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白,开启北宋画风的领军人物

 昵称40044036 2022-09-18 发布于上海
崔白,开启北宋画风的领军人物

近日,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将观众带回到北宋宋仁宗时期的历史之中。剧中,宋仁宗赵祯在政事之余也作画习书,善书法,史称其“天纵多能,尤精书学”,而其爱女福康公主亦自幼学画,并且受到了画家崔白的指授。这不仅影射了北宋宗室雅好丹青的风尚,也反映了崔白的艺术地位。


崔白究竟是何许人也?
艺术造诣究竟如何?

    崔白,字子西,自公元1000年,就发现了崔白的活动记载。在进入翰林图画院之前,已经颇有名气,多次受命参与与皇家有关的绘事活动,但他当时的身份还是民间画家。熙宁初一次入宫的机会,崔白的绘画才能使其脱颖而出,君王爱才心切“恩补”崔白成为画院的艺学生,属破例行为,这类情况在画院中是很有争议性的。后来职位上有所升迁,成为画院待诏。


何能成为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崇呢?

由于北宋建国初期设立画院,院体花鸟画沿袭了五代黄筌父子工笔重彩富贵闲逸的风格,宫廷画师们继续以精工富丽的“黄家富贵”作为审美标准,而崔白来自对民间生活和自然物象实践写生观察的绘画方式让当时的画风别具一格。他擅花竹、翎毛,精于勾勒填彩,笔迹劲利如铁丝,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亦长于佛道壁画,技法娴熟,浓淡适宜,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绚丽端庄,栩栩如生,又多有新意。

图片

《双喜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崔白一生作画甚丰,仅《宣和画谱》就载入241幅。其作品现存较少,故宫博物院仅有《寒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双喜图》、《芦雁图》、《竹鸥图》、《枇杷孔雀》等7幅。

《双喜图》是崔白的传世作品之一,绘制于公元1061年。图中描绘的是两只山喜鹊与树下野兔互动的场景,趣味性十足。一只喜鹊正想落于树干上,而另一只早已在树枝上对着野兔叫嚣,场面热闹。而树下的野兔憨傻地回头望向喜鹊,一只脚无意识地抬起,动作细节成为点睛之笔。

《双喜图》在技法、题材、置景方式和图像关系以及寓意等方面做了微妙而具体的变化。据文献记载,崔白有意在技法上作一些新的尝试,且博采众长。如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禄》中提到的“崔白多用古格,作花鸟必先作圈线,劲力如铁丝,填以重彩”,而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

《双喜图》以平常花鸟入画,而非富贵花鸟,与宋初、黄筌父子等宫廷画家喜描绘富贵花鸟之风格迥然不同。

图片

《双喜图》局部

从形式上说,《双喜图》由唐至宋初常用的居中对称、纵向置景的花鸟题材置景方式,转变为S型动态构图。

花鸟画从北宋初期到中期,再到北宋后期,有了从“概念性”到“故事性”,再到“理想隐喻”的转变。《双喜图》初看画作内容,是一派秋风萧瑟的景象,喜鹊因为一天天变冷,树木枯萎,找不到栖息地而焦虑不安。突然闯进地盘来的野兔看到树枝上的喜鹊,或许觉得它们不如鹰那样有威慑力,反倒是冷静沉着地与喜鹊僵持着。画面的丰富性、情节的矛盾和冲突给整个作品的意境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

《双喜图》局部

崔白的创新,既承袭北宋初期黄家父子的“黄派”之长,富丽精工,又融合了同时期人物、山水画的置景方式和图像叙事方法,给北宋画坛吹入一股清新的风,尤其是后来宋徽宗赵佶的提倡并亲自参与创作,动了花鸟画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