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信中毛主席叫她“孩子”,落款也是“父亲”,这个“上海女儿”是谁?

 古稀老人赵 2022-09-13 发布于北京

【在信中毛主席叫她“孩子”,落款也是“父亲”,这个“上海女儿”是谁?】1961年,一名上海女演员收到了毛主席写的亲笔信,在信中主席叫她“孩子”,落款也是“父亲”。毛主席只有两个女儿李敏李讷,这个上海“女儿”又是谁呢?

1961年8月,党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间隙,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领导人参加了在“芦林一号”别墅举办的一次舞会。江西省农垦厅文工团女演员邢韵声,有幸被选为了毛主席的四名舞伴之一。

邢韵声是上海人,刚调来江西不久。她对这次入选十分欣喜,一直期盼着能跟毛主席共舞一曲。

但主席只要一跳完舞,身边立马就会围上来一大群人,毛主席就和他们一起亲切的交谈。邢韵声想跟毛主席多交流,也因为反应的慢了点,只能坐在比较远的地方看着毛主席说话。

谈话间,毛主席眼光一转,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邢韵声。他觉得这个姑娘长的有些像自己女儿,于是朝着她招了招手。

邢韵声起初还不敢相信,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眼见毛主席点了点头,才兴高采烈的跑到了主席身边,说道:“主席,您好!”

主席简单的问了问邢韵声的来历后,主动和她跳了一支舞。

跳完舞后,毛主席让她帮忙“偷拿”一支烟来,还特别说明不能让护士长看见。

邢韵声点了点头,悄无声息照办了。

有了这次交集,邢韵声和毛主席算是彻底熟悉了。毛主席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经常带着她散步、聊天,还曾想把自己身边的警卫员介绍给她。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庐山会议前前后后开了近一个月,逐渐进入了尾声。

在离开庐山之前,毛主席专门让警卫员将邢韵声接了过去进行告别。

当时,从毛主席这里体会到久违的父爱的邢韵声,哭的难以自拔,还把母亲给自己买的崭新“英纳格”手表送给了毛主席,说:“主席,您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太好使,我也没什么东西送您,这块表您就留作纪念吧。您,您别忘了我这个'江西老表’啊。”

毛主席郑重的将之接过,回赠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他手写的一幅《七律·长征》。

分别两个月后,邢韵声越发想念毛主席,就在10月10日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在信中倾吐了对主席的想念,还说自己想要努力学习,将来好考大学。

在落款处,邢韵声想了很久后终于下定决心,写下了“您的上海女儿”几个字。

仅仅过了11天,邢韵声就收到了毛主席写的回信:

“小邢:我的好孩子……,赞成你的计划,立即开始入学考试准备,温习功课。”

这封信的落款,毛主席写的是“父亲”两个字。看着这简简单单的“父亲”,邢韵声的双眼止不住的流下了泪水。

次年3月,毛主席又一次来到了江西,并专门让人将邢韵声接去见了一面。

此时邢韵声已经结婚了,生活比较拮据,因此见面时并没戴手表。

毛主席觉得,如果没有手表,对工作、学习都不方便,为此专门托驻瑞士大使馆的同志买了一块新手表,两个月后再见面时送给了她。

和毛主席见面的情景,邢韵声一直记忆犹新,她一直记着毛主席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每逢毛主席的诞辰、祭日,她总会将毛主席送的东西拿出来仔细擦拭一遍,之后小心翼翼的打开毛主席写给她这位“上海女儿”的亲笔信,认真的读了一遍又一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