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明星大侦探》,忆几位活跃于唐宋时的“大理寺神探”……

 杏雨轩 2022-09-13 发布于广东
最近头发掉的有点多,我猜可能是看《明星大侦探》太费脑子了……有也看这个节目的朋友不?

综艺《明星大侦探》剧照,网友一神总结

虽然,本人自觉不怎么聪明,但是一直是一枚忠实的“推理迷”,对于推理悬疑类型的内容,不管是小说、电视剧、电影,还是综艺,一贯都是毫无抵抗力的。
还记得我以前最爱看的电视剧就是《神探狄仁杰》《少年包青天》,我相信,肯定有很多朋友也看过这两部剧吧?那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到这两剧的主角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一个叫“大理寺”的地方任过职。
那么这个“大理寺”,在历史上到底是干嘛的呢?

01

其实,大理寺是由秦汉时期的“廷尉”这个官职及其下属机构发展而来。
秦汉时期,廷尉作为中央最高司法官,位居九卿之一。西汉时,廷尉也被称为过“大理”。到了南北朝北齐时期,廷尉所辖机构改称大理寺,同时主官也不再属于九卿之一,这个过程伴随的是大理寺职权和编制的扩大。这个时候的大理寺,就成为了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隋唐时期,沿用北齐的做法,使得大理寺一直担任着中央最高的审判机关。宋朝由于在皇宫中设有审刑院,让大理寺的职权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实际性质。
简单来说,大理寺就是古代专门负责刑狱案件审理的,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法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能在那里就职可是件十分“体面”的事情呀。
所以,宋代的孙应时(1154年-1206年,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宋朝文人。孙介的儿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为官有民望,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送赵仲礼入大理寺簿》一诗中写:

彩服兹颜喜,纶音宠渥新。

教忠当事主,顾养苦思亲。

杭苇东西近,邮筒早晚频。

宗公天下镇,眉寿保千春。

言辞间透露的,都是对好友赵仲礼的祝福与期望。
大理寺的“一把手”是大理卿,“二把手”是大理少卿,再往下是大理正、大理丞、大理司直、大理评事等等小官员。
著名的包拯包大人,在宋仁宗天圣五年考中进士后,便被授任为大理评事——莫惊讶,毕竟刚步入职场嘛!都是要从“基层”干起的。
包大人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是当之无愧的清廉象征。“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这是人们给予包大人的赞美。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他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北宋京中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出仕时写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更是深刻体现了包大人的思想,我甚至认为可作“为政者师”: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想来,包大人断案如神,应当与他心中对以上原则的坚守有很大关系。
至于另外一位历史上的“神探”——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唐代、武周朝政治家),他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授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寺丞,专司国家刑法度量。到任第一年便亲躬理案,审处前任积案无数,他明察善断,循律准确,拆诉冤狱,牵涉1.7万人之众,却无一人冤诉——狄大人的这个业务能力还是杠杠的,难怪很快便又升上去了。我要是领导肯定也会欣赏这样的“能力强者”。
狄大人在历史上以刚正、干练、不畏权贵而著称。我不免好奇,狄大人写出来的诗会是什么风格的呢?于是在多方查阅后,看到了这首《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

羽仗遥临鸾鹤驾,帷宫直坐凤麟洲。

飞泉洒液恒疑雨,密树含凉镇似秋。

老臣预陪悬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

哈哈,这看着,怎么就有一种陪领导出游,领导心情好,当即让我赋诗一首,我勉力为之的强烈感觉?老实说,狄大人写诗的水平虽然“中规中矩”,却实在算不上不可缺少的珍品。但能让如此钢直的狄大人把“彩虹屁”写成这样,也属实不易了,可能这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项目吧!

02

当然,也是有同样在大理寺“上班”,又文学成就颇高的选手。
这位的大名叫王观(1035年-1100年,字通叟,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后因作品被神宗赞赏,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在任时作《扬州赋》,又撰有《扬州芍药谱》一卷),担任过大理寺丞。
相传,这位词人曾奉诏作《清平乐》,描写宫廷生活。我们现在能找到的,王观署名的《清平乐》有两首:

清平乐·黄金殿里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

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

宜春小苑。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高太后后来因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找了个由头,说他所写的《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第二天便将他罢职了。大家觉得,让王观被贬的那首词,是以上的哪一个呢?
王观倒是不失文人风骨,此后就自号“逐客”,从此以平民身份生活了。
我们对于王观的作品,最熟悉的,恐怕还得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一首代表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中曾评论他:“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其文采之高。
从前,我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大理寺是一个“理工科”单位;现在发现,原来在那里任职的大家,都是“文理兼修”——不光是脑子灵活、断案如神,还笔下有文、纸上有才。
这可就让我更佩服他们了!不知,“元芳”,你怎么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