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 文/东篱 王宝强和马蓉撕上公堂之时,刚好读完《1980年代的爱情》。 其实,故事的情节已经在同名电影中看过了,打开书本,只是为了领略野夫的文字,也顺便祭奠一下那不可挽回的青春。 故事的确有些俗套:自我感觉怀才不遇的男主角流落闭塞的乡村,邂逅初恋的女同学,在一次次纯洁的暧昧中,女主角终于将他推回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摸爬滚打遍体鳞伤之后,两个人再次重逢,她给了他短暂的甜蜜之后再次放手……最终,得知真相之时,她已离开这个世界。 野夫的高明之处,便在于能将这样俗套的故事诉诸笔下时,不让人觉得反感。这本书前面的序言里,敬文东说野夫的文字“充分展示了汉语的土地特质与天空特质,他的文字是土地与天空按照某种比例的神奇混合”,自问没那么高的理论基础和领悟能力,但读他的文字,的确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尤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用了近5页的篇幅以及无微不至的细节渲染,将本该成为色情描写的场景,活生生写成了一幅如工笔山水般的画卷! 生于野夫所写的“最美好的一个年代”,读着武侠里诸如杨过与小龙女般至死不渝的种种故事长大,关于爱情,也曾经有过最美好的憧憬最深情的期待,但最终终于慢慢发现——哪有什么爱情!不过如阿桑歌中所唱的“爱情只是昂贵的橱窗,沿路华丽灿烂陈列甜美幻象,谁当真谁就上当”一样,在命运翻云覆雨的巨掌之下,俗世的我们,更多的只是权衡利弊斟酌得失罢了。昨天还卿卿我我转天就反目成仇的情节屡见不鲜,谁会把谁真的当真?谁又肯为了谁不顾一切? 网上曾一度流传过据说是“高考满分作文”的一篇文字,用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武侠人物来写爱情,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这是高中生欲赋新词强说愁?还是如野夫一般历尽沧桑后的省然? 爱情如此,梦想也如此。年轻的时候,谁不曾热血满怀?谁不想惊世骇俗?谁不以为自己是这世间最不平凡的存在?谁不因偶尔的失意感慨“缥缈孤鸿影”?但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之后,才终于发现,原来,我们自以为的那些坎坷、那些挫折、那些无可奈何,在这个苍茫的世间,竟是如此不值一提!即便经历曲折如雨雯的父亲,也只能淡淡地说:“个体的悲剧,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实在无足重轻”…… 当这个世界渐渐被物欲淹没的时候,这样的故事,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或许都没那么重要了,它的存在,宛如用力打开一扇尘封许久的厚重的门,轻轻拂去门后的蛛网,掸去所有尘土,然后告诉你: 这儿,曾有过一片如此洁净的世界,足以安放那些爱情、那些梦想、那颗叮叮当当的心…… 2016.10.29 图书信息 作者: 野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