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种快沦为“古董”的农具,劳动人民的智慧!用过都是爷爷辈了

 阳光灿烂u80b 2022-09-15 发布于广西

这十三种快沦为“古董”的农具,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今被淘汰,甚至已经消失了,很多的年轻人都不见得认识!而曾经用过这些老农具劳作的人,如今年纪都已经不小了,多数都已经是爷爷辈的了。

第一个物件:图一的农具叫什么?有知道的吗?

文章图片1

图一的农具叫什么?有知道的吗?

第二个物件:铁齿耙

文章图片2

耙仍作用偏重于细耕,用在犁地之后趁墒将土地表层的土块耙碎,也具有保滴作用。人站在上面,腿分开,两边不间断用力,保证干完活后土地没有凹凸不平地方,用绳子把牛套在耙上往前拉在凹凸的地里跑地就就平了,人就站在耙子上,站在耙上的人稍微向后倾斜,如遇意外人就不会被耙钉着而受伤,要倒也能倒在耙的后面,这样就绝对安全。

第三个物件:木挫斗

文章图片3

木挫斗,扒粮食用。晒粮食晒好后堆起来,用木挫斗扒,再倒进笆斗里让人扛走,送进屋里粮食屯子里。也可以在卖粮食时倒进量具斛中。

第四个物件:耧

文章图片4

麦耧只在北方播种使用,我在北方当兵时亲身使用过,播种時掌麦耧的人要左右晃动,这样播在地里的种子才均匀!我们这边叫娄播种用的前面套上牲口,里面放上种子,播种的时候要用手来回的瑶,这样播下去种子会均匀没有一堆一堆的

第五个物件:耢

文章图片5

耢的作用是把犁好的土地磨平叫磨地,耙一个作用是在地没有犁之前除去杂草,第二个作用是为了犁好的土地着实,使耙时叫耙地。

文章图片6

北方农村秋冬时节捡拾柴禾的工具,70年前后,每年秋冬我老爸就拉着它去荒地把枯萎的蒿草树叶收集起来运回家再晒干作为冬季的柴禾!做饭,烧炕的燃料!

第六个物件:牛笼具

文章图片7

牛笼具,我们这叫牛嘴筒,用竹子做的,有27个孔,防范牛在行走或耕地时吃农作物,不让它吃旁边的食物,如青草青苗等。

第七个物件:推水车

文章图片8

这种老水车,历史课本上说是诸葛亮指导蜀国的农业专家发明的,用了近2000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淘汰了,大牙盘上还有一条铁链子,推动牙盘,带动皮线,起到从井里汲水出来的作用。

第八个物件:耖

文章图片9

耖 耙是双排齿 功能是把冬天犁开的犁坡耙散 耖则是把耙散后的於泥整平,全靠手按压目测水平面高低控制标高,确保水稻蓄水深浅一致

第九个物件:砻

文章图片10

砻,有的地方也叫“擂子”,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用来给稻谷脱壳把谷物去壳后叫“糙米"将稻谷放里面剝壳用的,用黄土压紧再将木片打进土里面,用人工推,糠和米一起出来,再用风车把米和糠分开。米是糙米。粗加工,然后把糙米弄到碾坊,反复碾压成“熟米",精加工后好吃,口感好。

第十个物件:碌碡

文章图片11

叫辘辘或者辘夫,打谷机出现之前基本上每三家一个。是农村人用来打场时候用来给粮食脱粒的工具,用马或者牛牵引着,压在粮食秸秆上,达到脱粒的效果。

第十一个物件:连枷

文章图片12

连枷,我们这农村用的是头部一个鸡蛋粗的木棍的,不过也不常用,是辘辘的补充,打谷场太小辘辘施展不开才用连枷

第十二个物件:鞍桥

文章图片13

鞍子,在马牛驴等拉车或者种地时用,用的时候在它下面还要放一个叫糠屉的东西

第十三个物件:独铧犁

文章图片14

犁子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犁一直在不断的升级,犁是用来犁地的工具,最初的犁先是木架的,一只犁铧,叫“独铧犁”,后来就有了铁架子的犁。

第十四个物件:出现了铁架的犁,你们那是怎么称呼这种犁的呢?

文章图片15

这种犁是新式农具,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后来在生产队时期开始应用,比原来的独铧犁,效率提高了一倍,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更多的人力或者畜力才能拉得动。当时牲畜也比较少,后来就一直被闲置了。

看到这些老物件,回忆起了少年时,很多都是用过了的。岁月不饶人,一晃过去二三十年了。这些古老农具看见就亲㓛!重拾回了儿时的记忆!现现村上很少能见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