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刚过完, 又要回归异乡打拼的日子, 偶然听到李健这首《异乡人》, 很难不令人感到惆怅。 不禁想起700多年前马致远 那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之秋,枯藤伴老树, 小桥流水,夕阳遍照中, 西风、古道、游子、瘦马, 天辽地阔,无处为家。 ![]() 无一“秋”字, 秋郊夕照之景已跃然眼前, 无一“愁”字, 漂泊无依之叹已渗透心间。 后人将它誉为“秋思之祖”, 言简义丰,含婉蕴藉, 道出游子心路历程, 每个字,都深触心灵。 ![]() 到不了的远方 与很多抱负盛名的诗人一样, 马致远有个颇有财力的家庭。 高配的教育,丰沃的资源, 为他提供了追逐梦想的资本, 哪怕生在汉人被轻视的朝代(元), 也并不妨碍他为之蓄力, 一游历就是十几年。 23岁那年,他迎来了机会, 孛儿只斤·真金被封为太子, 身为蒙人,却爱才惜才, 马致远趁此献诗, 先为太子门生,随后入朝为官, 借风而上,一气呵成。 害时节有谁曾见来? 瞒不过主腰胸带。 ——马致远《寿阳曲》 人逢顺境精神爽, 那时的他,心情愉悦, 写的曲,也轻松诙谐。 ![]() 可谁知才短短12年, 太子还没等到登基, 便突然去了。 如意算盘破碎, 眼睁睁看着理想夭折, 马致远好无奈, 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树倒猢狲散, 对家纷纷而起, 弹劾他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与太子有过节的, 穷追不舍,鸠占鹊巢 ...... 终究被调离了京城, 这也意味着, 他本该登顶的事业, 过早地迎来了尽头。 ![]() 也曾安慰自己, 佐国心,拿云手, 命里无时莫刚求。 ——马致远《四块玉·叹世三首其一》 也曾下定决心摆烂, 本是个懒散人, 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马致远《四块玉·酒旋沽》当黄昏途经小小村落之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凄中藏美,轻快中藏愁, 似无奈,却又平静,似落寞,却又旷朗。 ![]() 那一刻,他想起了家乡,也是这样静好的村落,却没什么脸面再回去; 那一刻,他懂了何为漂泊, 似迷茫,也有踏实, 苦涩着,却也甘愿着, 无法融入他乡, 便独自挺立成一座山峰。 ![]() 回不去的故乡 离家越久越思念故乡, 想念乡情乡音, 想念亲人老屋, 然而,出走半生, 暮年回到家乡的贺知章, 却再也找不到心之所归了。 ![]() 贺知章,初唐诗人, 在那个文人普遍坎坷的时代里, 他的一生近乎平顺, 36岁得种状元郎, 后来入朝为官,一做便是50年! 我们都知道,古代山高路漫漫, 交通极其不便利, 更何况若非父母离世、辞官等 极特殊的情况, 官员实在不易返归故乡。 家,成了心头最美的眷恋, 不知多少次入梦, 满腔眷恋与怅惘。 ![]() 可等到81岁辞官归去之时, 就连他也未成想, 故乡竟已对他疏远成了这样,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乡音不改,容颜已衰, 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 哲学家帕斯卡尔有句话: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脆弱又坚韧, 看似飘摇却又深深扎根。 曾经的热土, 给予了我们最温切的滋养, 让一切出走的孩子, 有勇气扎根故土,身向远方。 记忆,其实是带有力量的, 若故乡,已不似当年, 只要心还记得,就有归处。 ![]() 漂泊本常态 读过余秀华的一首诗 名为《我身体里也有一列火车》, 它的目的地不是停驻,是经过 是那个小小的平原, 露水在清风里发呆 茅草屋很低,炊烟摇摇晃晃的 简单几句,恰似人生—— 经历了许多事情,见证了各样风景,白天、黑夜,田园、荒野,充满了抵达与告别,一路走走停停,无论身在何方,一直都是匆匆的旅者, 用眼睛书写生命的历程。 ![]() 难怪苏东坡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坠落于苍茫天地之间, 漂泊本是常态, 与其慨叹孤苦, 不如多些豪迈与畅意, 安于此刻,安住当下。 ![]() 心安,自有归处 不禁又想起生如浮萍的东坡, 而立之年 ,便开启了辗转生涯, 自京城,一路兜兜转转, 走过大大小小90多座城市, 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越走越偏僻,越行越穷苦, 却总是乐呵呵地搬着家。 若问东坡是如何捱过漂泊的? 答案终不过:“此心安处是吾乡。” ![]() 丰子恺有句话: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生如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心上无挂碍,安定自修成。 ![]() 匆匆一年,又是雁去之时, 在这思绪纷飞的秋天, 无论是安守故乡, 还是在漂泊远方, 愿你皆能寻到心之所依, 或遇一人,或忠一事, 迷茫有归宿,遗憾有弥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