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任中恒︱龙江的诗歌,龙江的诗人——读诗说人之四

 陈晓春 2022-09-17 发布于江苏

 



龙江的诗歌,龙江的诗人
——读诗说人之四

文/任中恒

龙江县诗人的诗歌,承接了黑龙江驻防城及流人文化的风格,写事写景写情的较多,有的都对《诗经》成书以来的秦汉歌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文有过诵读吟咏,对古诗词也有一些翻阅和了解,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对前人的模仿。因此,龙江诗人的古体、格律诗词中带有很深古人墨笔的风格和痕迹,在古人的基础上诗词中加入了新词汇、新的描绘和感慨,视野、视觉的角度比古代更多样,而且很有地方特色。虽然,龙江诗人思考的深度不尽一致,让人读了感觉也不一样,但是大都妙笔生花,让人有不同的回味。

很有地方风情的诗,确实让人读之不厌,生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方观承,字遐谷,因家庭受文字狱牵连祖父、父亲被遣戍龙江城,方观承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几次从关内来黑龙江驻防城省亲。在齐齐哈尔居住五年多,1732年雍正朝时随军征讨准噶尔,乾隆年间曾任军机处章京、户部郎中、浙江巡抚、直隶总督。故于乾隆十年(1768)。可他写齐齐哈尔250年前农家冬日,其特点却十分经典。

      

门闭炊烟暖御风,家家灶火炕头红。

客来更拔泥盆焰,羊胛餐香炙马通。

   

诗的大意是,冬日,家家室内温暖如春,客人来了,主人拨起火盆的炭火,把羊前腿干用干马粪炙烤得喷香。

现在看来,农家的火盆已经有四十多年看不到了,用牛粪马粪一类作燃料,来烤肉的做法也已经不多见了,可当年的齐齐哈尔人,就是与之一样的生活方式。

他还有一首诗,他把达斡尔人妇女那种勇猛强悍写的让人惊憟不已。

夫役官围儿苦饥,连朝大雪雉初肥。

风驰一矢山腰去,猎马长衫带血归。

      

丈夫出役工,为官家围猎去了,家里的孩子饿了,她,看到大雪封山,雉鸡正肥,拉出圈马,飞驰而去,消失在山腰,不一会就回来了,猎马的身上、主人的长衫,都染上了动物的血,很显然猎取的收获颇丰,真有关羽温酒斩华雄的风采。

  

龙江县近年诗人也出现很多优秀诗篇,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那年,登上龙江最高峰朝阳山,同样登上,但个人的视觉角度,个人的感觉就不同,诗词表述的景色也不同,让读者的感受也不同。有的写实,有的带有想像,有的作为比喻,有的赋予夸张,有的借景抒怀,有的以景壮志,有的给予了联想的翅膀,任其翱翔。我把一些龙江诗人的诗中简要的摘录下来两句,有的可能不是全诗的意思,但,他们对视觉和感悟,很值得大家欣赏。

龙江作家、诗人朱殿学走到朝阳半山中他眼里是:“雾岚弥漫腰间绕,曲水蜿蜒脚下行”;

女诗人张秀娟善于写实,他在朝阳山上看到听到的是:“岭上流云观雾气,泉边野鸟弄涛声”;

作家、诗人耿双林站高望远,美感在眼里也在心中,他看到的是:“顶峰俯瞰田园浪,好个朝阳似画屏”;

诗人邓炳华眼里看到景色,他的词非常写实,实事求是告诉大家:“五月赏仙山,绿染柞林一片”;

诗人杜荣剑在没登顶之时,就情怀满满,他拿起笔清理一下嗓子:“满怀逸兴催诗笔,唱首豪歌壮此游”;

诗人祝盛伟的在朝阳山,他的视觉里却是世界时空转换、来客聚散如浮云,岁月无限的意境:“明暗起落招日月,聚散来去挥云烟”;

七十七岁的老诗人粱殿英提高站位,大气诵读:“耸立千重衔月影,蜿蜒十里荡丘波”;

多年游走外乡的敏锐诗人王晓凯,他的思绪里,却把朝阳山当做一个载体,当做一种标志物,那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乡愁,“常忆朝阳山上雨,飘飘洒洒故乡人”;

诗人岳成果听觉和眼里呈现出一派祥和,耳里是莺的歌声,眼里是缓缓地济沁河:“欣赏绝顶闻莺语,喜立青坪赏济河”;

诗人张雅君站在朝阳上,回忆起登碾子山观赏石碑时,碑上妄大自称鹤城第一峰,此刻,与雄伟的朝阳山一比,觉得太可笑了:“雄姿傲立迎新日,伟岸一方笑鹤城”;

作家、诗人朱喜林的视觉更细微,他没有表述大山巍峨雄壮,站高远眺,目视千里,而他看到一只小鸟展翅蓬勃向上,落在山腰青青小杏树上小憩,暗喻着聚集能量,意欲再次飞跃:“翰鸟联翩上峻嶒,压枝犹小杏青青 ”;

婉约词人寒塘鹤影,登山受到雨天的影响,走在乱石矮树的山腰,仰首看到无阶而斑驳的山体,对朝阳山吟咏出:“自信凋伤无老去,任凭俯仰亦巍然。”   

诗人高敏登朝阳写了一首现代诗,她在朝阳山上远视古迹思古人,别人都望远方,满眼风光,之后写出自己的感官感觉,而高敏驻足山巅,却把自己的思绪拉远,远到800年前金代疏浚的边壕,满满的思古之幽情,如同壕里边外大地上年年新生的红豆,点点撒落在山间,人间无处不相思:

再一次把我的思绪拉远

驻足于界壕的遗址

蓦然闯入视野的红山果

年复一年

仿佛把相思撒落山间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任中恒,笔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过企管、党办、行政办的工作,机关退休公务员。在《黑龙江粮食经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黑龙江商业经济》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几十万字。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历史探索、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在相关的杂志或网站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