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台湾女书法家杨玉如是怎么写草书的?网友:传统功夫了得

 书法古今 2022-09-16 发布于陕西

对于国内的许多书法名家,许多网友都是很熟悉的,尤其是狂草“四人展”的刘洪彪、胡抗美、张旭光、王厚祥,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因为他们写的不仅是草书,而且是国内顶尖的书法家,可以说,他们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但是,同样是汉字书法,在台湾有一位女性书法家,她是学校老师,是教授中文与书法的老师,这一点与国内书法是不太相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杨玉如不仅是书法老师,更是中文老师。

中文与书法是密不可分的。书法是文化的精粹,是反映文化的本质内涵的。现在人们一直强调写字只是一种技法水平的体现,这一点古人也是这么说的,他们说,书法是小技,是余事,是文人茶余饭后的事情。真正的书法家应当是饱学诗书的文人。正如书画评论家陈传席所说,当代不需要那么多的书法家,最好只有几个人就完全可以了。他的意思是说,真正的书法家是那些很了不起的文化人,反过来说,当代书法家真的是太多了,没用!

而台湾的杨玉如就是一位文化人,他不光是书法家,更是文化人,她生于1958年,7岁时便开始学习书法,练钢琴,21岁时在一个小学当音乐老师,随后便在几个国家担任中文与书法老师,时间长达16年之久,2000年之后,便在几个国家举办个人书法展,也被多个大学聘为书法教授,2014年起担任台湾书法学会秘书长等职。

杨玉如擅长行草书书法的研究与创作,她的书法似从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而出,继承了王铎的笔法与字形,但以个人对书法的认知,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杨玉如书法注重整体感,以章法的温、雅、平而著称,因为是自己的风格,而更多体现了一位女性文人对书法表现力的再现,多以实、华而胜出。实,就是用笔实,与国内的墨法表现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华,就是章法的形式感,看似平淡,实则巧魅。

我们注意到,杨玉如的许多书法作品大都是自作诗词,这一点与国内的许多书法家所写内容是完全不同,她并没有照搬照抄古人的诗词,除非是友人嘱书指定内容。为什么说书法家一定是文化人,可能原因就在于此。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一个写字的人,字只是字的本身,而真正需要表现书法的内在时,还是需要字外功夫的。

这时我们也联想到当下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他们的做法与杨玉如是完全不同的,而是很注重书写,并没有把更多的尽力花在文化的修养方面,难怪陈传席发出感叹认为,当代并不需要那么多写字的人,而是需要一些真正的有文化修养、有专业知识的书法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我们这个时代产出出像王羲之、颜真卿等那样的大书法家,才能更加长久地影响这个时代和以后书法的发展。

当然,如果仔细查看杨玉如的书法作品,我们也会觉得她在书法章法与形式上是很传统的,并没有多么深厚了创新。就笔法而言,她在书写时也许是注重了书写速度,而用笔也略欠不周,缺少了王铎那种精细入微的用笔技巧,而字形上,杨玉如也只是继承了极少部分,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的,这也许是她本人对书法的理解,用一句专业的话来说,她的入古还是不深,学古不精。大家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