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水罐子病(完全解读版)

 明春日月 2022-09-18 发布于河北

水罐子病是葡萄转色至成熟期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发病后果色失常、变软、减产、含糖量下降,酸度增加,贮运性能和商品性大幅降低,既不能鲜食,又不能制干,十分让人头疼。

为害症状

来源:陈鑫

水罐子病常发生于穗尖或副穗的果粒上,每个果穗的病果数由数粒至数十粒不等,严重时全树果穗都可发生,一般在果粒着色后表现症状。

来源:烟台小伍

红色品种表现着色不正常,果色暗淡、无光泽,被果农称为“屁红”;绿色与黄色品种表现水渍状。

来源:中国葡萄品种资源

受害果实含糖量低,酸度高,含水量多,肉质松软失去弹性,皮肉极易分离,果肉变成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有水滴溢出。

病害辨识

葡萄水罐子病(左)与葡萄白腐病(右) 来源:李明远

葡萄水罐子病易与白腐病混淆,其一,发病时期比较接近,白腐病在转色期,水罐子病在转色至成熟期;其二,果粒发病后期症状相似,呈“水罐子”状。

组织分离 来源:李明远

从上图可以看出,葡萄水罐子病(左图)的病部在培养基上并未长出任何菌,由此证明葡萄水罐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不同于白腐病(右图)。

葡萄白腐病

水罐子病与白腐病的田间识别

● 水罐子病果梗不发病;而白腐果粒有病时,果梗一定会发病。

● 水罐子病果粒不容易脱落;白腐病果粒很容易脱落。

● 白腐病具有传染性;水罐子病没有传染性。

发病规律

水罐子病是由营养不足引起树体生理机能障碍的生理性病害。诱发此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果过多,摘心过重,有效叶面积小,叶果比值低,果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

②肥水管理水平低,缺肥少水,导致树势衰弱。

③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特别是钾肥不足,使树体营养生长过旺,新梢萌发量多,引起养分竞争。

④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果园内湿度大,透气性差,根系衰弱,吸收能力差。

⑤夜间温度高,特别是连续高温后遇大雨最易诱发此病。

⑥转色期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主要是过早),导致叶片衰老过快,葡萄完全转色需要的养分不足。

预防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环境

施肥上要以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以增强树势,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树体抗性。

转色肥可采取复合肥与冲施肥交替使用,具体方法是:转色初期冲施一次磷钾源库或其他高磷高钾水溶肥;间隔7~10天,下一次高钾型复合肥;半个月后再冲施一次磷钾源库,来保证后期营养供给与肥效最大化。

转色开始后注意勤施高钾叶面肥,可叶面喷施磷钾源库800倍液增进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逆力。

要加强果园土壤的深翻熟化,及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创造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条件,使根系分布深、树势强。果实接近成熟期要停止追施氮肥和灌水,低洼多雨地区注意排水。

合理负载,增大叶果比

严格疏穗,一般1个果枝留1穗果,尽量少留二次果。控制果实负载量,早熟品种3000斤,中熟品种4000斤,晚熟品种不超过5000斤。

合理进行修剪,处理好主副梢之间的关系。适当多留主梢叶片,来制造更多的养分。如巨峰系保持叶片数15~20片 ,红提25~40片 ,克瑞森20~25片 ,红宝石20~25片等。

应对措施

若葡萄水罐子病已经发生,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①对于已经有发软现象的果立即剪掉,对于单串较大的,出现软果现象,及时降低产量,对于一枝条两串的,已经有发软现象,减去一串。

②严格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尽快上色成熟,只要第一剪刀开剪,其他的会加速上色,大大降低水罐子病的发生。

③勤喷叶面肥,可选择磷钾源库800倍液,以快速补充营养,促进转色。

④对于发病过重的,除以上几点外,应迅速降低产量,尽量保住其他果。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ID:nyzs360),转载时请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参考资料

《诊断葡萄水罐子病》 李明远

《葡萄水罐子病的发生与防治》 张超

《葡萄水罐子病》 陈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