布于河北
病因与发病机制
图片图片图片
出:失血
子宫异常出血(经量过多,子宫息室,避孕器,肌瘤)
胃肠道出血(溃疡,肿瘤,寄生虫,非甾体抗炎药,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
泌尿系统出血(肿瘤,结石,慢性胃炎)
痔疮
其他出血性疾病
长期定期献血

铁摄入减少或需求增加(偏食,妊娠,哺乳期,婴幼儿,生长发育期)

其他:身体对铁的吸收不良(克罗恩病,乳糖不耐受,自身免疫性胃炎,慢性肠胃手术,胃绕道手术)

  • IDA——三个阶段

储存铁缺乏:储存铁减少,参与红细胞生成的铁未缺乏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储存铁枯竭,参与红细胞生成的铁已缺乏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因铁缺乏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


临床特征
图片图片图片
贫血的一般表现:乏力、头晕、心悸等

缺铁的表现 :口角炎、舌炎、皮肤干燥、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 “反甲”、“异食癖等基础疾病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图片图片图片
 1.外周血检查
血常规(Hb MCV MCH MCH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 <80fl MCH<27pg MCHC<320g/L    )
RDW ↑
      
2.网织红细胞检查:反应造血功能,IDA多减低或正常,补铁后增加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小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环形红细胞

图片

 3.  骨髓象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个别患者减低),红系增生活跃。
中晚幼红形态:“核老浆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由于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出现胞体小,细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浓缩状;胞浆少且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
图片

图片

 4. 骨髓细胞形态
铁染色:细胞外铁(-)细胞内铁↓或(-)

图片
                                        细胞外铁(-)

图片
                                       细胞内铁(-)
5.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蛋白(SF):<14μg/L
红细胞碱性铁蛋白(EF):<6.5μg/细胞
血清铁(SI)降低、总铁结合力(TIBC)升高
   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
血清转铁蛋白(sTF) ↑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6.其他检查
 红细胞寿命检查:寿命缩短
 铁动力学检查:对铁利用加快、利用率增加
病因检查:粪便虫卵、尿液、肝肾功能检查、胃肠道X线、胃肠镜检查 



诊断
图片图片图片
1. 国内诊断标准(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四版)
 ①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②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③ 血清(血浆)铁<8.95µmol/L (50μg/dl), 总铁结合力 >64.44µmol/L
 ④ 转铁蛋白饱和度<0.15
 ⑤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粒幼红细胞 < 15%
 ⑥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µmol/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µmol/L (全血),或FEP/Hb>4.5µg/gHb
 ⑦血清铁蛋白 <12µg/L
 ⑧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 26.5nmol/L(2.25mg/L)(R&D systems)
 ⑨ 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①条和②-⑨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

 2.  储铁缺乏的诊断标准
①血清铁蛋白 <12µmol/L
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符合以上任一条即可诊断

 3.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标准

符合储铁缺乏,同时有以下任一条:

① 转铁蛋白饱和度<0.15
②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µmol/L (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
µmol/L (全血),或FEP/Hb>4.5µg/gHb
③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 < 15%
④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2.25mg/L)(R&D systems)

 

备注:本篇所有图片来自医学检验人公众号
图片
往期回顾:
手把手教你浆细胞瘤的病理诊断
红细胞参数异常?临床疾病诊断时应该这样应用
重拳出击!血细胞形态一举拿下
血小板减少相关血栓的实验室处置
多发性骨髓瘤形态学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