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决策高手的差距只因少了这一步

 蔚蓝8yvdz1pss8 2022-09-16 发布于内蒙古

当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经常有人告诫我们“不能凭感觉做事”“不能随便'拍脑袋',要用数据说话”。

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依赖自己的直觉。有人分享说,人生的几次重大选择,在当时似乎都是“跟着感觉走”的,但神奇的是几年后回头看,才发现当初不被他人理解的那些决定实际上都是非常正确的,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一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正在赛道上驾车狂奔,过急弯时突然间猛踩刹车。他自己非常吃惊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踩了刹车,刹车的冲动甚至远远超过了他赢比赛的冲动。事后他才明白,前方有几辆车堵死了他转弯后的赛道,这一脚刹车救了自己的命。后来,心理学家借助录像资料帮助他重现当时的心理过程,才醒悟:当时自己瞬间感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观众本该欢呼但没有欢呼,本该注视他,却惊愕地注视前方。他的无意识感受到了这个异象,并靠直觉迅速刹车才有幸躲过一劫。

图片

直觉是个奇妙的东西,恋爱中的男女双方,对于对方有没有背叛或者有没有撒谎的判断,简直犹如开启了上帝视角。而那些只是单凭直觉就意识到的某个事情,最后十有八九都是真的。当然,有的时候直觉难免也会出错、会添乱。总是凭借自己的直觉做事,结果时好时坏,难免让人提心吊胆。如何让看似不可捉摸的直觉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呢?

2006年被美国《咨询》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咨询顾问之一、日本波士顿咨询公司前总裁——内田和成在他的著作《波士顿咨询工作法:精准运用直觉》中透露,成功人士都在用的右脑的直觉思考×左脑的逻辑思考工作法则。当逻辑思考达到极限时,可以让直觉带你登上新的高峰。

图片

一、直觉是本能

第一次去陌生城市,独自走在街上,单凭直觉就能知道什么地方有危险。在某条车流量很大的十字路口,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即使视野很差,但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仍然能够安然通行。

回顾人类进化,早期的人类逻辑思考能力并不会很强。但人类凭借着探知危险的直觉,延续生存至今。几百万年的进化史赋予了一些人类本能,直觉就是生存的一种本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长期在野外过着危如累卵的生活。为了应对危险,人类的大脑便逐渐发展出一条能够快速处理环境刺激的路径,一旦发生危险,不必经过思考,就能立即做出最适合生存的判断,科学家称之为“适应性潜意识”。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风餐露宿或是和野生动物争夺地盘,但直觉这种演化机制仍旧被保留下来了。

比如很多人都说过“我第一眼看见他时就不喜欢他!”这样的话,这便是从直觉去判断一个人。一个陌生人,你只需要扫上一眼,心里大概就开始对他评判了。我们对很多事情在四分之一秒内就能做出好坏评价,这种能力遗传自我们的祖先,当他们在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里遇到陌生人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是敌是友的判断,以此增加存活的概率。可是,你是凭借什么对一个人做出快速判断的呢?通常是依靠本能和经验。

二、精准利用直觉

1979年心理学家对直觉下了一种定义:“直觉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方式,在任何形势下重新辨认可能性,是超感官的感知,洞察力和心灵感应都是直觉功能的一部分。爱因斯坦曾说:“理性的思维是一位忠实的仆人,而直觉的心灵是一项神圣的天赋。我们创建出一个尊崇仆人的社会,却忘掉了我们的天赋。”

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一项研究:多名投资经理和外行人同时判断 20 只股票的未来趋势。投资经理掌握大量股票和金融的相关知识,按理说肯定比外行人判断得更准。结果,外行人判断的准确率是 50 %,而投资经理只有 40 %。直觉有时真比知识和逻辑更准确!

如何做到精准利用直觉呢?

一般来说,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先弄清楚问题的关键,然后分析整理制定相关对策,最后付诸实施。好的决策更倾向是“直觉”和“逻辑”的完美混搭,作者内田和成在书中写到灵活运用左右脑的三明治结构,充分了保留直觉的作用,又借助了逻辑的验证保障了可靠性。首先要重视喜好和直觉,用右脑思考,就要根据右脑的特性,加入“有趣”,重视“不详的预感”;其次将假想、设想落实到方案中,用左脑为右脑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当然,如果想要对方认可方案,最后还需要借助右脑来完善,强化打动人的要素。

图片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

结语

在一些决策的时刻,直觉在无意识中驱动,我们做出决定。而我们可以做到的就如同苹果CEO库克2010年在母校奥本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所说的那样。

“把重要的决定交给直觉……如果你愿意听从它,它可能会引导,或重新引导你走上最适合的方向。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时,相信你的直觉,然后用一切的力量,证明它是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