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之小考\白头翁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9-14 发布于陕西

.

2022-09-12 04:24:12大公报

  甲骨文的尊字,十分形象,也十分高雅,两只手捧起一个盛酒器,正在高举敬酒。但并非给世人敬酒,而是举酒敬天、敬地、敬神仙、敬祖辈,敬酒的人亦非凡人,公元前十七世纪商王朝祭祀行大礼,敬酒者天地唯一人,乃天子、君王。

  尊字自横空出世,就从容于殿堂之上,光彩于人神之间;似乎无人不敬,无处不敬。于是就有了尊贵、尊敬、尊严、至尊、令尊,即使作为量词,亦然形容高贵和崇敬,不入江湖,不下俚语,比如一尊佛像。

  中国的孔孟之道,佛家之教,讲究仁、义、礼、智、信,追求仁爱、礼敬,遵循唯此唯大,克己复礼。核心就是尊,尊是儒教的内核,辐射源;有了尊,才有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仪道德,三纲五常;孔子憎恨的“礼崩乐坏”,归根结底就是尊被破坏。

  最原始、最古老的陶尊就是一件日常生活中的盛器,发展到青铜器时代,随着青铜文化的辉煌,青铜之尊才真正变得神圣耀目,走上神坛。

  现在出土的自商以后的青铜尊,很多“名尊”似乎从未被用作饮酒之器,尊只是青铜酒器中的一种,但它首先是礼器、祭器,然后才是酒器,礼器、祭器重于酒器,这是中国特有的青铜器文化。

  三星堆青铜鸟脚人苦等三千年后,终于在三星堆八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一九八六年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专家认为这充满想像力的珍贵文物堪称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

  这尊奇异得有些诡秘的青铜器造像,分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个人,但这个人是人首蛇身,凸目獠牙,还戴着牛角面具。三千多年前的蜀国先人,是怎么创造出这么古怪令人不可思议的一位“神人”呢?他代表什么?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神人头顶一高高的,造型极优美的青铜尊,双手撑立着的是盛酒的罍,脚还踏着活灵灵的飞鸟,身体向后高高扬起,像凤鸟的鸟尾;这尊神人穿着云雷纹紧身短裙,两腿健壮,小腿上竟有“文身”。令人难以置信。

  这尊神人至今无人能解释,它似乎和中原发现的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都不尽相同,三星堆文化有许多待解之谜,但对于这尊鸟足曲身顶尊神像、有专家们持共同观点,就是这尊神人正在进行一场神圣的祭祀,表现在被它高高地顶在头顶上的那尊酒尊;神像的一切,都为顶尊而设,把酒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尊为贵;三星堆中三千年前的这尊“神人”“怪人”究竟在作一种什么祭祀?它代表一种什么文化?

  目前,全国出土的春秋战国之前的青铜祭器、礼器、酒器有数千件,三星堆出土的这件鸟足曲身顶尊神像是唯一的,它的人物造型是从未有过的,三千年前的古蜀国先人们是如何创作的?使人更不可思议的是“神人”和“怪人”头顶的酒尊却和商、周时期的酒尊别无二致,其中的联系究竟在哪里?但有一点可以考证,尊在古蜀国三星堆时期就是至高无上的。

“尊”之小考(二)\白头翁

2022-09-13 04:24:34大公报

  尊的地位应该是商朝初期就确定了。尊的各类奇妙造型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一个尊文化带,尊文化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四羊方尊是商王朝末期的青铜重器,国宝级文物,国家明令禁止出境。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四羊方尊是目前所见的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造型一般为长圆形,像三星堆祭祀坑中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其头顶的酒尊就是长圆筒形的,而国博这件镇馆的国宝却是方尊,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只长着长长盘角,威风凛凛的盘羊,镇守四方。羊在中国是传统的吉祥之物,在陶尊和青铜尊都有羊的形象,一直是以吉祥动物显像。比如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双羊尊,在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铜羊尊灯,河南偃师出土的鎏金铜奔羊,羊的形象都逼真可爱,神态安详,温顺驯服。而四羊方尊上的四羊,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威武高扬之气,弯角皆粗壮有力,皆尖角冲外向前,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将军气。用四羊镇守四方,四羊方尊是独创,一种艺术上的昇华。

  在四羊方尊之前乃至之后,几乎所有的尊皆未能脱出尊乃酒器的惯性思维,尊成圆柱外形,圆底、圆口、细长颈,已成定律,造型愈加细长飘逸,而独不见方形尊,方口尊;这尊距今三千三百多年的方尊,超乎其类,拔乎其族,天下独此尊。其通高五十八点三厘米,尊的口部为正方形,边长五十二点四厘米,重三十四点五公斤。

  商代中晚期,青铜酒器往往也是祭器和礼器,这尊四羊方尊应该是商王朝后期的天子祭祀大典中的礼器,它虽为尊,可能从未盛过酒,即使在祭祀大典中,尊中也只是装有一尊清水,求得在尊中能清水照见先祖。

  山西临汾北赵村是西周时期晋国九位晋侯墓的所在地。在公元前八百四十六年晋侯稣的墓中,出土了一件“神器”,也是现在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是一件造型十分独特新颖的青铜酒尊,一尊鸟尊,双翼并拢,两足耸立的青铜大鸟,其神其妙在这只大鸟的头顶有一直立的高冠,仿佛是古代妇女梳妆的发髻;这只大鸟仿佛有情有意,正在回眸凝视,专注而深情地望着它背上的那只小鸟,小鸟静立,也深情地回望着大鸟,这只小鸟正是这只鸟尊的酒尊盖纽。这只大鸟的后尾竟然设计成一只象鼻内捲上扬,这种设计除了为求得鸟尊的稳定,还把鸟与象设计成一种奇特的怪鸟,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上的创造,造诣上的突破。

  在安徽阜南朱寨小润河出土的商晚期的龙虎尊,别有特色,尊肩上饰有三条蜿蜒盘绕的青龙,龙身采用浮雕的形式;龙首则如圆雕一般探出肩外,悬而外探,更加威武显赫;尊腹饰有三组虎食人为主题的纹饰,是一幅人虎相斗的真实画卷;虎要食人,狰狞凶残;人要逃生,拼命挣扎;绝望一搏,惊心动魄;当时为何铸此尊,为何铸有虎踞龙盘?可惜龙虎尊没有留下一字铭文。正因如此,才留下无数神秘诡疑的猜想,留下许多至今让人琢磨揣测的历史故事。

.

“尊”之小考(三)\ 白头翁

2022-09-19 04:24:20大公报

  见到“妇好鸮尊”者,无不为之一震。

  一九七六年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一尊,此尊非彼尊,此尊亦鸟尊,却是一只鸮,昂首直立的鸮,器宇轩昂的鸮。两足驻立,双翅收紧,高冠卷喙,以尾驻地,一只威风大气的鸮。再细看这只鸮尊,冠部饰以蘷纹,喙及胸部饰以蝉纹,尾部上方饰有一张翼的正面鸮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只美丽可爱,威武俊俏的猫头鹰。商代的青铜文化堪称是世界青铜文化的巅峰。

  在山东寿张出土的“小臣艅犀尊”,一只令人喜从心来的小犀牛,憨憨的、萌萌的,挺着两只不高不大的犀牛角;笨笨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却瞪得圆圆的,神采奕奕,圆滚滚的肚子,粗壮的四肢,直立的两耳,半启半闭的“小嘴”,栩栩如生;背上有装酒的进孔,不忘尊之使命。

  西周早期时的何尊,是青铜器尊中的“尊宝”,因为它是世界上青铜器尊中唯一一个留下周成王营建“成周”的文字纪实。周成王五年,新都城建成,周成王迁都于此,并在天室为其父周武王举行了隆重的祭礼。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嘉奖,赏赐给一位名何的贵族三十串贝币,这位名何的功臣贵族倍感荣耀,专为此铸造一尊青铜尊,在尊内底铸铭文以祭祀他的家族和纪念周成王的恩德。这个尊就被命名为何尊。

  何尊的历史价值尚不止于此,“为器虽小,而在礼实大。”在这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中有四个字引起学术界和历史学家的极大关注,这就是:“宅兹中国”。“中国”究竟在何时开始有了“中国”的称呼?自宋代之后一千多年来,就有大批学者、专家在孜孜不倦地刻苦追求,但却苦于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而在何尊的尊底铭文中准确无误地记载着“宅兹中国”,这是对“中国”最古老、最真实的历史见证。

  诚然,何尊当时记载的“中国”只是指伊洛地区,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命名为“中国”,这使何尊备受关注。

  一九七六年,我国文物部门组织一批文物赴美国参加展览,美国方面直接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参展的文物中一定要包括何尊在内,美国方面可为何尊提供三千万美元的保险费用,这张保单在当年已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何尊现在已属于国家规定的不允许出国出境的国家文物,再大的保单也不会让何尊跨出国门一步。国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何尊不凡。何尊的四周有四道大扉棱装饰,似乎想为何尊插上羽翼,尊口口沿下铸有凸雕的蕉叶纹,尊颈处饰纹变为蚕纹。何尊圆口方体,高三十九厘米,口径二十九点六厘米,重达十四点六公斤,何尊通体饰有高浮雕卷角饕餮纹,一眼望上去,有些狰狞沉重,光怪陆离,不能不佩服三千年前古人的艺术构思。

  何尊要近看细看,静看慢看,每一道饰纹都有故事,每一组浮雕都有内涵,且铸造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庄重大气,凝练粗犷。

  何尊亦为历史见证人,它证明了历史,彰昭了历史;解答了历史上三千年悬而未解的历史疑案、悬案,再次证明青铜酒器中的尊,更是青铜器中的礼器、祭器,何尊为上尊。

.

尊之小考(四)\白头翁

2022-09-20 04:24:18大公报

  青铜尊到战国时期已渐渐淡出主流社会,淡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但值得一提的是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镂空蟠螭纹尊盘”。

  初看有些不懂,不明此器为何物,为何爬满了数也数不清的蟠螭,互相缠绕,分不清哪条蟠螭趴在哪里,见首难见尾,见尾难觅头,仿佛一群大小不一的蟠螭久在“蛇洞”,突然涌出洞口,都在拼命向外游蕩。而那只立于盘中央在龙蛇之中的尊,尊口一圈全部都是镂空的蟠螭纹,尊的颈、腹、圈足上是细密如麻的蟠虺纹。这到底是尊什么样的尊?在尊颈周围铸有四个立雕的伏兽,其形状似正在吐芯的怪兽;像蛇但分明有四足,像龙但分明无鳞无角,像兽但似乎正欲飞腾;其下还各有两个扁形立雕蘷龙支撑。其状如牛,苍身无角,只有一足,《山海经》上记载:“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蘷。”尊下有四蘷镇守,其意何在?其尊何尊?

  有专家细数过,通高三十点一厘米的尊上铸有二十八条龙,盘上铸有五十六条龙,尊盘盘绕着八十四条龙;“真龙”之外,还饰有玲珑剔透的三十二条蟠螭;盘上饰有四十八条蟠螭,八十条蟠螭把尊和盘闹腾得云水飞扬。蟠螭是神话传说中的幼龙,无角之龙,八十条都能做得条条出彩,可见当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这百馀条大小龙蛇皆腾云驾雾,皆张牙舞爪,皆跃然欲出。由此可见,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工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然炉火纯青。

  曾侯乙尊盘的珍贵,几乎给曾国带来“杀身之祸,亡国之灾”。曾侯乙尊盘是诸侯国曾国的传国之宝、镇国之宝,从先君一直传到曾侯乙手中,每逢祭祀大典方请出来,为一睹真容,邻近的诸侯国都纷纷派使者前来祝典,特别是相邻的楚国,不但派出阵容庞大的代表团,还多次要求曾侯乙能把这尊青铜盘送到楚国展出,让楚国君臣上下都能与尊同乐。

  楚国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大国强国也。寡人无罪,寡人怀璧;曾人无罪,曾人有尊。于是楚军大兵压境,常常寻衅滋事,楚王舞剑,意在曾尊。但曾侯乙尊盘是曾国的命根子,尊在则国在;楚国虽大,但一时难以下口,时时觊觎,成为曾、楚两国之间挥之不去的隐患。终于楚国找到了开战的借口,大军压境灭掉曾国,把曾国的王室翻得底朝天,在曾国大索数十天,但却未得到曾侯乙尊盘,因为曾侯乙早已看出楚国的狼子野心,在他死时就秘密下葬,把这尊国宝带入到地下;两千四百年后,才在位于原曾国的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擂鼓墩东团坡出土。曾候、楚王都早已烟消云散,但曾侯乙尊盘尚在!

  战国以后,青铜尊渐行渐远,到秦汉时似乎已退出历史舞台,究起原因何在?

  曾侯乙尊盘极可能是青铜器尊的光辉谢幕,是夕阳西下的最晚一道光彩。但因青铜器酒尊而产生的礼器、祭器却与世长存,尤其是因尊而产生的“尊”字,尊文化则流芳千古,亙古不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