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朋友圈里,“六月六狗嚯浴”的话语,在不断刷屏着。 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是夏天中真正暑热开始的日子吧。记忆里,关于这一天,总有这样的画面。那就是阿姨家旁边的那条小河,每当夕阳西下之时,村上的男孩子们,总会相约,跳入河里游泳。村上男孩子很多,这一天河里的游泳队伍是庞大的。这些男孩子,有的钻在用旧轮胎做成的救生圈里,有的,干脆在水里欢快地从河南游到河北,从河的东边,又游到西边。水面上,不时有鱼儿,因为河水被搅得厉害而跃出水面。或许,这些鱼儿也意外,这一天,怎么会有这么多“陌生的鱼儿”与它们为伍,抢夺它们的地盘,掀起狂澜。 六月初六起,傍晚,村边的小河是属于村子里的男孩子们的。 年轻人,每天傍晚跳进河里游泳。年岁稍小不会游泳的,也会在大人的带领下来到水中。起先,他们往往会很胆小,在河边扑腾着水,随着胆子的增大,随着大人或是哥哥叔叔等“师傅”的不断鼓励传授,他们往往会在水中游出第一米,第二米,甚至第三米……而这样的练习,坚持几天下来,游泳本领,就会练就! 傍晚夕阳西下之时的游泳时光,一般都会持续到太阳落山之后。等河里年纪大的、小的;年轻的、壮年男人们的陆续从河里出来,这一天,基本上也就到了晚饭的时候。大家各自回到家里,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开始坐在每家每户的场上各自吃着自家厨房里端出来的晚餐。往往,晚餐桌上,还会隔着场地,说着在河里游泳的事。 那个时候,夏日每天的欢乐,在河里。在村子旁的小河里,既避了暑,又练了身体,更学会了本领,多么快乐的事! 那天,与小伙子晚餐后散步,听到公路旁树上蝉鸣。问他,小时候是否套过蝉。他反问说,怎么没有罩过? 记得清晰的是,夏日的午后,趁着妈妈午睡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拿着套蝉的工具走出家门的。套蝉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是由一根长长的竹竿,一只口子上缝了环形铁丝的塑料袋组成。 我们几个,举着长长的竹竿,来到公路边,树林里。听蝉声,是从哪棵树上发出的,眼睛就在哪棵树上寻找。而蝉,似乎也明白着自己处于危险的处境。往往,当我们在树上寻找蝉的时候,蝉儿突然停止的歌唱。那时候,我们的眼睛着实明亮啊。即使蝉停止了鸣叫,躲在树枝上的小小的蝉儿,还是被我们发现了。于是,伸出长长的竹竿,将塑料口袋轻轻地靠近树枝上的蝉。只是“吱”的一声,那蝉儿突然飞走了。那“吱”的一声,似乎在宣告着它的胜利,套蝉的我们的失败。可是,我们并没有气馁,继续寻找着目标,更小心地开始套蝉行动。果然,不一会,那高举竹竿上的塑料袋里,一只蝉儿在着急地不断地扑棱翅膀,无奈透明的塑料袋,哪还允许蝉儿飞翔。于是,它只能眼睁睁地在袋内挣扎,等着我们的手,伸进口袋,将蝉儿捉出来。将蝉儿从塑料口袋中捉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它那高级蕾丝似的翅膀撕去一半。这样,纵然蝉儿有再大的本领,也飞不起来,逃不走了! 套到的蝉,记得是将它们放在帐子里的。据说,放在帐子里的蝉会吃蚊子。可是我们套到的放在帐子里的蝉,总是呆呆地吊在帐子上,没有看到它捉过一只蚊子。大概,生活在树上自由自在的蝉儿,即使在野外能够捉蚊子吃,消灭蚊子,被捉来之后,放在帐子里,在陌生的环境里,它怎么还能自如地一展身手呢? 被套来的蝉,在帐子里养了一两天之后,往往会被新套到的蝉儿替代,将原先套到的蝉儿扔了或是放在外面的树上。不知道它们后来,是爬到树上继续歌唱,还是因为被套住又遭孩子们把玩,在帐子中生活受了惊吓而一蹶不振。但那个时候套蝉的游戏,对于我们来说真是百套不厌,越套越来劲! 童年的夏日,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白天的乘凉。 村子里,总有那么几个地方,因着自然的力量,避阳且风大凉爽。于是,全村的人,都会往那里赶,去享受夏日里难得的阴凉。 夏日村子里最阴凉的地方,应该是村前两幢房子之间的那个弄堂里。记得每天早晨,太阳渐渐爬高的时候,村上的很多人,都会搬着凳子,端着早餐碗,到那里去吃早饭。那里,凉风习习,村里的人,坐在那里,吃的同时,还会张家长吕家短地聊着天。在这过程中,各家自留地上种了什么,这几天有什么大丰收,也会在这个时候了解清楚,甚至,村里人之间还会互通有无。张家的空心菜给点儿吕家,吕家吃不掉的黄瓜摘几条给杨家,杨家丝瓜花藤上的丝瓜长得又长又胖,成了大家厨房里的新贵! 童年的夏天,除了河里游泳,套树上鸣蝉,弄堂里的阴凉之外,当然还有那走村窜巷卖冰棒的骑自行车的人,自家菜地里滚着的甜甜的香瓜,玉米枝上留着红缨的玉米棒子…… 如今的夏天,河里的水还在静静地流,却少了自由游泳的男孩子;蝉儿还在树上鸣着,却不见了拿着长竹竿套蝉儿的姐弟;树荫下弄堂里,自然的风和夏日的阴凉应该还有,只是少了悠闲的乘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