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似毫无危险的无痛胃镜检查,一旦出事或可危及生命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09-14 发布于北京

#头条创作挑战赛#

随着舒适化医疗的飞速发展,许多患者选择了无痛的诊疗技术。比如:无痛气管镜,无痛胃肠镜,无痛人工流产等。广大患者是享受到了舒适,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这就给本来人手就极度缺乏的麻醉科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无痛的风险也无处不在。

文章图片1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聊聊无痛胃肠镜这些事吧!

周二,我和王医生负责内镜中心的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我们早早来到内镜中心,准备麻醉必备的设备,药品,一次性用品等。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去评估病人。

走进候诊大厅,能容纳百八十人的候诊大厅已经座无虚席,患者也排成了两条长龙。我和王医师,快速地查看病例,评估病人,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收费……,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走进手术间,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已经躺在检查床上,心电监护仪已由护士接好。这时,我发现患者做着美甲,但监护仪上血氧还正常。只是善意地提醒了一句,以后尽量去除一个手指的美甲,以免影响医师的判断。同时,还发现患者涂着暗红色的口红,顺手递给她一张纸,要求她把口红擦掉。

文章图片2

麻醉开始,嘱患者深呼吸,缓慢推入麻醉药,二十几秒后,患者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触摸患者睫毛,发现睫毛反射已消失,示意腔镜医师可以进境了。

对于麻醉医师来说,无痛胃肠镜最关键的时刻,就是进境子这个阶段了。一方面,不能麻太浅,太浅了,患者挣动,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比如,气道痉挛。另一方面,又不能麻太深。检查过程中须保持患者自主呼吸通畅。如果太深,就非常可能出现呼吸抑制。而此时胃镜又占据了咽喉部,麻醉医师就很难控制气道。

进境顺利,只有经过咽喉部时,患者轻轻呛咳了一声,考虑麻醉可能有点浅,故又追加了一点镇静药。

文章图片3

突然,监护仪上传来报警声,我刚刚放下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发现血氧闪着红灯,直线下降。我的思绪飞速运转,也惊出了一身冷汗。经验告诉我,可能发生了严重的呼吸抑制或是呼吸暂停。

在确定患者没有呼吸后,让腔镜医师赶紧把胃镜拔出来。我拽过身边的麻醉机,立即紧闭面罩,加压给氧。嘱腔镜医师帮助按压胸廓,辅助呼气。

血氧持续走低30%--40%约两三分钟,由于口红原因很难分辨有没有口唇发绀。但心率一直正常。持续加压给氧下,仍不见胸廓起伏。

这时,王医生也帮我准备好了插管器械,心想血氧再不升就先插管机械通气吧!以免缺氧时间长了会造成脑损伤,留下后遗症。

当我轻轻挑起会厌,患者已经有反射,已有气流进出声门。轻轻拍打其肩膀。患者慢慢睁开眼睛,此时血氧也逐渐回升。嘱其大口深呼吸,可仍然不见胸廓的起伏。我掀起她宽大的睡衣,大家都惊呆了。原来她穿着胸腹联合的束身衣,而且紧的连两个手指都塞不进去。我转头问护士,接监护的时候没发现吗?护士一脸的茫然。

而且,患者称自己已经穿了二十几年的束身衣了。

没想到,就是这个束身衣限制了她的呼吸,而且险些危及生命!

二十四小时后随访患者,除了有些胸部不适,其他一切正常。

思考:

首先,作为一名麻醉医师,要时刻牢记,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手术治病,麻醉保命。得气道者得天下,呼吸比心跳更重要。也不要说你干了多少年了,什么大风大浪都闯过,但小河沟里仍然可以翻船。就像今天这个“束身衣”,就是个惨痛的教训!

其次,想和内镜医师说的是,在进境过程中,咽喉部一定不能停留过久。因为,每个人的敏感度不一样,随时可能诱发喉痉挛。而且,咽喉部不能给气,给气后咽喉部的分泌物可能吹进气管,造成病人剧烈的呛咳。更不能给水,那样可能直接进入气管,造成反流误吸,严重的可能造成窒息。

文章图片4

最后,还要对广大患者说几句:

一定要按照医师要求准备好胃肠道,禁食禁饮时间一定要足够;

不要跟麻醉医师隐瞒病史,实事求是地告诉医师你的既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以避免为你保命的麻醉医师做出误判;

检查前不能化妆,做美甲,要穿宽松肥大的衣服。还要摘掉首饰,配饰,牙套,义齿等;

检查完之后,一定时间内禁食禁饮,以免咽喉部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出现呛咳,甚至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

无痛胃肠镜后3小时内不得睡觉,以免镇静药的残留,导致呼吸抑制。24小时内不得开车,高空作业,签署重要文件,避免镇静药的影响。

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