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2.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3.参加抢救人员应听从指挥,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并保留各种液体、安培及药瓶等,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抢救措施。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定位置、定数量、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班班清点,完好率达 100% ,保证应急使用。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程序】立即抢救 → 胸外按压 → 气管插管 → 快速输液 → 遵医嘱用药 → 密切配合 → 对症处理 → 及时记录→及时上报院办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2.报告主管医师并遵医嘱给药。3.病情危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并报告医务科,组织抢救。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室和药剂科,进行检测。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送检。 【程序】立即停止输液 → 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 报告医生 → 遵医嘱给药 → 就地抢救 → 观察生命体征 → 记录抢救过程 → 及时上报 →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 送检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4.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5.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程序】立即停止输血 → 更换输液管 → 改换生理盐水 → 报告医生 → 遵医嘱给药 → 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 → 上报检验科 → 怀疑严重反应时 → 保留血袋 → 抽取患者血样 → 送检验科 肛肠手术术后大出血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发现有大出血时,病人立即卧床休息,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如主管医生不在告值班医生,并报告科室主任。 建立静脉通道,确保静脉通道畅通。吸氧、备血,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备好抢救药品,积极配合抢救.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并安慰患者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程序】 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 → 做过敏试验 → 阳性患者禁用此药 → 该药标记、告知家属 → 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 → 现用现配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首次注射后观20~30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 → → 平卧 →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 → 补充血容量 → 解除支气管痊孪 → 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告知家属 → 记录抢救过程 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平时应备有足量的器械和敷料,每日清点补充,以保证应急使用。对特殊器械如等常规准备,同时备有足量的一次性消耗材料,以保突发抢救的应用。各类抢救药品,仪器固定房间放置性良好,严格交接,以备应急使用。全体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熟悉抢救药品的药物作用和使用方法。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应急能力,如遇有意外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按通知根据员的情,合理安排房间和人员,由护士长和科主任统一指挥。吸引器、输液用品、吸氧装等,同时准备好一切抢救用品,根据情况随时与护理部、联系,做好一切记录。各班分工负责,忙而不乱,及时报告协调。【程序】平时做好准备 → 熟悉抢救技术 → 按情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