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3000万人次旁听清华经典古籍课,人文清华创新传播传统文化

 智汇百川 2022-09-15 发布于河北

2022年夏,人文清华联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发起“典读中国”系列活动,通过短视频、大型直播、在线精读课等形式带领公众品读经典古籍,全系列内容观看超3000万人次,覆盖人群超过2.7亿人次,以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滋养社会。

2022年夏,人文清华联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发起“典读中国”系列活动,通过短视频、大型直播、在线精读课等形式带领公众品读经典古籍,全系列内容观看超3000万人次,覆盖人群超过2.7亿人次,以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滋养社会。

文章图片1

“典读中国”活动从六月持续到八月,分为诵读、导读、精读三个阶段。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德宽、陈来、孙明君、王晓毅和张国刚,五位文史大家分别带领大家品读了《说文解字》《大学》《庄子》《人物志》和《资治通鉴》五部中国经典古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经典古籍所记载的思想文化、历史典故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启示未来的重要文本。用现代的眼光读经典,让经典焕发出时代生命力,从其中获取知识、智慧和力量,正是“典读中国”活动的主旨。

6月9日,清华学子诵读经典的短视频在各平台发布,拉开活动序幕。

文章图片2

6月23日,“典读中国”导读活动在新清华学堂举行,五位导师带领大家认识五部经典,人民日报、光明网、新华网、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B站、快手等16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五个多小时的大型直播共吸引了1530.1万人次同步观看,网友称其为“一场纵览中华文明的经典之旅”。

文章图片3

黄德宽教授在“典读中国”直播现场

文章图片4

陈来教授在“典读中国”直播现场

文章图片5

孙明君教授在“典读中国”直播现场

文章图片6

王晓毅教授在“典读中国”直播现场

文章图片7

张国刚教授在“典读中国”直播现场

7月4日“典读中国”精读活动以系列精品课的形式在全网14个媒体平台同步上线,五位导师一周四课,深度解读每部经典。

“典读中国”系列活动 《说文解字》精读课

https://weibo.com/6045894747/LBsYLCC03

“典读中国”系列活动 《大学》精读课

https://weibo.com/6045894747/LC4FS6bSQ

“典读中国”系列活动 《庄子》精读课

https://weibo.com/6045894747/LDkkn3L9x

“典读中国”系列活动 《人物志》精读课

https://weibo.com/6045894747/LExlZD2QB

“典读中国”系列活动 《资治通鉴》精读课

https://weibo.com/6045894747/LFAU3i9qo

在黄德宽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述中,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文字学发展的奇书《说文解字》走进了大众视野。陈来教授对儒家经典《大学》的古本与改本做了辨析,并指出今天要更加重视以忠恕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孙明君教授分享了《庄子》的“道”与“德”,以及《庄子》对今人的启示。王晓毅教授关于《人物志》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的阐述,让很多人第一次了解了这部唯一流传至今的古代人才学著作。在张国刚教授对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解读中,为什么要对中国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历史对于个人与社会的意义等命题再次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人文清华“典读中国”系列活动以经典古籍作为载体,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系列活动为形态,通过“全媒体覆盖、全品类生产、全流程传播”的模式,实现了对公众大范围、长时间、多层次的社会化传播。

活动期间,人文清华的17个自媒体账号与主流媒体、社会化媒体平台联动,同步直播、发布内容,实现“全媒体覆盖”。“全品类内容生产”涵盖了图文推送、大型直播、长中短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同时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形态又各有侧重,诵读以短视频为主力,导读主打大型直播,精读主推中长视频节目;在活动持续的两个月内,每一天都有新内容在各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全流程传播”使得公众一直能收获新知。人文清华还在新华网、抖音、网易等众多媒体平台开辟了“典读中国”专区,打造开放性数字人文课堂集群,公众可以“自助学习”直播回放、系列课程、长视频精品节目以及短视频。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众喜爱和关心的话题,也是人文清华在传播人文思想中不断开拓创新的内容重镇。2019年,89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先生走上人文清华讲坛,以《永远的敦煌》为题发表演讲,带领大家领略敦煌之美。在人文清华讲坛,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曾阐释中国礼义之道、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谢维和曾诠释“大学”之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曾解读中华工艺美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曾带领大家“重返”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圆明园。

文章图片8

常沙娜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现场

人文清华还打造了“走读中国”等品牌节目,引导公众从名胜古迹的游览者成长为历史的感受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2020年适逢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0周年,人文清华策划了大型户外直播“走读中国”系列活动,推出《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特别节目,先后在太原晋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进行了四场大型户外直播,近1000万人次跟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者重访了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进行科考调研的古代建筑。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走读中国”邀请清华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的学者开启《鸿图华构,人文清华故宫行》,从建筑与文明的角度,追寻历史记忆,解读文化基因。很多网友表示,这些节目已经成为他们前往这些名胜古迹前必“打卡”的内容,在相关历史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加持下,能更深刻地感受中华文化,加深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鸿图华构,人文清华故宫行》活动

作为清华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 人文清华自2016年开启至今,已有32位学术领域的扛鼎者登坛演讲,分享灼见。全网累计用户已达457.64万,覆盖人群达97.8亿人次。如今,人文清华讲坛不仅是清华学者传播人文思想、影响社会的窗口,还是面向公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知识传播的“数字人文课堂”。未来,人文清华还将努力使更丰富的人文知识抵达受众,以丰厚的人文精神滋养大众,让清华的新人文之光穿透校园,影响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