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7年,调查组寻找烈士线索,一位农民指着照片:他就是我的幺叔

 lixj1028 2022-09-14 发布于天津

前言:

1977年,上级要求还原卢德铭烈士的事迹,这项任务就交给了萍乡市的宣传部调查组,历经千辛万苦,调查组终于找到了照片,但有关卢德铭烈士的照片都是合照,根本无法辨识哪个是他。

文章图片1

卢德铭烈士

工作组只能询问照片中的其他人和卢德铭家乡的亲人确认身份,当地政府立即找到了卢德铭还在世的亲人,一位农民上前指着照片,含泪说道:“他就是我的幺叔!”

秋收起义,卢德铭不幸牺牲

在1977年之前,井冈山博物馆内,关于秋收起义牺牲的战士名单就有7300余名,其中卢德铭烈士就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可关于卢德铭烈士的介绍却只有一个名字,连张照片也没有。

后因为一次活动,江西省接手了寻找卢德铭烈士事迹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寻找,终于将卢德铭烈士的生平及事迹全部还原了出来,世人这才了解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卢德铭。

卢德铭是四川自贡人,他的家境还算殷实,父亲为他们兄弟三人挣下了产业,卢德铭小时候还上过私塾,他天资聪慧,记忆力强,是个学习的好料子。

文章图片2

1923年,一腔抱负的卢德铭来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可是由于路途遥远,错过了考期,卢德铭只能寻亲找友,找到了一个叫卢思缔的人寻求帮助。

卢思缔与孙中山交好,又见卢德铭是个有才之人,于是将他引荐给了孙中山。卢德铭向孙中山表明了自己参加革命的决心,又将自己错过考期的缘由如实说了出来,孙中山说:“这样吧,我给你出一个考题,你要是能答得上来,你就可以上军校。”

孙中山出的题目叫《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这是那个时候最热门的话题。卢德铭接过考题后,稍作思考提笔就写,一刻钟后,一篇观点清晰,分析明了的答卷就写了出来,孙中山在看过之后,说:“这个题目你之前应该写过,再给你出一个。”

第二道题目卢德铭也非常顺利地写完,答卷依旧非常完美,孙中山满意地点点头,让卢德铭在家等候消息。

文章图片3

孙中山

孙中山写信给当时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表示卢德铭是可塑之才,务必收入黄埔军校。就这样卢德铭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毛泽东到湖南向卢德铭等人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要求他们与湖南省委一同发起秋收起义,并委任卢德铭为秋收起义的总指挥。

卢德铭带领着第一、第四团从修水出发,向平江展开攻击,但敌我实力悬殊,我方队伍供应不足又缺乏作战经验,使秋收起义只持续了10天就以失败告终。卢德铭带领部队在文家市会师,谈论部队的去向问题。

在会议上,卢德铭极力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他认为不能与敌人硬碰硬,那样只能伤亡更甚,还是赶紧转移。卢德铭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在他的支持下,会议意见逐渐统一,部队迅速向罗霄山脉出发,建立农村根据地。

文章图片4

毛主席

而关于卢德铭烈士是如何牺牲的有关事迹,一个叫周仁榜的农民说出了真相。据周仁榜回忆,9月份的一个清晨,在芦溪镇住了一个晚上的秋收起义部队向大安山里进发。

当部队走到山口岩的时候,突然从萍乡方向出现了大量敌军,在前面探路的部队,为了掩护后面的部队,他们登上山口岩的制高点,与敌人展开猛烈的对抗,当起义部队将敌军用火力压制下去的时候,没想到从后方又扑来了大批敌军。

这样危急时刻,前方部队依然没有放弃为后方部队掩护,依旧与敌人火拼,直到后方部队安全抵达山口岩时,前方部队这才退出了战斗。

占领制高点的敌军不甘心就这样放跑了起义部队,他们站在高处朝着起义部队扫射,不少同志因此牺牲,负伤的战士不胜其数。

文章图片5

周仁榜那时只有27岁,身边还有个7岁的儿子,当起义部队遭受攻击时,他们父子两人目睹了全部过程,有一位受伤的年轻军官从马上摔了下来,正好掉落在周仁榜的家门口。

按照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规定,当有人在枪战中死在谁家门口,谁家就负责掩埋尸体,于是待村子里再没有枪声后,周仁榜才慢慢从屋中走出。

他来到已经死去的军官身边,是为年轻俊朗的小伙子,周仁榜不禁感叹世道悲凉,摇着头将尸体拖到离自家15米远的地方,挖了个坑,将尸体掩埋了。周仁榜的儿子问:“爸爸,这是谁呀?”

周仁榜看着儿子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是一个可怜人,现在埋了他也算是对他的安慰。”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掩埋的正是卢德铭同志,而他只有23岁。

寻找卢德铭烈士的照片

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同志,在进发井冈山的途中不幸中弹牺牲,由于当时环境复杂,社会动荡不安,卢德铭同志在牺牲后,部队就丢失了关于他的一切痕迹,人们只记得一位勇猛的战士叫卢德铭。

文章图片6

在江西省井冈山纪念馆中,有关秋收起义的所有事迹全部陈列在墙上,世人只知指挥秋收起义的是一个名叫卢德铭的人,但有关他的一切却一概不知。

直到1977年,江西展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根据地50周年,以及“八一”建军活动中,卢德铭的事迹才慢慢浮现出来。

纪念活动展开之际,时任湖南省书记的张平化在参观井冈山博物馆时,发现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介绍却只有一个名字,询问之下才得知,有关于他的记载已经全部丢失。

当即,陪同张平化的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莫循说:“卢德铭烈士对秋收起义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贡献,我们应该知道他的全部事迹。”

文章图片7

按照规定,寻找烈士的事迹由事件发生的地区负责,于是还原卢德铭烈士事迹的任务就由江西省萍乡市负责。

萍乡市非常重视此项任务,立马集结人手着手展开调查,调查人员辗转与广州、武汉、长沙、南昌、杭州等地,寻访了10多家省、市级别的档案馆,都无济于事。

眼见调查人员找不到卢德铭烈士的痕迹,萍乡市又加大人手,重新组建了调查小组。调查小组共有6个人,分别是组长黄建忠,成员刘崇道、邹咸新、肖普纯、段家作、陈明训。

寻找卢德铭的照片成了这次任务的重中之重,他们先后在武汉、南京、北京等地展开了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换来的只是一无所获,这给小组成员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组长黄建忠安慰大家说:“不要太过着急,我们一定会找到的。”

文章图片8

卢德铭烈士像

此后,黄建忠将成员召集在一起,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后决定分开行动。黄建忠认为卢德铭时在芦溪牺牲的,这里一定有他的事迹,要求住在芦溪的成员留下来继续调查,其他同志则分别在不同的城市调查。

1977年11月,段家作和陈明训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持着“江西省纪念'两个50周年’活动办公室”的介绍信来到北京档案馆寻找线索。

档案馆的同志告诉他们,这里的档案都是清朝以前的资料,卢德铭烈士的信息肯定不在这里面,还给他们指了条明路说:“你们到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去看看吧,那里应该有你们想要的东西。”

按照档案馆同志的提议,两人连夜赶到南京,在这里他们知道卢德铭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学员,说不准会有卢德铭同志的毕业照。

文章图片9

可段家作和陈明训翻遍了黄埔二期的相册也没有能找到卢德铭的名字,他们又找了第三期的学员照片也没有找到。

正当两人疑惑之际,陈明训找到一本《黄埔军校同学录》,上面有很多照片,冒着不漏掉一丝线索的目标,陈明训一张张翻阅着照片。有两张第三期黄埔军校政治部全体人员的合影,引起了陈明训的注意。

他拿起照片,查看背后的名字,卢德铭的名字赫然写在上面,他高兴地大叫出来,段家作听到他的声音也急忙跑了过来问他是不是找到了。

陈明训激动地点点头,两人将照片攥在手中,细细观察,只见第二张合影的背面第一行写着“组织科员:卢德铭……”

文章图片10

卢德铭烈士像

这惊喜地发现令两人又感到了一丝光亮,他们向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提出要翻拍这张照片,可工作人员却以介绍信只说查看,并未说明翻拍的理由拒绝了,陈明训和段家作急忙又赶回江西,重新开具了一份介绍信。

他们将这张照片翻拍了3套,拿到照片,他们激动不已,立即将消息上报给了黄建忠。但这只是他们寻找卢德铭照片漫漫长路的开始罢了。当他们将照片拿回江西的时候才得知,照片后面的文字说明并不是按照照片的人物顺序写的。

那照片中到底哪一个才是卢德铭烈士呢?仔细研究发现,在众多名字中间有聂荣臻将军的名字,这可高兴坏了众人,可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

按照规定对于老照片中人物的确定,需要有6个与之相关的人确认才可以,因此调查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了与卢德铭的战友何长工、周士第以及卢德铭的亲属、朋友等人去辨别照片。

文章图片11

周士第

首先他们到北京找到了周士第,1926年的时候,周士第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团长,而卢德铭任团参谋长,对卢德铭的印象应该还有。

周士第拿着照片仔细端详着,指着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个人说:“这个人可能就是卢德铭,但我也不能非常确定。”调查组有找到了何长工,可惜何长工与卢德铭的交往时间并不长,他也记不清了,只能说前排左起的第一个人确实有点像卢德铭。

看着照片,何长工感觉太珍贵了于是就留了一张在家中。两人都没有明确指出谁是卢德铭,调查人员只能将希望放在聂荣臻将军身上。

聂荣臻在接到照片之后,眼含泪光,似乎想起了拍摄这张照片所发生的事情,他十分肯定地指着照片中第一排右起第一人说:“我肯定这个就是他!”聂荣臻指着的那名战士,站着立正姿势、挂着武装带,看起来非常有精神。

文章图片12

聂荣臻将军

聂荣臻还说:“我还记得当时我穿着西装,照相的时候卢德铭就站在我身边的不远处。”调查人员又将周士第和何长工指认的第一排左起第一个人是卢德铭的事情告诉了聂荣臻,聂荣臻说:“不,那个人叫杨其钢,当时在政治部做党的工作,杨其钢旁边那个戴眼镜的叫袁炎烈,我记得非常清楚。”

有了聂荣臻的肯定回答,调查小组更加有信心了,他们为了感谢聂将军的帮助,将这张照片送给了他。

现在,调查人员手中只有一张照片了,他们拿着这剩下的唯一照片,去武汉找到了韩浚。韩浚拿着照片说:“前排右边第一个人就是卢德铭。”这些调查人员的信心更足了,他们马上又赶到了卢德铭的家乡,找卢德铭的亲朋好友指认。

文章图片13

调查组一路来到卢德铭的家乡自贡市,当地政府叫来了一位农民打扮的人,当地政府介绍道:“他就是卢德铭的侄子卢定义。”卢定义看过照片后泪流不止,指着前排右起第一人说:“他就是我的幺叔!”

寻找卢德铭烈士的遗骸

寻找卢德铭烈士事迹的工作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卢德铭的照片,由于不确定照片中哪一个是卢德铭,调查组询问了多人,后在卢德铭的家乡找到了他的侄子卢定义。

卢定义为调查组指出照片中第二排右起第一人就是他的幺叔卢德铭。为了精确,调查组又找了好几个卢德铭的同窗确认,结果都一模一样。

文章图片14

卢德铭烈士纪念碑

找到照片之后的第二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卢德铭的遗骸。为此调查组再次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询访了当年出事地点周边的多户人家。

他们发现在1970年的时候,芦溪区、镇两级政府对秋收起义部队经过的历史,进行了调查,他们采访了20多位老农,得知在芦溪山口岩战斗结束后,由于当时规定让老百姓处理战后尸体,有40多具尸首被埋。

根据以上线索,调查人员找到了山口岩村村民周仁榜,他说:“当年我家门前有一位中枪牺牲的战士,我将他埋在了距离我家15米远的地方。”顺着周仁榜手指着的方向,调查人员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坟。

周仁榜说:“我埋完后,又在后门发现了一位脚上有伤的战士。”“战士?”调查人员继续问。

文章图片15

“对,我将他搀扶在我家后院,用草遮盖他的身体,决定外面安全了再救治他。”据周仁榜回忆,等外面枪声都停了之后,他将这个负伤的战士搀扶到了房间里,给他处理伤口,直到一个月后,这位战士的伤才完全好了。

周仁榜记得那名战士在走的时候说他是上高县人,叫刘宝忠。在1957年的时候刘宝忠曾经回来取过负伤证明,还告诉周仁榜当年他埋的那个人是一个大人物。

但事情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调查人员召集山口岩周边70岁以上的老人开了几次座谈会,证实了周仁榜老人的话,那个小小的坟堆埋着的正是卢德铭烈士。而且调查组拿着卢德铭的照片让周仁榜指认时,周仁榜也指着二排右起第一个人说:“我埋了的那个人跟他很相像。”

文章图片16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这下卢德铭同志的照片和事迹全部被证实完毕,井冈山博物馆中关于秋收起义的一栏中,卢德铭再也不是仅仅有一个名字了。

1978年,调查小组完成了关于卢德铭烈士的报告,交由井冈山博物馆。之后在图书中、报纸中所有卢德铭的照片,都是源于该报告。

1980年,四川自贡市将卢德铭烈士的事迹制成了册子,供世人阅读,卢德铭的事迹终于被广泛流传。

两年后,萍乡市为卢德铭烈士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并根据周仁榜儿子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卢德铭烈士的墓,政府派遣上埠建筑队进行挖掘。

但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由于当地气候湿润,当年周仁榜掩埋遗体的时候又没有棺材,时隔50多年,卢德铭的遗体已经与泥土融到了一起,挖掘工程队只能将包裹着遗骸的泥土一起运到纪念碑基座下面。

文章图片17

而在卢德铭牺牲的地方,政府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殉难地”。在之后的多年后,政府又将卢德铭烈士的陵园进行扩建和改造,更名为秋收起义烈士陵园,接纳了更多在秋收起义中牺牲的战士们。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