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云洲:安福寺中学赋

 跳墙佛 2022-09-15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安福寺中学赋

吕云洲

一去五秩,久欲回母校话别来之情,然无缘成行。人至暮年,情益炽盛。幸在辛丑仲夏,应母校之邀,与领导兼学长王道本、张进国先生,同赴朝思暮想之地——枝江市安福寺中学,共商学校文化建设,诚为嘉会良遇也。适值道本先生入校花甲正满,余与进国先生亦近五旬。离时舞象,归来古稀,故地复游,昔年教室如故,物是人在,别久叙旧,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道本先生妙语连珠,信口道出二十余师长姓名、籍贯、特长、爱好,人皆称奇。众言王公嘉谋善政,确有其道,诚有所本,非虚语也。余自叹弗如,不惟今不可述,当年亦未熟知如此之多。进国先生忆起往事,历历在目,上学、辍学故事饱含深情,令人良久回味,亦在余之上。同行者杨尚聘、鲍玉洪、杨尚成诸公虽非校友,然均为宿儒俊彦,谈笑风生,俾人如坐春风。王雯憬女士连夜报道此行之况,同行诸君无不感佩。周红星校长等老师言之殷殷,情之切切,导引二三子梦回昔年,恍若重温朗朗书声。发起者屈定国先生乃学界翘楚,策划良才,为文、教、商三栖名士,人所共知。屈公嘱余作赋以应此行,然虑及学长江必新先生冠绝辞赋,不敢动笔,故辞其请。余与江公之赋,尝于四载之前同登《中华辞赋》。余自知拙作不如江公之大作,职位尤为悬殊(江公尝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况赋者有古、骈、律、文之分,高深莫测,余习经年,但略知皮毛而已,于对句愈益无知。为附庸风雅,美其名曰“文备众体”,实则雕虫小技耳。转念细思,若有所悟:昔为同校,今又同刊,素未谋面,其缘也甚奇。借此良机,以习作就教于辞赋大家,再续同校同刊之前缘,岂不妙哉!另,此行难忘,倘不存只言片语,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岂无憾耶?故不揣浅陋,撰斯小赋,以了此情。

图片

安福①之名兮,文脉承千古,起于禅机;安福之道兮,紫气聚一处,兴于学府。安者,弟子求知,立志学本领,百里投缘,上堂则安;福者,师长解惑,用心育栋梁,万卷在胸,授课为福。悟性起于斯,莘莘学子,趣在学海畅游;慧根存于斯,翩翩少年,乐在书林漫步。

稽夫其流,玛瑙②北来,之字③西入,两水相汇,自古世外桃源;观夫其势,焦柳④南去,汉宜⑤东驶,双道相交,当今峡东⑥热土。天开文运,校与古寺相邻,书声代经声,明师指点江山,读人民当家;地发祥瑞,门与老街相通,佳音接乡音,后学激扬文字,诵工农作主。尝为策源地⑦,先行者取义,天地兮壮行,英名在录;曾是征战场,后继者舍身,山河兮呜咽,丰碑自诉。人事有代谢,红色基因长存;江山留胜迹,绿色校园永护。

图片

若夫开基之年,董其事者,转戎从文,与百姓为伍;至若用人之际,治其学者,背城赴乡,同弟子共苦。举全县之力,乡贤尽其所能,上下齐动;尽地主之谊,邑人倾其所有,远近相助。试行半耕半读,办学荷叶岗⑧,泥屋茅舍,扎根瘠土,挥如椽之笔;响应学工学农,筑堤玛瑙河⑨,扁担竹筐,开辟农场,读无字之书。风华正茂,不育折桂手,一颗红心⑩不变;意气方遒,但求接班人,两种准备同步。

嗟夫!几经波折,呈来仪之景象;数易成法,建中兴之门户。安中六六⑪,名师逾千,教诲暖三春;鸿运久久,学子过万,桃李香五湖。一言蔽之,宜都四中⑫,立足农村,辐射五区兮,英才群现;要而言之,枝江四中⑬,服务桑梓,影响八方兮,俊秀辈出。先期弟子,豪气干云,或从政,或经商,迈上成功之路;后来学人,志向冲天,或访学,或科研,踏进高端之途。殊途同归,师恩深似海,依依怀母校;异曲同工,窗谊甘如饴,纷纷恋故土。

图片

方今之时,诸多传薪人,矢志滋沃壤,诲人不倦,热心乐教;无数接力者,立誓成栋梁,学而不厌,寒窗苦读。岁当盛世,文化引领兮,传道而授业;人乐华年,本土传承兮,洽闻而博物。校训在斯,“厚德博学”,方能得心应手;守则存兹,“砺志笃行”,乃可驾轻就熟。勤奋自励,善思自信,品学兼优,树立人生坐标;乐学自勉,博学自强,言行一致,积累知识宝库。续前贤,尊师重教,种子代代传,届届吐秀,韶华争先发;看今朝,勤学苦练,旗帜步步升,处处映日,诗草信笔书。人和春风动,花园式学校,心花催发成;景美彩云生,书香型校园,心香化育出。学校恬静,满园朝气,岁岁报平安;师生知心,万缕祥云,时时得甘露。花香传文韵,惠风惬意,如梦斑斓兮,名校犹在;鸟语伴书声,丽日舒怀,似锦绚烂兮,安中如初。

图片

注释:
①⑫⑬安福寺中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为“宜都县第四中学”(枝江县1955222日并入宜都县,196311月恢复枝江县);分县后改名“枝江县第四中学”;亦借寺院之名,称“安福寺中学”;初办时为初中,后初高中班兼收,现为初中。
②③④⑤安福寺中学地处水陆要冲,南北流向的玛瑙河与东西流向的之字溪在此相汇;南北走向的交柳铁路与东西走向的汉宜高铁、沪渝高速在此相交。
⑥安福寺中学地处三峡以东门户区。
19282月,早期共产党人段德昌、周逸群先后到安福寺地区指导工作,在徐家花屋先后成立中共宜都县委、松枝宜县委、枝宜县委。以这里为策源地,曾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饥民“吃大户”的斗争,有3万余人参加,波及方圆60余里,并组建了农民赤卫队、地方红军游击队,建立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以安福寺为中心的鄂西中部革命根据地。
⑧1965年秋,在安福寺区干部农场万亩果园所在地荷叶岗(今安福桃缘景区内)东侧创办耕读高中,当年招收一个班共49人。
⑨1975年秋到次年春,响应“教育学大寨”号召,配合安福寺区根治玛瑙河的大会战,发出“向玛瑙河进军”的动员令,全体师生齐参战,筑堤造田40亩,建成学校农场。
⑩“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指学生树立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不变,随时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能文能武,能上能下,服从分配,当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⑪指至今已建校66年。

图片

作者简介:吕云洲,号退思斋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楹联协会会员、枝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枝江市政协《枝江文史》期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黄柏之恋》、散文集《耕读横溪》等;编有昌明大师纪念文集《甘露》《为引源头活水来》《枝江文史》等;《玛瑙河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17年第6期,《枝江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17年第12期,《宜昌赋》载《速读》杂志2019年第2期,又于2019年2月16日载《三峡日报》,《金湖赋》于2019年7月3日载《三峡晚报》,《宅封记》载《速读》杂志2020年第2期,《梦游桃源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20年第7期。

编辑:王雯卿

编审:张贵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