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关于瘢痕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疼痛康复研究 2022-09-16 发布于河南

知识点一:凹陷瘢痕可能导致远端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凹陷瘢痕意味着瘢痕下面的粘连严重,因此它属于活跃瘢痕(会引起身体不适或功能障碍的瘢痕)。

(筋膜)粘连会导致皮肤与下层组织之间的正常滑动出现异常,进而导致相关的功能障碍。

  • 如果凹陷瘢痕出现在关节处,会限制关节的活动度,出现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

  • 如果凹陷瘢痕出现在腹部,比如阑尾炎术后导致的瘢痕,可能会引起内脏功能障碍(如便秘、月经不调、腹泻)以及腰腿痛、头痛和异常姿势(如含胸驼背)等。

原因是:

  1. 筋膜是延续的,且筋膜与触发点相连,因此可能会导致远离瘢痕的位置出现功能障碍;

  2. 活跃的瘢痕会出现神经肽的释放,神经肽会引起神经反射通路的异常,进而引起病灶远端的功能异常。

知识点二:臀部感染性小瘢痕与腰腿痛

瘢痕对人体的影响不能以其大小来决定。

临床真实病例

患者,女,主诉左侧腰、臀、大腿疼痛,引起原因不明,已经持续几年。

经过医生咨询了解到,患者没有做过手术、也没有磕碰伤,但右臀有一个好久之前感染留下的凹陷瘢痕(只有小指甲盖大小)。

治疗方法

用针刀对瘢痕进行松解,可清晰听见咔滋咔滋的响声,松解完成后,患者站起身来感受效果,震惊地对医生说:“我好像不疼了。”

分析

瘢痕凹陷说明,下层粘连严重,松解时的阻力感和声响证实这一点。

筋膜是延续的,且和触发点相连,可以引起远端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如上述病例中讲述的)

筋膜的粘连,会导致筋膜内存在的神经、感受器异常,进而导致信号传出、传入的异常,最终反射性的引起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功能障碍。

知识点三:粘连与疫苗的反复注射

当我们在同一个部位进行反复疫苗注射时,会导致皮肤反复损伤,进而可能导致组织修复时的胶原、纤维排列异常。

尤其是当患者出现感染时,易形成皮下粘连甚至瘢痕,而粘连严重就会导致皮肤与其下层组织滑动异常,进而可能会导致其局部或远端出现功能障碍。

知识点四:伤口处浅筋膜的动员

伤口愈合过程分为四个不同但重叠的阶段,即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

当伤口临时基质在止血期间形成血凝块时,伤口开始修复。当炎症细胞浸润后,以胶原为基础的细胞外基质在成纤维细胞增殖阶段开始重建新组织。

伤口修复过程中,邻近皮肤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迁移到以纤维蛋白为基础的临时基质中,增殖并分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形成肉芽组织。肌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可收缩和愈合伤口。

研究表明,单个成纤维细胞在伤口中的牵引力明显大于细胞运动所需的力,并假设这种额外的力是用来拖动基质纤维的。

浅筋膜对深部皮肤损伤作出反应,进入伤口,在伤口处形成临时瘢痕。动员的筋膜组织不仅包含细胞外基质,还包含筋膜成纤维细胞、嵌入的血管、巨噬细胞和周围神经,这些都是最初伤口修复所需要的。

筋膜基质作为伤口处的临时基质,调节和吸引血液中的炎症细胞。相比之下,真皮基质保持不动,不会进入伤口。因此,这种结缔组织集合的动员是筋膜结缔组织所独有的

知识点五:拔牙瘢痕与偏头痛

拔牙损伤过大,可能导致形成瘢痕粘连,造成面部的肌肉和神经紧张,进而引起颞下颌关节的紊乱,或者是相应颞部的肌肉痉挛、疼痛,进而引起相应的头痛。

拔牙术后伤口处理不当,导致拔牙窝感染(干槽症),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同时放射到耳颞部引起头痛。

当然,拔牙后引起的头痛,也可能是因为拔牙后休息不好造成的。

知识点六:扁桃体“瘢痕”与肾小球肾炎

当扁桃体损伤出现炎症时,可以是多种细菌的感染,但如果感染的细菌中存在链球菌,可能会导致肾小球肾炎。

原因是:

在扁桃体出现链球菌感染时,会促进淋巴产生抗体来对抗链球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通常会经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单位,最终导致肾小球肾炎。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医生常会询问患者1-2周前是否患有过上呼吸道炎症(或者化脓性的扁桃体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