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的读书求知方法几点体会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读书是一个好习惯。读书让人进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但是,并不是只要读书就有好习惯,也不是读书了就能够进步、能够改变命运。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如何读书。正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下面,我把我这几年来的读书心得简单地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原则: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读书就会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就不会有被强迫的不自在、被动的不情愿。而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要立志,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和方向。如果自己还不能够约束好自己,可以试着寻求一个外在的动力。


第二个原则: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这就是涉及到了阅读方向的问题。现代的书籍非常丰富,门类也很多:文学、历史、哲学、古典、科学、天文、军事等,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和理解点,选择自己容易理解的方向,这样容易快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培养阅读好习惯的信心。


第三个原则:欲速则不达。阅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从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地方开始。这一个点,就能够打开一个面,就如同在一张纸上滴了一滴水,就会以这个点为中心,向四周浸润开去。这个原则在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中特别重要。因为传统文化比较难懂,文字又晦涩,因此,应该从容易理解的地方下手。正如《道德经》所说:凡天下难事、必起于易,天下大事、必起于细。遇到不容易懂、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先行放下。


第四个原则:贪多嚼不烂。阅读的时候,在某一个时段,可以将某本书作为重点去阅读理解,以此书为中心,援引其它相关的书当作辅助理解的工具。这就是重点突破的道理。有的人有了阅读的兴趣的时候,往往一时冲动购买了十几本、甚至一套几十本摆在家中。试想:当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尚不够、阅读的兴趣还不大、阅读时间又不充分的情况下,这几十本书要多少时间才会读完呢?一般情况下,看到这么多的书,脑子都会发胀。

第五个原则:思考,是阅读的重要的一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亡。学习是需要将理解到的知识整合成自己的观点的,而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思考。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跳出固有的思维习惯,防止因循守旧、自我封闭。一定要如天马行空一样,采用跳跃、发散式的思维。


第六个原则:要掌握好度,不求甚解。分寸、尺度是非常重要的,儒家说“持其两端而取其中”,就是防止两个极端,也就是防止“过”、“甚”。不求甚解,是告诉我们,阅读理解一定要到位。如孔乙己的“茴香豆有四种写法”,这就是过了,就是“求甚解”,成了牛角尖了。这种行为,不利于读书学习。


第七个原则:学以致用,勤而行之。读书学习的目的是拿来用的,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的。王阳明先生说的很直接明了:知行合一。先儒们更是简单:古来耕读一件事。将劳作、读书融合成一件不可分离的事情。这其实就是讲的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