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传世哥窑?

 云儿的天空 2022-09-14 发布于湖北

传世哥窑是新生名词,是指故宫前辈专家在归类整理清宫旧藏时将一批具有哥釉开片特征的,时代特征为宋代的精美瓷器称为传世哥窑。在当时官窑、修内司官窑、哥窑窑址并不清楚的条件下,将这种月白釉并具有类哥釉开片的瓷器定为传世哥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颇具有科学性!“传世”只是指故宫的清宫旧藏,而传世哥窑的命名是表达其与哥窑有本质区别。将当时有争议或不能完全解答的疑问留给后世,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学术态度,也是前辈们留给后来人的一道有分量的考题。“传世哥窑”真正走出宫门在2017年《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中正式披露的,此前传世哥窑是什么概念?其面貌为何?外界并不清楚。在该哥窑展中主体部分除少数几件标注为南宋官窑外,最精彩的部分都标注为南宋哥窑。此外,还有部分标注为元代官/哥窑是明确为元墓和元大都出土器,也有部分为龙泉大窑和溪口窑、杭州老虎洞窑等址出土的黑胎器,也有景德镇明清仿哥窑器和现代仿哥器等。由此可判断:被标注为南宋哥窑的就是所谓的传世哥窑。只是令人不解的是主办方为何将该展命名为《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很显然,哥窑展的命名的确混淆了传世哥窑和哥窑的概念,违背了故宫前辈的初衷本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述图片均来自笔者在2017《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上所拍摄

    故宫专家李辉柄先生所著的《宋代官窑瓷器》一书中,是将故宫哥窑展中这批传世哥窑定性为修内司官窑的产品的。李先生的观点的确令人钦佩!他应该是学术界持有此观点的第一人。当然,月白釉并不是修内司官窑的面貌的全部。如《格古要论》认为修内司官窑:“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显然,“色青”和所谓的色浓者应是指被明确的粉青釉官窑,而“浓淡不一”中的色淡者就应是被误认为的传世哥窑。据故宫相关资料披露,前辈专家也对故宫中遗存的官窑进行了划分,其中划为(北宋)官窑器有约37件。从实际图录看,这37件官窑也有官窑和修内司官窑的混淆问题。此外,前辈专家们对郊坛下官窑似乎也做了划分,只是笔者没有看到相关资料,按理郊坛下官窑在民国期间被盗挖严重,已经面目全非,因此宫中遗存不知是否也有界限不清的问题。总之,修内司官窑的面貌整体并不清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述图片来自网络,是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官窑实物照片。

    那么,龙泉哥窑和哥窑应是什么概念呢?当代前沿专家是将面貌复杂的龙泉黑胎黑釉器指证为龙泉哥窑。很显然,在概念上龙泉哥窑并不等于哥窑,哥窑真的被挤到云雾中去了!黑胎黑釉的官性也被挤出大众视线外去了!可见龙泉哥窑是伪概念,这让人想起了“指鹿为马”。哥窑是民窑的属性具有公认性。但哥窑的面貌模糊和窑址证据不足,已接近成为千古之谜。有关哥窑最早的记载是元代至正二十三年《至正直记》:“乙末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炉,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辩也”。这段描述中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显然是指同一类器物的不同称呼而言,但也许这就是哥窑的最早的称谓。“旧造”和“绝类古官窑”是当事人认为这类在杭州古玩“时市”见到的器物是仿修内司官窑的产品。可见,最早的哥窑可能就是因仿官窑而派生出来的,所仿的官窑就是修内司官窑,并逐渐形成自家的风格。后世有关哥窑的描述多为明代中晚期才出现,是指哥哥和弟弟分别烧的窑,并没有涉及问题的实质,故是否可信也许并不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述照片为私人收藏,为南宋中晚期哥窑产品。

    龙泉官窑是怎么回事?笔者最近一篇《何谓龙泉官窑?》专门谈到这个问题。官窑是北宋时期的专有窑名。“置窑于修内司”者名曰内窑,也名官窑。郊坛下新窑也名官窑。分别可称为:官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历史上宋代官窑只有这三处。明、清时期的景德镇为皇家烧造均称为御窑,称作官窑只是民间的俗称,起码在乾隆时期还是有严格界限的。由此可见,龙泉官窑称谓纯属是子虚乌有的!也是伪概念。龙泉是域名,冠以龙泉地域名的官窑是想当然所以然!这是学术意识上的混乱。

    龙泉仿官又是咋回事?龙泉仿官还真不是现代提法,很多清代古文献都提到过。问题的关键是龙泉仿官到底存在不存在?或者有没有存在的基础?笔者认为龙泉仿官是肯定存在的。就如上文提到哥窑是因仿修内司官窑而派生出来一样。修内司官窑是何时关闭的虽不清楚,但修内司官窑管制时期是肯定不会容忍有哥窑的存在的。龙泉仿官也是同样,必然是在修内司官窑的历史使命结束后才纷纷涌现出来的,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们对修内司官窑的怀念和顺应“时市”的需求!根据近年来陆续披露的龙泉诸窑的考古信息来看,龙泉类官的窑址有很多,面貌也多样复杂,其产品与修内司官窑很类似,品质有相同的,也有差距的!有两处中心窑厂的窑址考古信息值得关注,即大窑窑厂和溪口窑厂,从品质看,两处窑址最有可能是(北宋)官窑和修内司官窑所在地。“京师自置烧造”的官窑和“置窑于修内司”的官窑就在龙泉仅是逻辑上的推论,本文不再赘论。此外,典籍中的“黑官窑”、“乌泥窑官窑”等与窑址考古似已有很好的对应,但也并没有引起重视。

    龙泉窑的水真的很深!龙泉窑只露出了半个面孔!

图片

官窑(溪口)斗笠盏,私人收藏。

图片

龙泉仿官大碗,私人收藏。

图片

官窑(溪口)小碗,私人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