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上火”,不同脏腑不同方

 三和行者 2022-09-13 发布于宁夏

小编导读

火是六淫病邪之一,为热之甚,是在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火有各种热的病证,范围很广,涉及多个脏腑。辨火之证首先要辨别虚火和实火,虚火者宜滋降,实火者宜清泻。本文就脏腑临床常见的火,分述辨治如下。


01心火

心为君主之官,藏神,开窍于舌。心和则舌知五味。若心神抑郁,郁而化火,火性上炎,内扰心神,便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或糜烂肿痛,甚则谵语神昏,哭笑无常,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脉数等。

治法:清心泻火。

常用加味泻心汤之类。

药用大黄、黄连、黄芩、生地黄、竹叶心、灯心草等。此方为大苦大寒之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凡吐衄迫血妄行、目赤红肿、口舌生疮之毒、三焦积热所致者,皆可采用此方加减。

文章图片1

02肝胆火

肝为刚脏,为将军之官,性喜升发,与胆互为表里。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火性冲上,临床常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耳聋,急躁易怒,甚则吐血,衄血,舌边红赤,苔黄,脉弦数等。

治法:根据《内经》“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清泻肝胆的方法,用苦寒直折的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用龙胆草、栀子、牡丹皮、黄芩、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柴胡、生甘草。便秘者,加入生大黄。若有出血现象,可加知母、白茅根凉血散血。

03脾火

脾为仓廪之官,开窍于口,口唇为脾之外候,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有伏火,则口唇为病。症见口燥唇干,口臭,口疮,烦渴易饥,舌苔黄腻,脉濡数等。

治法:以“火郁发之”之意,用清脾泻火的泻黄散之类。

药用生石膏、栀子、藿香、防风、甘草、荷叶等。如口臭兼有血热者,可加入生地黄、赤芍。

04肺火

肺主气,为相傅之官,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邪热蕴肺,则宣肃失职。临床常出现呼吸不利,口鼻干燥,咳吐黄痰,或吐脓血,烦渴欲饮,尿黄,便燥,或鼻衄,咯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

治法:泻肺清火,平喘止咳。

方用泻白散加减。

药用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生栀子等。肺热重者,加知母、黄芩;咳吐脓血臭痰者,加鱼腥草、连翘、白茅根等。

05胃火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胃有积热,日久化火,循经上炎,津液受灼,升降失和,故见胃脘灼痛,烦渴引饮,齿龈肿痛,或溃烂出血,呕吐嘈杂,舌红,苔黄燥,脉数等。

治法:清泻胃火。

方用清胃散之类。

药用黄连、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升麻、生石膏、知母等。苔见出血者,加白茅根;便秘者,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则取效更捷。

文章图片2

06大肠火

大肠为传导之官。湿热蕴结大肠,或肺火移于大肠,以致大肠传导失常,而出现大肠诸症。临床常见大便秘结不通,或便泻,腹部胀满而痛,拒按,或暴泻黄赤腐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治法:通腑泄热。

用大承气汤之类。

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如暴泻黄赤腐臭,则用芩连之类,以清热利湿。

07小肠火

小肠为受盛之官,与心相表里。若心火亢盛,可移热于小肠,以致小肠实热,症见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甚则尿道灼痛,或尿血,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

治法:清泻小肠之火,常予导赤散。

药用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淡竹叶等。如心烦、口舌生疮,加黄连清心降火;血淋涩痛加小蓟、瞿麦等清热凉血,祛瘀通淋。

08膀胱火

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湿热蕴结膀胱,则气化失常,而使小便不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或小便淋沥混浊,或见血尿、砂石,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舌苔黄腻,脉数等。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常用八正散加减。

药用木通、车前子、栀子、灯心草、黄柏、萹蓄、飞滑石、大黄、甘草梢。若见石淋,加金钱草;血淋加大小蓟、生地黄、当归等。

09肾火(阴虚火旺)

肾为作强之官,主藏精。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相火妄动,临床常出现五心烦热,口咽发干,遗精盗汗,颧红,唇赤,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脉细数等。

治法:滋阴降火。

常用知柏地黄丸之类。本方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腰酸遗精、头晕、盗汗、手足心热等症,颇为有效。若于滋阴药中加入肉桂一味,为导龙归海、引火归元之法,更见精当。

名医经验集

学习了火证的治疗,你还想知道哪些呢?

中药心得、医案举隅、养生漫谈……这本书中通通有。

“无日不读书,无日不执笔”,这是谢兆丰教授的治学态度,也是吾辈应该学习的,一起来这本书中品味他的中医人生吧。

文章图片3

《谢兆丰临证传薪录》

本书为谢兆丰手稿整理而得,分为病证治验、方药运用、医案举隅、医话几部分,汇集了谢兆丰临证经验精华,每论必有详细医案佐证,为临床医生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