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春林|我们该怎样才能吃透《地理精语》?

 天易宏名 2022-09-15 发布于广东

尹一勺先生在《地理精语·一卷》重点谈道“论龙十要”,分别是:第一要得龙脉、第二要乘龙气、第三要识龙意、第四要审龙变、第五要知龙势、第六要看龙星、第七要察龙咽、第八要详龙峡、第九要论龙格、第十要传龙法。

这个“论龙十要”在记忆上都有点麻烦。我们编写歌诀,朗朗上口,就容易多了。

得脉乘气识龙意,审变知势看龙星。

察咽详峡论龙格,传法于心古至今。

这样的歌诀是不是依然难以记忆?没问题,我们搞个谐音法,保你很快记住。

大麦晨起屎龙椅,神鞭指示看龙形。

插眼乡下论龙哥,传法于心古至今。

一看到这首打油诗,大家懵圈了吧?屎尿都出来了。多不文雅?上重点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谐音”记忆法,越是恶心的,越是记忆牢固。

解释解释啊:

大麦这个哥们很有意思,一大早起床就拉屎,还坐在龙椅上。正爽着呢,神鞭来了指示,看看拉出来的屎,像不像“龙”的形状?不像?直接叫龙哥过来用“二指禅”插眼,插死你个大麦。插眼在乡下,最牛逼的是龙哥。

我们往往会认为,学习古人的堪舆书籍,只要能够认识繁体字,或者直接翻译成白话文,我们就可以弄明白了。这种想法貌似太简单了。

比如说,尹一勺先生所论的“得龙脉”,原文如下:

尹一勺《地理精语·一卷·得龙脉》

穴顶一线之脉。“穴顶”二字,极精要。知脉在穴顶,非山顶。若在山顶下来,则名“贯顶脉”,极凶。

如丝如带,若隐若现,滴入穴中。似汤中浮酥,若水面盘蛇,当细细体认。

有细软之致,有活动之趣。粗硬死蠢者,非。

有清和之象,有朗润之色。浊杂暗涩者,非。

此等处,惟多临仙迹,考其应验,方知真谛。立视穴场,止可默喻,此真龙也,此龙方是真的。诸书徒讲后龙、盖幛、飞蛾、龙楼、凤阁,说得异样工致,不能如上所言。全无脉脊到穴,总虚语耳。

凡新旧坟,有此则脉到脉真,方能发福;无此则假。

我们阅读了上端文字,是不是耳目一新?收获满满?应该未必!为什么?我们不用心揣摩,就是把这段话背诵掉,也于事无补。

如何得龙脉?我们当从三个层面去分析,一个是龙脉之位,一个是龙脉之形,一个是龙脉之象。

01

龙脉之位。

位于穴顶,绝非山顶。在山顶是“贯顶脉”,大凶。

02

龙脉之形。

“有细软之致,有活动之趣”。龙脉必须细,“如丝如带,若隐若现”;龙脉必须活,“似汤中浮酥,若水面盘蛇”,生动活泼。尹一勺先生用“滴入穴中”,一个“滴”字,讲尽了玄妙。

03

龙脉之象。

“有清和之象,有朗润之色。”清和者,气质也;朗润者,色泽也。

龙脉之法,必须有脉脊到穴,若是没有脉脊,全是虚幻。

邵康节在《皇极经世》中常常提及的一个词语是“性情形体”,这四个字,阐述了一件事物的四个层面,性是“品性”,情是“情意”,形是“形状”,体是“体格”。这四个层面,各有所指,不可混为一谈。只不过,性情属于内在的,抽象的;形体属于外在的,具象的。抽象的,需要去用心感受。具象的,可以用眼观察出来。

我们对龙脉、龙气、龙意、龙变、龙势、龙星、龙咽、龙峡、龙格、龙法等,这十大元素的理解和把握,都可以从“性情形体”四个方面去着手。只不过,抽象的都比较难,考量一个风水师的灵性思维和个人修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