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加工成文学作品。书籍是人们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爱看爱写爱评,用作品留下自己在历史上的痕迹。 中国的文学创作有着上千年的古老历史,无论是唐诗或是宋词,又或是四书五经,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着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用文字书写祖国的壮丽,用文字描绘脑海中的天马行空,用文字传达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达社会的不公。 ![]() 中国文坛的作品一直百花齐放,影响与传播最为广泛的则是中国的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们承载着一辈又一辈中国人的回忆,领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每一部都有属于中国人独特的情怀,它们也是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在那个没有手机和数码设备的年代,看书或者听长辈讲解某一个小故事,都是美好和幸福的回忆。 ![]() 《西游记》讲解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各种妖魔鬼怪,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到达西天的故事。故事中的师徒四人与各路妖魔被刻画的极为传神,这本书可谓中国魔幻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以四大家族的兴盛到衰落为社会背景,着重描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展示社会的人生百态,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人情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 《三国演义》是一部加工历史后汇编的一部英雄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描写那个时代的乱世之争,群雄常年割据混战及魏、蜀、吴三国之间明争暗斗的故事,因为有历史真实性的存在,小说的创作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水浒传》主要描写梁山好汉被朝廷所欺辱后反抗的故事,后又被朝廷顺利招安的艺术性结局,讽刺社会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捧。这四部名著在各自的小说领域绝对为头筹,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久远的影响,中国原有六大名著,可建国后,为什么要将6大名著改为4大名著?删的这2本家喻户晓。 其一为《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全书有五十六回。鲁迅曾评论小说“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全书以现实主义描写向往“功成名就”与“荣华富贵”的各类人士,通过其写实的视角,看见在社会背后的病态及扭曲的价值观,其书开创以小说评判现实社会的先锋,也是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 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先后有两人成功中举,但轮到他这辈进京赶考时,他所写的文章被评审之人称为“文章大好人大怪”,此等侮辱让吴敬梓十分厌恶当下的科举考试,而且当时是清朝大兴文字狱,采取八股文考试的时候,深深的禁锢住那时文学家的思想进步。 当时的士人对于科举做官大为追捧,热衷功名利禄。社会达到一种病态热潮,吴敬梓深深地排斥这样的社会,将自己所见所闻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儒林外史》这一大作,“儒林”出自《史记》,指学术界之人,又是另一层的讽刺意义。 ![]() 《儒林外史》中流传最广的故事是收入教科书的《范进中举》,故事是范进好不容易考上秀才,想和老丈人借点盘缠再去考乡试,但被老丈人胡屠户大声呵斥,数落一番,被骂的灰头土脸的范进没有放弃考试的想法,反而瞒着老丈人参加考试,结果考上了。同乡的人知晓后连忙报喜。 当时的范进因家中没有粮食和钱,只得拿着老母鸡去卖,结果刚好瞧见红榜上他的名字,过于高兴的发了疯,老丈人提着礼物到范进家中贺喜时发现这个事情,便以掌掴之法治了范进的疯病,故事的最后,是同乡人与开篇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范进阿谀奉承,极尽全力讨好地丑恶嘴脸。故事的前后尽显周遭人对功成名就后的范进翻天覆地的转变的讽刺。 ![]() 《儒林外史》无论是放在过去的年代,或是现在的时代,人们世俗谄媚的嘴脸是每一个社会皆有的通病,讨好比自己权势大的人,当身边的普通人突然发财或者当上高官,周围的人蜂拥而上,似乎要将其吞噬一般,生活的现实被他用另外的故事表达出来,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大于它原本的创作价值,它是社会的缩影,它是生活的真实,书未被选入名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现实性,现实是无数黑暗与光明交叠的污浊,它太过于复杂,传达的价值观没有四大名著那样的积极与正面,社会的乱象需要有人提出批评才可以改正,但这样的作品终究无法被评为代表中国文学的四大名著。 其二为《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由清朝蒲松龄所作的鬼神小说,全书由491个小故事组成,郭沫若曾评价此作品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以谈论鬼神之说的手法,描绘贪官污吏下被剥削的贫苦百姓人群,封建制度背景下受苦受难的人群,全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连接,表达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抨击科举制度对人们的伤害,也讽刺社会的黑暗及底层人民的挣扎度日。 ![]() 《聊斋志异》多以鬼神故事,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倩女幽魂》。这篇小说于九十年代被翻拍成电影,张国荣与王祖贤合作的电影,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故事讲诉一位名叫宁采臣的书生,在路途中遇到下雨,便偷偷躲进山中的一座寺庙,夜深人静之时,宁采臣听闻琴声,循声前往,邂逅聂小倩。聂小倩原为山中的孤魂,被千年树妖姥姥控制,必须每晚出来引诱男子,吸取他们的精气再输给姥姥。小倩见书生靠近,渐渐露出杀机,但这时道士燕赤霞赶到救下宁采臣,却被宁采臣误认为他是杀人犯,想带小倩逃走,两人逃跑途中逐渐相爱。这时树妖姥姥出现想要杀掉他们,幸好燕赤霞赶到救下二人。这时书生才知小倩真实身份,答应帮她魂归故里,安葬其尸骨。不料这时小倩被地府老妖抓走成婚,道士不得已重新救下聂小倩。 ![]() 影片是一个浪漫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爱情故事,回味无穷。《聊斋志异》中很多小故事都是由这样的爱情小说组成,没有被选为四大名著也因其爱情与鬼神描写过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倡导科学主义,对于封建时期的鬼神之说是不大支持的。 ![]() 《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这两部作品都非常地优秀,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刻画细腻,而且作品背后对于社会黑暗的抨击也恰到好处,反映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虽然很可惜的没有被选进四大名著中,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在文坛中的地位。这类书籍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一种标杆性的作品,无法在用一般的标准去评判其好坏。 参考资料:《礼记·文王世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