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些CT特征可提示肺炎克雷伯氏菌肝脓肿的侵袭性?

 新用户82839791 2022-09-13 发布于广西

图片

近几十年来,肺炎克雷伯氏菌(K. pneumoniae)逐渐成为社区获得性肝脓肿(CA-LA)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肺炎球菌肝脓肿(KPLA)的显著特点是常并发肝移行性感染(EMI),定义为侵袭性肺炎球菌肝脓肿综合征(IKPLAS)。同时发生在其他身体部位的肝外移行感染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化脓性肺栓塞(SPE)、眼底病和脑膜炎。尽管如此,即使有系统的抗生素治疗,这种独特的侵袭性疾病仍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由于这种侵袭性综合征对KPLA患者预后的不利影响,及时预测KPLA的侵袭性并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会改善临床预后。然而,目前IKPLAS的临床诊断是基于EMI的发生或肺炎杆菌毒力因子的检测,这不能完全满足早期预测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预测方法,为KPLA的侵袭性提供更准确的早期估计。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一些研究探讨了EMI的危险因素,并依此建立一个基于临床和CT特征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对侵袭性KPLA的早期诊断及风险分层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研究从2010年到2020年回顾性地选择了四个研究所的KPLA患者。在发展队列中,利用逻辑回归分析的风险因素来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独立队列进行了外部验证。 

总共382名KPLA患者组成了两个独立的队列:发展队列(研究所1,n = 286)和验证队列(研究所2-4,n = 86)。EMI的总发生率为19.1%(发展队列,n = 55;验证队列,n = 18,p > 0.05)。在发展队列中,四个风险因素(年龄≤40岁,空腹血糖(FBG)>7 mmol/L,无边缘强化,CT上有血栓性静脉炎)与EMI显著相关,并纳入评分系统。开发组和验证组的AUC面积分别为0.931(95%置信区间[CI]:0.93-0.95)和0.831(95% CI:0.86-0.91)。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在发展队列中,低风险(总分≤4)和高风险(总分>4)组的EMI发生率分别为3.3%和56.5%,在验证队列中为3.2%和66.7%(所有P<0.001)。 

图片
图 一位入院前没有但入院后出现EMI患者的CT图像。入院时的增强CT扫描显示右肝静脉血栓性静脉炎(A,白色箭头)。入院第一天,胸部CT扫描显示正常(B)。入院11天后,由于出现呼吸道症状,胸部CT复查显示化脓性肺栓塞,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C,黑色箭头)。EMI,肝外移行性感染

本研究分析了一个KPLA患者队列,确定了四个独立的EMI风险因素:年龄≤40岁、FBG>7 mmol/L、无边缘强化及CECT上有血栓性静脉炎。本研究基于这些风险因素开发了一个简单的风险评分系统来有效预测KPLA的侵袭性,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及早发现KPLA患者侵袭性风险的增加。

原文出处:

Hairui Wang,Yawen Guo,Bin Yan,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clinical and CT features for invasiveness of K.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DOI:10.1007/s00330-022-08740-4



编辑 | 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