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理治理管理

 十丈红尘客 2022-09-16 发布于广东

手头有一本书,名称是《东西方管理思想史》,在第二遍翻看它的时候,总有些自己的想法萦绕,过了一会儿想从伦理治理管理三个主题词出发,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该书从远古时代的东西方思想中抽取了大量的管理思想,从“时代”的标准和原则出发,所谓管理及其思想是近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从狭义的角度过去久远的世代是没有管理思想一说的。

那久远的各个世代的社会时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呢?靠的是伦理,比如母系社会、父系社会、氏族部落,一直到社会发展到皇权时代后,大部分主要通过伦理来连接和构成社会的体系转变为了治理。

不是说伦理不存在了,只是它下沉为更深层次的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变成了行为和思想的基础准则,成了文化而不是方法了。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人性;

想到治理,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刚刚好该书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即“治大国,如烹小鲜”。盯着这“治”字,好半天,治理一词才出现在脑海。

治理是在伦理基础上发展的,也必须只能在伦理的基础上发展,就我现在的肤浅认知而言,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服从,另一个是治病。为了落实服从,就需要各种制度(理),出现不适合的就变法(治病),治理的核心思想是服从。

管理则不同,没有英国的工业化启蒙、美国的工业文明发展,就没有现代管理思想的发生发展和壮大。管理是满足工厂现代化生产而产生的配套措施,使命是服务于生产效率的提升,随后非常迅速的产生了太多的管理思想,但可以看到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提升生产效率。

如果不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控制行为和措施,可以归类为治理,要求的是服从和遵守。

在进入现代管理思想的时代之后,伦理和治理并没有消失、消亡,而且它们因为足够古老,还在发挥着不可撼动的作用。比如,我们强调文化管理,大部分是伦理层面的;我们强调制度管理大部分是治理层次的,是没有讨论余地的;当然,现在“管理的筐子”已经大到把伦理和治理都包含进去的地步了。

也是的,没有伦理基础的管理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没有治理为基础的管理是落实不下去的,但终究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率,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就不是好的管理。

管理是仅仅服务于工厂,现在叫企业公司,实现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设备设施的效用、研发和掌握新的技术提高竞争力,从而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当然,随着供给端的竞争日趋激励,管理还包括了战略管理、规划管理,需要解决的是未来的需求是什么。

管理是手段性的、是弹性的、是可以商量的;伦理是底层的、文化属性的、是千百年形成的,很难改变的;治理是强制性的、服从性的,是不可商量的。

伦理支撑治理,治理支撑管理,管理提高生产率,企业得以进步,人们的生活就变得越来越好。

所有的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