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穷人才会指望用保险养老

 mynotebook 2022-09-16 发布于湖南

【20年交50万保险,55岁之后每年拿2万8,可以养老吗?】

王老师。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女性,我是华人华侨,现在35岁,父母大概有几万存款,我比较看好新加坡的银行,想问问能不能把父母的钱投资新加坡的银行,因为我对新加坡比较看好,富豪都银民那里,政治稳定,而且利息可以从2点几升到4点几。

我现在没有存款,可能明年要来中国北京和男朋友结婚。

我没有存款,现在开始交马来西亚的社保,我们大概要存到55岁,存到50万,然后55岁后每年可以拿2万8马币养老,但是这个50万养老保险不能取出来,55岁后取出来,发的钱也会少。所以我也没打算取出来。您觉得我这个养老规划有问题没?

——来自直播连麦提问

你是华人华侨,马来西亚国籍,你现在35岁,未来20年要交50万马币给马来,55岁后每年给你2万8,65岁可以拿到28万,75岁可以拿到56万,就回本了,之后相当于每年拿的钱都白拿。这是一个很有诱惑性的方案。

但对不起。这是一个针对穷人的方案。你赚不到一分钱。

因为其实这个账不是你这么算的,因为你55岁之前交的50万马币,这是你辛苦节省出来的钱,然后这20年,你一分钱都拿不到,还要往里面投钱。假设你幸运活到55岁,也才能每年从里面拿到2万8的利息,假设你顺利活到75岁,你拿到了56万,你觉得回本了。

你真的回本了吗?

你并没有回本。

如果按照50万一年,每年返给你2万8,有每年5.6%的年化,可问题是,你是从35岁开始交的,那么实际上你这个钱是40年不能动,而不是20年不能动,因为你一动,发给你的钱就会减少。而不是你交了20年,55岁后你的50万就可以全部取出来,你还是要压在里面。

而你真实的年化是多少呢?是5.6%吗?这是错误的计算方法。因为你前20年是一分钱都拿不到的。即使是你侥幸活到了75岁,你总共可以拿到56万,相当于你每年可以拿到14000。

年化只有2.8%,每个月收益只有1200。而你的50万现金,40年不能动,前20年一分钱不给你发,甚至不如存银行,银行虽然利息也低,但是至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有利息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个年化更低的年化了。这是最差的投资。假设你投资了10万块钱,去一个大学摆摊,然后你每天辛苦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每个月可以赚取1万5的现金,40年你可以赚到多少钱呢——720万。

实在是非常抱歉,我打扰了你作为一个穷人的完美规划。但这就是事实。

一方面是只有穷人才会买保险,一方面是即使是买保险,也一定要买赔率高的保险,而不是买赔率低的保险。另一方面是,我没有见过一个人买保险能发财的——卖保险是可以发财的,但是买保险是发不了财的。当然这里的卖保险不是指的保险销售,而是指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肯定可以发财,保险销售太多了,竞争太激烈了,很难发财。

保险行业是有社会价值的,并不是一个骗子行业——但是有两个核心变量要理解清楚。

一个是一个保险产品,对于你个人来说,一定要赔率够高才值得买,而不是40年拿出50万不能动给你56万,这没有意义。资金周转率太低了。比如我买车险就很值得,一辆100万的车,我一年交2万,保费100万,如果我第二天就撞车了,直接赔我100万,那我赚死了。因为车是很容易撞的。我的车不仅是我有保险,我的每一个乘客只要出事最多都可以赔100万。

也就是说,越容易出事、越快出事的保险,越值得买,否则不值得买。10年、20年以后的保险不值得买。尤其是需要花50万,40年以后才能赔付56万的保险,完全不值得。算不过来。我直接拿钱去创业就好了,40年我也发财了,还需要你的保险么?

也就是说,对于保险而言,出事越快、赔率越高,越划算,越值得投资。否则还不如拿钱去做别的。

所以你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个穷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你本来就是穷人,所以你有这个思维方式,很正常。

但是你要记住,靠投资理财赚钱的难度,其实比技能赚钱难得多,毕竟技能是可以吃苦的,而投资理财几乎只靠资本金。这是所有的穷人的一个误区,一个人如果自己连500万现金都没有,在目前这个时代,不用考虑靠资本赚钱了。

说白了,每一个保险公司都是很赚钱的——核心就是保险是负利率的行业。保险公司的融资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融资成本最低的行业,比银行还低,因为银行还需要给你利息,而保险公司甚至不需要给你利息。

你要明白,保险公司是很有钱的。即使是巴菲特的母公司伯克希尔,其实也是保险公司。他的融资利率比银行还低。

既然是对保险公司是负利率的,那么对你肯定也是负利率的,只不过这里有一个时间差和有一个认知差的问题。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保险没有用,或者说所有人都从保险上赚不到钱,而是说,这是一个计算问题。如果你已经有了看病和养老的钱,那买保险肯定是赔钱的,如果你活不到55岁,或者活不到75岁,那肯定是赔的。

其实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只不过——你能力太差了。没有现金流。穷人的生活。我理解。但我不可怜你。

只有穷人才会指望用保险养老。不管这个保险是所谓的国家强制规定的社保、还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看似完美的商业化保险。

保险的本质其实只是风险对冲而已,并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正现金流收益的投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是返还型的保险、越是投资性的保险,其实买起来越吃亏——因为越贵、占用现金流越多、需要缴纳的时间越久。

所谓的返还,不过是一个占用了你20年的资金,打了个时间差,然后20年后再慢慢的每个月一点一点的还给你而已,甚至就连所谓的社保和养老金其实也是这个套路,对缴纳者个人来说,这是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极大浪费。

当然,需要拿退休金养活自己的人——虽然看起来稳定,算是普通人中生活还不错的,但本质上其实只有穷人才需要退休金养活自己。

那很多人会问了,王老师,如果我真的想买保险,应该买什么类型的呢?总之,交的钱越少越好,赔付的金额越大越好,交的时间越短越好,越不是返还型的越好,所对冲的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越好,事故发生的越快越好。

比如开一辆车出事故的概率就很高,并且可以及时赔付,就值得买。但是30年后是否会得癌症的概率就很渺茫,即使得了,也要等30年,没准你拿着这个钱吃点苦做点生意,30年后没准都赚了2000万了。你还需要买一个100万的保险吗?还需要你交30年然后30年后每个月返还你5000块钱吗?

也就是说,保险业存在的真正价值和购买保险的真正意义其实从来不是什么养老——当然更不是什么投资。而是越是短期的、意外的、交的钱少的、一旦发生意外赔付的金额高的、且发生的这个意外概率很高,那么这个保险的购买行为就更有意义。

只不过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相当多的保险产品已经成为了企业甚至是国家用来以负利率吸纳资金的手段而已。这其实本质上背离了保险业最基本的价值。

保险本身就不是用来养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