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藿香10克 厚朴4克 苍术4克 半夏3克 陈皮5克 防风5克 白芍10克 木瓜10克 茯苓10克 苡仁10克 乌梅10克 凤尾草10克 地锦草10克 甘草3克 功能 调理脾胃,止泻止痛。 主治 小儿夏秋腹泻,过敏性肠炎,慢性肠炎。 用法 水煎服,亦可制成糖浆。以上剂量,适用于1~3岁患儿。 加减运用 发热加青蒿、香薷;呕恶加苏叶、黄连;泻甚加肉豆蔻、黄连,或洋蕲艾、排风藤。 方歌 理脾止泻经验方,痛泻平胃与藿香; 地锦凤尾苡瓜梅,暑湿合邪过敏尝。 按语 夏秋季节,发现大量腹泻患儿,大便培养无细菌生长,用西药无效。考虑为病毒感染,遂在儿科病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夏秋腹泻的科研工作,运用本方,取得显效。后在门诊治疗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肠炎,均获良效。 典型病例 陈xx,男,4岁。患儿大便泄泻,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月余无效,转儿科住院治疗。症见精神萎靡,因多次输液,无失水征,腹泻日十余次,大便培养无菌生长,时有恶心,身痛,厌食,舌红苔黄白相兼,低热,午后较重,考虑为病毒感染,因西药无效改用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为暑湿合邪,脾胃失调,当拟夏秋腹泻验方理脾止泻汤加青蒿、香薷;二剂热退,泻泄由十余次减为五六次。经查大便,发现霉菌,可能是用大量抗菌素所致。于原方加苏叶、毕澄茄,并另服大蒜,控制霉菌。后用调理脾胃法,一周痊愈出院。 |
|
来自: 鲁海峰sdjz64c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