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谱的人,遇事有这几个特征

 布衣粗食68 2022-09-17 发布于湖南

和靠谱的人在一起,做靠谱的事,这一生,才能朝着“靠谱”的方向迈进。

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和弟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言行,由此可见孔子为学、为人、为官的主张。

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靠谱的人,遇事往往有以下特征。

01

靠谱的人,会遵循约定俗成的仪式感。

《论语》第二十七篇中写道:“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宫廷,便便言,唯谨尔。”

意思是说:孔子在家乡,表现得信实谦卑、温和恭顺,似乎是不善于讲话的人。但是在宗庙祭祀、在朝廷会见君臣的场合,他非常善于言谈,辩论鲜明,只是比较谨慎罢了。

由此可见,孔子的言行举止,总能合乎不同场合的需要:在乡党时“讷言”,是因为尊重邻里,不让自己显得“鹤立鸡群”,顾及了所有人的面子。在朝堂“敏言”是出于工作职责的需要,既然受命于他人,就得有胜任岗位的才华和能力。

孔子尊崇的“礼”,换作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遵循约定俗成的仪式感。

比如,《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受鲁君之命接待外宾的样子:他的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加快起来。像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时,向左向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都很整齐。他快步向前时,姿态像鸟儿要展翅飞翔。宾客走了以后,他一定向国君汇报:“宾客已经不回头看了”。

这份庄重、以礼相待,给人一种正式、严肃又不失真诚的印象,不仅能让外宾感受到被尊重,也能让国君感到放心。

在孔子看来,在朝堂之上,神色就应该是谦卑恭敬的,言语就应该是低声且缓言少语,步伐迈得又小又快,呈一条直线往前走。任何一个“动作”的规范与否,都意味着内心的虔诚与否。

这些“仪式感”,并非花哨的做派,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声的表白。

比如,我们与人打交道,对方若是中规中矩,很明显是一种尊重和欢迎的态度;对方若是敷衍了事,就连打个招呼都目光游移,很显然是看不起或者不屑与之合作。

02

靠谱的人,凡事都有周密的计划。

《论语》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关于统帅三军的一段话: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予?”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意思是,子路孔子,如果孔子率领三军去作战,将和谁一起去。孔子回答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大河,这样做死了都不知后悔的人,定然不要。他要共事的人,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而能争取成功的人。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不打无准备之战”。

他还说过这样一段话:“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意思就是:有的人狂妄而不正直,幼稚无知还不谨慎,表面上诚恳却不守信用,我不知道这种人会怎么样?

由此可见,做一个“靠谱”的人,是孔子极力推崇的。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谋定而后动”。

摒弃那些毫无头绪,口出狂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家伙”,只管脚踏实地去做好计划,并一一落实,努力去克服前进路上冒出来的 一个个障碍,以坚定的步伐,走向成功的终点,这才是“靠谱”之人应有的行动。

03

靠谱的人,总会全力以赴。

《论语》中写道: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意思是说,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由此可见,孔子的情绪、精力都用在了同一件事上,这种全力以赴,往往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

就比如说,很多人总会吐槽,自己的工作太忙,一天下来,除了感觉到疲累,可并没有多少收获。

“慢工未能细活”,原因就在于“开小差”。

比如,借着上厕所的时间刷手机,借着“找素材”的由头看小视频,或者,借着去交流工作的机会尽情聊天,人们总是一不小心,就把时间和精力给了那些“低级的快乐”。

那些瞬间能够吸引眼球的东西,就如同毫无营养却美味可口的“垃圾食品”,明知对身体有害无益,却抵挡不住味蕾的诱惑,一再让自己沉沦。

上班时间“摸鱼”,下班了才惊呼任务还没完成,于是开启加班模式,整个生物钟也就被打乱了,日子陷入了长时间工作、低效能完成的恶性循环。

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只不过是在假装努力而已。

一个靠谱的人,总会让自己“沉浸式”工作,心无旁骛地完成一件事之后,再接着做另一件。不会以此为折磨,而当做是一种享受。

虽然偶尔也会抱怨,但始终“累并快乐着”。

04

结束语:

职场上,人们总愿意和靠谱的人共事,不光是因为能够“偷点懒”,还因为感受到了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毕竟,那些“混日子”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全情地付出之后,如期而至的收获,将是怎样的一种喜悦和满足。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