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这么多“飞哥”的传说,当故事中的这位飞哥出场的时候,再加上他那么帅的动作,第一直觉就是——这个飞哥,不简单! ✍东篱 ![]() 文 / 东篱 周浩晖的这本《斗宴》有三大鲜明特点: 其一,从书名斗“宴”便可知道要写的是美食故事,但作者不仅对厨房里的所有细节了然于胸,对各大菜系尤其是淮扬菜如数家珍,更对诗词歌赋以及扬州的风物掌故信手拈来,使得整本书读下来“色香味”俱全,不得不佩服,清华的理工男果然是不止学数理化的。 其二,作者通过一个厨艺比拼的故事折射出“大味必淡”的人生哲理,“每一道菜,都是一种人生”,那街头小摊的炸臭豆腐如是,那神秘莫测的“烟花三月”亦如是。 其三,作者在腰封中留了一句“美食小说也可以写出悬疑感”,而书籍的“上架建议”直接标注“悬疑小说”。读完故事后觉得,还是作者自己定位准确,有“悬疑感”是真的,要说“悬疑小说”恐怕有些过了。 全书中最大的悬疑不外两个:一是乾隆亲笔御封的第一名菜“烟花三月”究竟何物?二是名扬天下却又销声匿迹的“一刀鲜”后人究竟何人? “烟花三月”之谜,读者从一开始心中大抵早已有数——想那乾隆,天底下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估计能让他惊艳的,反而只是寻常小菜罢了。正如他宫内各种绝色美女应有尽有,但念念不忘的,却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至于“一刀鲜”后人之谜,却恰恰是作者自己给透露的。 故事一开始,在简介了扬州城内三大名楼及各自的总厨之后,作者笔锋一转,第9页写菜市场上王癞子给大妈卖排骨缺斤短两,刚好被人发现了,且看这人——
再看看“受害者”王癞子,对方出刀时“面色惨白,没说完的话也被吓得咽回了肚子里”,对方收刀后“才回过神来,颤抖着抬起左手,手掌完好无损……擦擦额头的汗水,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向对方说:“飞哥,你怎么和我开这样的玩笑……”。 原来,这人叫飞哥。 古往今来,叫飞哥的岂是简单角色? 譬如这位: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自我介绍“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及至长坂桥上一夫当关,“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让对面曹操的整支军队都两腿发抖,真飞哥也! 又如这位:出生时有大禽飞鸣室内,目睹金人屡屡进犯大宋,母亲刺“尽忠报国”四字于背,一生志在收复河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虽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功败垂成,然岳王庙前,青山有幸白铁无辜,流传千古,有谁不记得飞哥? 再如这位:大雪天里,他“既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溶化了的冰雪,沿着他的脸流到他脖子里,他身上只穿件很单薄的衣服。但他的背脊仍然挺得笔直……没有任何事能令他屈服!”面对别人热心的邀请,他一口回绝“不是我自己买来的东西,我绝不要,不是我自己买来的酒,我也绝不喝”,若干年后,阿飞的快剑和李寻欢的飞刀,成为江湖神话,谁人不识飞哥? 还有黑道上的这位:他看上去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甚至每次出现都是很恶心地在挖鼻屎,但在关键时候却总能明辨是非,狠的时候绝不手软,为人仗义,对朋友极为真诚,“全世界不相信你,我大飞相信你”!厉害了我的飞哥! …… ![]() 基于这么多“飞哥”的传说,当故事中的这位飞哥出场的时候,再加上他那么帅的动作,第一直觉就是——这个飞哥,不简单! 果然,第11页便借另一个神秘人物之口,进行了再次强调:
这么好的身手,甘心做了十年的菜头,却又把炸臭豆腐这样的“小鲜”弄得神乎其技,这、这、这明摆着就是天龙八部中扫地僧一般的存在啊! 所以,到第29页的时候,当徐叔讲起“一刀鲜”的经历,说他不辞而别从此销声匿迹的时候,几乎可以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地断定了——说飞哥和“一刀鲜”没关系,谁信呀?! 果然,他还是没有辱没了“飞哥”这块金字招牌。 2018.8.19 图书信息 ![]() 作者: 周浩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