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阳光的方向 文/东篱 2015年的1月,被《追风筝的人》深深感动着,而2016年的1月,则伴随着《灿烂千阳》悄然结束。 这是作者的第二部作品,打开的时候其实是略抱着些“探险”的心情的——在如今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许多“作家”一炮而响之后,往往借助自己如日中天的声名快速推出多部作品来,而这些作品往往都不像成名作那样用心去创作,尤其是那些“畅销书”的作者。 幸运的是,今晚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任何失望,充斥心中的,依然是浓浓的感动。甚至,开始对书末推荐的《群山回响》蠢蠢欲动。 如果说《追风筝的人》写的是男人的故事的话,那么《灿烂千阳》则将视角转向了女性,全书以玛丽雅姆和莱拉两名女性的人生经历,映照了阿富汗近三十年间弥漫着硝烟的历史。 前十五章(第一部)着重描写了玛丽雅姆的故事,她是个哈拉米(私生子),跟随着充满了怨恨的母亲娜娜生活在赫拉特,每到星期四便期盼着父亲扎里勒的到来,每次和父亲相见的幸福时光让读者也和她一样以为父亲是那样深爱着她,而母亲所有的抱怨似乎有些过分了。十五岁的时候,她终于跑向了父亲的家——她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母亲自杀了、父亲显示出了他懦弱的本来面目,玛丽雅姆被迫远嫁喀布尔的一个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遭遇多次流产之后,一开始貌似温情的拉希德同样显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 第十六章到第二十六章(第二部)则讲述了莱拉的故事。在玛丽雅姆的故事里,战争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背景,而在莱拉的故事里,战争的残酷渐渐凸显,莱拉原本有一个温馨的家、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塔里克,但这一切都被战争改变了——先是两个哥哥在战场上死去,接着是塔里克跟随着父母为躲避战争而离开喀布尔,最后当全家人也终于决定离开喀布尔的时候,火箭弹降临了,莱拉突然间失去了一切…… 第二十七章到第四十七章(第三部)里,这两个遭遇了悲惨境遇的女性的命运出现了交集——救了莱拉的是拉希德,而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身孕的莱拉则痛快地答应了嫁给不怀好意的拉希德。这一部分显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每章分别以玛丽雅姆和莱拉的视角展开,轮流推进故事的发展,两个不幸的女人从仇视到接纳、包容,最终,在共同对抗拉希德的暴力的时候,玛丽雅姆为了救莱拉杀死了拉希德,并赔上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四章(第四部)里,所有的不幸终于慢慢结束,宛如漫长的黑夜之后终于出现的曙光,宛如连绵的阴雨之后终于绽放的阳光,莱拉的幸福生活,不正是玛丽雅姆的幸福?不正是所有和她们一样的千千万万幸存下来的阿富汗人的写照? 在《苏菲的选择》之后读这本书,心中那积郁了许久的怨愤也渐渐消融。是的,这人世间的确有着太多太多的残酷、黑暗、惨绝人寰,但同时也一定伴随着不少的宽容、救赎、希望,正如每一条泥泞的道路一定会有它的终点、每一道锥心刺骨的伤口一定会慢慢愈合、每一次漫漫长夜之后一定会迎来朝阳一样。 只要我们始终坚信、始终去爱、始终向着阳光的方向。 2016.1.31 图书信息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