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

 寂寞中快乐 2022-09-17 发布于北京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现象和本质

世界上的事物普遍地都有这样两方面:一方面是它外表上变化不定的形状,就是它的现象方面;另一方面是事物内部的一定的关系、作用,就是事物的本质方面。任何一件事都有这两个方面,都有它的现象的方面和本质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在每一件事物中密切地结合着。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对于本质的发展,它还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事物的本质,常常不是直接就能认识到的,只从表现现象认识事物,就常常会受到迷惑。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做科学的研究,就是以现象的认识做基础,加以分析研究,理解这些现象中间的内部关系,找出它们中间的一定的关系和作用,认识它们的规律,这样就得到了本质方面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要认识本质,必须以大量的现象认识作基础,大量现象中起支配作用的关系才是本质的、巩固的关系,才不是暂的现象。

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我们就不会为现象所迷惑,相反地却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每一现象以至于“假象”的原因和意义。这样,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就不会为“假象”所迷而走错路,就能正确地应付一切现象的或局部的临时的事变,就能够顺利地达到我们斗争的目的。

鉴上,现象和本质是事物本身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以大量的现象为基础,采取分析等研究方法,就会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二、形式和内容

形式和内容反映了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一定的形式;都在一定的形式之中发展变化,它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就是它的内容。例如,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以游击战争的形式和敌人斗争,这些游击队伍的产生、训练、发展、战斗过程、游击队与人民及解放区政府的关系、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等等,都是敌后游击战争的内容。

形式和内容是不能随便分开的,这种关系在哲学上叫做内在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内在关系,首先表现在内容的优越地位,或内容的决定作用上,即内容决定形式。比如,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新四军坚持敌后战争,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这种战争要求我们采取游击战为主的形式。其次,这种内在关系还表现为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简单地说来,是在两种情形之下,表现为两种相反的作用。第一种情形:如果形式适合内容的发展情况,形式就促进内容的发展;相反,第二种情形:如果形式不适合内容的发展情况的,形式就对内容的发展起阻碍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采取游击战为主的军事斗争形式,就能有力地打击敌人,增长抗日人民的力量,这是由于形式适合内容发展的条件;相反,如果采取运动战为主以至阵地战的形式,就会使抗日人民受到损失,这就是由于形式不适合内容发展情况。

形式和内容比较起来,内容是变化不停的,而形式则是一种比较固定的东西。比如,鸡蛋在孵化过程中,蛋的内容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蛋的形式,则一直到小鸡破壳以前,始终保持原状。内容发展了,而形式却在一定的时期始终保持原状,这是形式和内容的矛盾。这个矛盾就产生这样的规律:即形式落后于内容。某种形式在一定的情形下,本来是与它的内容适合的,是能促进或帮助内容发展的,但内容在不停发展而形式却始终未变,形式也就不适合内容了,就成为内容发展的阻碍物了。比如,椭圆的蛋壳,本来是保护蛋黄蛋白孵化的,但等小鸡孵化完成时,它就成为内容继续成长的障碍了。内容和形式的这种变化,用哲学的专门术语来说,叫做由内在的关系变为外在的关系,也就是由互相依赖为主的关系变为互相排斥为主的关系。这个时候,形式和内容的矛盾就尖锐化起来,就要发生冲突、破裂。这种冲突和破裂的原因,是由于内容必须要冲破原来的形式,取得另外的形式,才能够继续向前发展。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由内在的转变为外在的之时,就必须依照内容的发展要求,向旧形式作斗争,以取得新形式。

 人类社会的变化,也同样表现着这种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关系。一种社会形式或社会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的情形之下,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后者的阻碍物了。封建社会形式比较奴隶社会,是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但在封建社会中间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冲破封建社会,才能继续发展,这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原因。

鉴上,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事物总是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形式和内容是不能随便分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三、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结果的事物,或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叫原因。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必然产生的事物,或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在客观世界中,任何结果都由某种原因引发或决定,故没有无因之果;任何原因都会产生一定或某种结果,故没有无果之因。事物发生的原因都可以在客观世界里去找,用不着什么神灵的力量。有一定的原因就产生一定的结果,这是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定的法律和规矩。

因果联系不是事物表面的现象联系,而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二者之间存在客观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

事物的存在,有它自己本身所具备的内部条件(即内部矛盾),也有外部的条件,因此就有内因和外因的分别。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长期沦为半殖民地,这种的外因,是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竞争中国的市场,而内因则是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出卖国家利益,压制人民的民族斗争。如果中国没有反动统治者的卖国专制行为,让广大人民都能动员起来反对帝国主义,那么帝国主义就不可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所以,外因是通过内因才发生作用。事情的结果,最后决定于内因。

同一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相反的,不同的原因,如果有各种适当条件的配合,却往往产生相同的结果。这就是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如,希特勒的侵略行为,在法国得到了胜利的结果,在苏联却完全失败,这就是因为法国处在反动资产阶级统治条件之下,而苏联则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条件,这就是一因(希特勒侵略行为)多果(法国胜利、苏联失败)。把握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辩证关系,就在于要正确地了解一件事物发生的意义,必须研究它的全部原因,也就是要研究它的各方面的条件,切不可把一两种条件,或不重要的事情看做唯一原因。

鉴上,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一因可产生多果,一果可由多因产生。

四、偶然与必然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而且是一定不移的要依循着这种规律发展变化,决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一定不移”的性质,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性质,在哲学上又称做必然性。我们说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必然的,就是说社会的发展一定不移要走向共产主义;我们说全世界人民的民主运动必然要胜利,也就是说胜利的前途,是民主运动发展的一定不移的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它一定不移的规律,都有按照这些规律发展的必然性。事物的必然性,是事物自己本身的性质。它不决定于什么神灵的意志,也不依赖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决定于它自己本身发展的情况和周围的条件。

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有许多事情,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看起来并不是在过程中一定要发生或不可避免的,但在事实上却出现了,这种事件,我们就说它是偶然的事件。社会发展一定不移要走向共产主义,但每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什么时候进行,采取何种具体形式,由哪些人来领导等,就带有偶然的性质。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现象在此种联系中是必然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是偶然的东西。必然性向偶然性转化,偶然性又向必然性转化,两者密切地联系着,这就是事物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法统一。

学习把握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透过偶然性抓住必然性,坚定地走历史必由之路;同时又不忽视偶然性,准备应付复杂多变的偶然情况。实践运用中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认清楚什么是发展中的必然的倾向,就当前中国来说,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什么其他的道路,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方向。二是认清楚什么是发展中偶然的摇摆、偏差、曲折,就不会因为碰到意外的困难、挫折或其他的变故,而在行动中发生动摇退缩的心情,比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资本主义的围堵、打压和颜色革命,甚至出现上世纪苏联社会主主国家解体的现象等偶然事件,也绝不放弃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因为认识到这只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偶然要出现的事件,没有苏联解体也许有其他什么国家解体。三是认清楚一切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联系,认清楚必然性要通过无数偶然性来贯彻它的方向,我们在行动中,就要不但不为偶然事变所迷惑,而且要学会正确对付一切偶然事变,利用各种“机因”,以促进必然性的发展。

上面就是对必然性的真正认识所要把握的因素,做到这些,就不会为偶然的变故所迷惑、动摇,并且能驾驭偶然事变,这就叫做在行动上有了“自觉性”,这就叫做有了“自由”。相反,如果不认识必然,看不清正确的方向和没有能力抗拒偶然性的迷惑和影响,这就叫做行动上的“盲目性”

鉴上,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非本质联系引起的不确定的现象,它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现象在此种联系中是必然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是偶然的东西。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要透过偶然性抓住必然性,坚定地走历史必由之路;同时又不忽视偶然性,准备应付复杂多变的偶然情况。

五、可能与现实

一种事物的出现,在客观世界已具备一定的物质因素,但还需要一定条件,它的出现才会实现,才会成为必然的事实,而在另外的情形下就不会成为事实,或被另外的事实所代替,这就是可能性。简单地说,可能性就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出来,能够成为事实的这种性质。

那种能够成为事实的东西,它们虽不是立即要成为必然的事实,但只要实际上有一定条件出现,就可以成为必然的事实,这样的可能性,叫做“实在的可能性”。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定要得到完全胜利,而且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趋向在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里已具备着它的必要的因素,但要使这种趋向成为必然的事实,需要创设一些条件,例如政治上的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条件,才能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得以实现,这就是现实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所谓的可能性,是根本不能成为事实,而只是在人的主观上觉得可能。如,反动派妄想专制独裁制度可能永久维持下去,这种所谓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客观事实的根据,而只是反动派主观妄想。这是把实际上不可能的东西当做可能,这样的可能性,叫做“抽象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脱离事实的无益的空想。

可能性并不是必然存在的事实,抽象的可能性根本不能成为事实,但实在的可能性,在适当的情况之下就会转变为必然存在的事实。当一种可能性已经转化为事实,并且在发展中成为巩固的、必然的东西时,我们就说这种可能性是实现了,或者说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了。

“现实性”这一个范畴,是指那个不仅在事实上存在,而且在事变发展中成为巩固的必然的东西。如果在事变上虽然存在,而在发展中并不巩固,如袁世凯宣布做皇帝,国民党反动派开了“国大”、伪造“宪法”,这些虽然也是事实,但并不是现实性,因为它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就像水中的泡沫一样容易消散。

可能性和现实既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可能性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再是可能性。可能性是尚未展开的、潜在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展开的、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与现实的对立,决定了:人们做任何工作,都要立足现实,从现实出发;又要着眼未来,分析可能,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预见。可能与现实的统一,决定了:我们在实践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使可能转化为现实,并要力争把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防止坏的可能性的产生。

鉴上,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某种潜在发展趋势怎样转化为现实的一对辩证法范畴,两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在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转化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到此,《大众哲学》的主要内容已概括完毕。之所以这样概括,目的就是一个,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把握哲学这门学科,以辩证法唯物论为武器,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总之,哲学的重要任务是在于改变世界。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用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

我们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就是要用它来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中国社会的客观事实发展规律,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走的道路,和各种工作中的方针、政策、计划、办法,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