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两院院士成为知识“顶流”

 刺猬公社 2022-09-16 发布于北京

刷的不是短视频,是科学知识。

文 | 陈梅希
编 | 李乐蜀

最年轻的79岁,最年长的90岁,所有主讲人均为两院院士,阵容如此强大的公开课,此前在国内最顶尖的院校里都很少出现。

把他们聚在一起的是一档知识栏目《院士开讲》。已经80岁高龄的顶尖科学家们,在短视频平台做科学普及,真的会有人看吗?

答案是,真的有。不仅有人看,热情的观众还把不少观点送上热搜榜,让习惯在各自领域埋头苦干的院士们感受了一回“破圈”的滋味。

当“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成为全民热议的新梗,提供真正有价值、有可信度的知识内容,才有可能将新媒介从知识普惠的拦路虎,转变为知识普及的有效工具。

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龙乐豪院士

90岁的老院士,成为受追捧的新“网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今年90岁,头发和眉毛已经花白,但双目仍炯炯有神。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的领军人物,44年前,正是他的努力促成了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一个自动化实验室。

《院士开讲》的舞台上,汪懋华身穿条纹衬衫,坐在椅子上讲完整堂农业现代化通识课。

汪懋华院士在节目录制现场

90岁的汪懋华,讲起课来依然思路明确,条理清晰。PPT上已经把内容写得极为详细,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没有照着念,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地讲解数字农业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

讲到粮食是国家头等大事时,汪懋华情绪稍有波动,原本垂在一边的手握拳挥过头顶。“粮食保证安全了,我们各种产业才能顺利。凡是一个国家,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00公斤,基本就属于粮食安全的国家。我们现在有484公斤了。”

报出484这个数字,他露出笑容,转头又开始讲解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们每天家家户户都要用食用油,那我们国家食用油的自给率是多少?到去年,只有30%。”

台下没有学生,但当惯老师的人,总能迅速在台上找到讲课的状态。汪懋华一边用遥控器控制着PPT翻页,一边用目光巡视着台下的各个角落,和不同方向的工作人员目光交汇,像极了大学课堂上意气风发的教授。

视频弹幕里,有观众留言道:“真的好像在上课。”

院士们讲课,突出的特点是不爱讲空话和套话,这一点从第一季节目一直延续到了第二季。他们不仅讲发展领先的部分,也肯直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外界夸大其词的一些言论,批评起来更是毫不手软。

“现在我并不同意到处说农业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了,没这回事。”汪懋华是广东省兴宁市人,讲到激动之处,还会带有一些乡音,“我们要积极去探索,积极去推动,但是不要去胡吹这个人工智能农业。展示展示可以,实际应用还没进入(这个)时代。”

汪懋华院士

敢讲真话的态度,让这位90岁的院士收获一批拥趸。“实事求是”是视频评论区前排出现最多的词汇,有一位观众在评论区留言:“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我挺院士,讲真话,做实事!”

硬核知识,等到硬核观众

除了和所有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院士开讲》栏目也请来智能制造业、通信工程、航天技术、环控生保系统等领域的专家院士,为平台观众提供硬核知识。

主讲人大部分都已白发苍苍,没有用任何滤镜,也没有在开篇设置悬念。简单的一个舞台,一份PPT,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讲各自领域的最新进展。但恰恰是这些看起来沉闷乏味的硬核干货,在短视频平台上等到了属于它们的硬核受众。

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院士开讲》第二季主讲人中,算是年轻力量了。作为通信领域的专家,邬贺铨经历了中国通信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全程,是见证者,也是贡献者。

对于通信技术领域,他很清楚普通人最想了解什么,因而讲座率先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5G好像没比4G快多少?”

贺铨院士和科普作者张弛对谈

贺铨在视频中提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5G还处在建设期,5G网络基站要达到4G的覆盖水平,还需要一些时间。”另一方面,5G手机在4K、8K等高清视频,以及AR、VR等内容生成方面还不够成熟,用不到更高的传输峰值,因而用户感受不到差异。他幽默地总结称:“可以说5G有这个能力,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几乎每个开讲的院士,都有一个相似的特质,那就是正视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并且对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始终抱有信心。

在阐明当前5G没有充分用武之地的同时,邬贺铨也提到,5G未来在车联网、远程医疗等方面将真正发挥关键作用。而落后好几代的5G代工线、芯片加工技术等,则需要更长期的努力完成追赶。

对通信技术发展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邬贺铨顺利出圈,他主讲的课程《算力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抖音播放量高达918万。热度也蔓延到其他平台,由课程衍生出的话题“院士科普为何5G好像没比4G快”引发热议。

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跨平台的热度证明,轻松有趣的娱乐内容不是流量的唯一去向,严肃硬核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

吸引眼球的还有邬贺铨院士脚上的旧皮鞋。

夹克衫、白衬衣、黑西裤,看得出邬贺铨为镜头前的讲课换上了比平时更正式的着装,但观众还是发现,院士脚上的皮鞋已经穿过很久。原本黑色的皮鞋,因为磨损而出现许多白色的划痕,尤其在鞋头和鞋帮的位置格外显眼。

相较知识本身,着装如何,样貌如何,是知识类短视频最不重要的部分。正如一位观众在评论区所说的那样:“院士的鞋很旧了,但他们的技术却一直在创新。”

图源抖音评论截图

这一届观众,不止喜欢精美的画面和动感的音乐,也能享受知识所带来的最朴素的愉悦。如何在短视频时代,利用好新的媒介手段拓宽科学普及的影响力,是平台和知识分子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新时代,知识普惠也有新形式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他将这种作用概括为:“媒介即讯息”。媒介的变化,不止改变了讯息的传递形式和效率,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理解与思考的习惯,并且从某种角度下改变或制造了讯息。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图源网络

麦克卢汉的理论发表于1964年,距离现在超过半个世纪,却依然可以无比精准地套入短视频时代对讯息制造与传播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印刷品、电子出版物、电视台、社交媒体、短视频,几乎每一次主流媒介的更迭,都会制造出新的大众内容消费品。它们大受喜爱,爆炸式增长,最终成为内容的主流形态。知识想要获得最高效的传递,最好的方式不是等待新媒介的消亡,受众集体回到旧媒介的怀抱,而是抢占新媒介,让知识成为新媒介的养分而非弃子。

《院士开讲》第二季的主讲人们大部分年近耄耋,但面对新事物和新媒介,他们的好奇心和包容心不比年轻人少。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王玉明院士

能源战略专家杜祥琬院士今年84岁,在应用核物理和强激光技术领域贡献卓著,但他在短视频课堂上谦虚地表示:“科学家也懂得很有限,这个世界发展得很快,让你来不及想或者来不及消化。所以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一辈子要学习。在融媒体趋势下,短视频也越来越流行。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的形式来做知识普及。”

图源抖音截图

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不仅仅把科学普及工作当成业余生活中的一种调剂,更将其视作科学家应当肩负的责任。对于普及知识的责任感,促使年过80的科学家们,不断摸索新的传播技术,以便和年轻人站在一起。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就在短视频讲座中呼吁:“我想(大家)不要小看科普这个事情,科普可以说是和科技创新相提并论的。因为科学普及本身是面对年轻人的,年轻人是未来。在有生之年,只要我身体还可以,我很愿意做这件事情,我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院士们之所以愿意接连将短视频当作新的知识普及阵地,是因为科学普及的受众集中在这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

图源网络

走到群众中去,走到受众中去,将学习了解科学知识的门槛不断降低,是这一辈科学家对待科学普及工作共同的态度。

《院士开讲》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出品,至今已更新16期,单期视频完整时长在30分钟左右。同时,院士在节目中提到的知识点,被碎切成单个时长不超过1分钟的短视频,以更适应短视频平台分发模式的形态进行传播。

截至目前,杜祥琬院士主讲的《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抖音播放量已破千万大关;邬贺铨院士主讲的《算力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和龙乐豪院士主讲的《运载火箭与中国航天》的播放量也逼近千万。院士开讲账号也吸引了超过80万粉丝。

这只是近年来众多院士参与知识普及的缩影。9月5日,国新办举行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会上特别提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导其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群众。”

如今,院士们投身其中,成为知识传播的引领者,掀起了新的风尚。他们借网络平台之势,燃科学普及的星星之火。

图源抖音截图

如果短视频是年轻人和更年幼的孩子都喜欢的娱乐休闲方式,为什么不让他们在这里看看运载火箭、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或是能源战略呢?也许从这些科学普及视频的观众和粉丝中,也将走出下一代院士。

而另一方面,拥有大量用户的短视频平台,也有责任承担起科学普及的担子。——用户们将大量时间留在这里,平台有责任提供更多元的价值,既包括娱乐休闲的价值,也包括自我提升的价值。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泛知识内容在抖音的播放量占到20%,这既是平台的社会责任,也是来自用户自身的多元诉求。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编辑出版学系副教授白晓晴曾提出,短视频和直播正在构成知识传播的视听新范式。“泛知识类短视频也助力科学研究者形成了科普传播的网络化、影像化思维,将公式、图表、概念等抽象话语拓展成为丰富鲜活的多观感体验,并借助短视频平台的裂变化传播模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这是新时代给知识普惠留下的新机遇,白发苍苍的院士们已经冲上了普及科学知识工作的一线,未来,也会有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加入。

毕竟,有大众的地方,才是科学普及的沃土。

END



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