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36:考教上岸却不会上课,怎么办?

 五月华语 2022-09-17 发布于河南

招590名,报名 15000多人的招教考试落下了 帷幕,上岸的人们也陆续被分进了不同的学校,担任了不同的学科老师,给很多学校解决了非常迫切的教师短缺问题。在很多人感到很欣慰的同时,一个校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学校今年共招进89名老师,然而,49名是非师范专业过来的,各种背景都有。让他们上课,他们说不会,这让我们的工作很被动。”

说真的,这种情况的确出乎人的意料,也的确给急需能登上讲台老师的学校带来了很多了压力和困扰。但是,既然这些人经过过关斩将突围而出,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虽然据该校长反映什么主持啊、司仪啊、销售啊上上培训班就考上了。那么,对于学校该怎么办呢?同时,作为“不被待见”的这个群体该怎么快速进入角色呢?

学校层面,建议如下:

针对这些人的情况,找出一个负责人专门对他们进行管理。那么,这个负责人不一定是教学成绩非常好的,但是,对教学常规管理十非常熟悉的人。对他们制定一个管理规划:教学常规培训、课堂管理培训、师德师风培训、学科融合培训、家校合作培训等几个专题。

  1. 教学常规分为备(备课)教(上课)评(作业批改)辅(辅导)考(学业考核或者考试),这五个环节具体怎么做,都要给他们仔细讲。不过,这些人既然上过培训班,他们的备课是学过一部分的,教学的大概流程也是知道的,否则就不会通过面试,负责人可以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集中来讲。其实,一旦认真做起来,也不会感觉有太多内容。如备课中三备原则:备学生、备教材、备环境。上课的三(四)种课型: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实验课)。上课的五个环节等等。对于评辅考,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慢慢渗透。

  2. 给这些人找老师结对子,进行帮扶。这个做法几乎所有的学校和部门都在进行,尤其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工种。对有些学校来说,可能结对子的师傅招不够。其实,这个是非常灵活的,相对弱一点的人可以找个一对一的师傅,而对于比较强的人可以两三个新手拜同一个师傅。对这样的结对子,学校都有考核,如相互听课、成绩挂钩并联管理、绩效关联等措施。

  3. 课堂管理是需要经验的,尽管有很多教学法方面的书可以参考和学习,但是,很大程度需要经验。课堂管理充满了变数和新奇,年级越低,突发状况就越多,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就是考验一个老师的最大能力。总的原则就是避免课堂矛盾冲突激化,一般都要软处理、冷处理。但是,如果遇到紧急甚至危险情况,则要快速、冷静处理,干脆利索。纵观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最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危险事情的学段是初中,小学生相对都比较听话,因为年龄和心理发育特点;高中生有了一定自制能力;大学生已经成年;只有初中处在叛逆期,身体的快速发育和心理的不成熟使得这个矛盾非常容易激化,并且很多孩子出手不知轻重、不计后果(我亲自处理过用凳子打人的、用棍子打人的、让耳朵听力受损的等等)。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老师足够冷静和智慧,都不会有太坏的结果。建议老师们一定要了解一些法律,关于教育教学的和未成年人方面的,都要了解一点。

  4. 师德师风内容包含非常丰富,有关教育教学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能触及的一些红线等等。这在评价教师方面有一票否决权。

  5. 学科融合和家校合作可以慢慢来,如果不担任学科组长或者班主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学习。

    老师层面:

    1.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任何一个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东西一旦被自己拥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落差,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接受自己的失望,接受自己的兴奋,接受自己的焦虑,接受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人际关系,已经接受给自己指派的工作任务,等等。

    2.学习。一个新人到一个新单位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学习本学科的专业,这是非常重要的首要任务,因为自己要站讲台。讲台,是非常神圣的,不是因为它的材质,而是讲台下坐着的是活生生的人。你可以一次讲错,可以两次讲错,但是,不能三次、更不能四次讲错。向同学科的任何一个老师学习;向同年级的不同学科的老师学习;向同学校的优秀老师学习,不用解释原因。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该单位的文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吃过很多亏)

    3.相信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不是消极,更不是被动。把自己的心沉下来,相信自己既然通过那么多关口,就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总之,教师,是值得付出全部心血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职责和使命。学校具有培养新人的义务,老师本人更应该有自我成长的责任,二者合力,定会顺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