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王天震|​登尧山

 新锐散文 2022-09-18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登尧山

尧山,又名浮山,因尧帝曾到此,故曰:尧山。
山,不高,但险峻。古树环绕,群山在此做一圈椅状,又好似两臂环抱,尧山上众多庙宇就座落在此绿树丛林中。
沿”之“”字形山路拾阶缓步而上,左右雕栏相望,上下铁链相连。行至山腰,有一凉亭位于巨大的桉树绿阴下,石桌石凳配套有之。小憩时,向山下张望,只见山路若带蜿蜒盘绕,在绿荫丛中,随着绵延的山势,忽隐忽现。
小憩之余,继续拾级而上。转过一个弯,雄伟的尧山庙山门巍巍乎立于眼前。左右金色石狮扭头相望,似私语,似默视,狮知,我不知。仰头,二层庙楼,斗角飞檐,雕梁画栋,颜色光鲜,可谓辉煌也。山门前有二三枚卜算者,在绿荫下,仙骨飘飘然,正在云云众生。此处引人注目者,乃文昌阁也。此乃文人骚客、求职升学者燃香祭拜聚集地也。只见满地炮屑,怪不得刚才上山时,一路上炮声不绝于耳。忽见一学子模样,双手持香,面色凝重,做揖叩拜。旁有人语云:此乃金榜题名者,来此还愿也。灵与不灵,不敢妄下腻断。心诚则灵,是也!

进的庙门,但见里面庙宇众多,依山而建,层次分明。可谓无一处无庙,无一处不独特,无一处不风景,无一处不诱人。即使匠心独运,也不过尔尔。
一线天,大自然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作也,非人力可为也。宽不盈尺,长不过丈。头顶悬一居石,危危乎!凡从下过着,无不胆战心惊,一步三仰头,脚步踉跄,几乎不敢滞留丝毫,担心万一。
石蛙奔泉处,也是神来之笔。传说此石蛙乃尧山一山石,因聆听佛语千万年,忽一日得道成精。急急下山来听禅。不料泄露了天机,被天帝责罚,于此立地为石,永世不得超脱。但见此巨石表面凹凸不平,貌似一巨型蟾蜍模样,趴在泉眼下面,坐北面南,左右紧邻庙宇。憨憨的模样,似听禅声然。

出得庙来,继续沿山路蜿蜒而上。山路时缓时陡,不一而足。隐逸在丛林中的羊肠小道,顽石纵横,树根纠缠,陡峭难行。但心怀寻幽探胜,故手脚并用,攀爬之。一时间,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树枝挂脸,枣刺扎腿,脚下碎石滑动,危险异常。环顾左右,进退两难。但见古柏扎根破岩中,成百上千年如一日。而今,岩破,根粗,树高,遮天,蔽日。人,也需如此,凡事不可求速成,只求日日有进步,假以时日,功到自然成。忽然,庙里的钟声传来,丝丝绕耳,梵音不绝。顿时,眼前众多古柏,好似众多贵人,用树根,用树身为我支撑,助我登山。众多顽石,也是任凭我踩在脚下,助我登山。一想到此,不觉累也。唯觉身轻如燕,速速登上山顶,一览众山。
身居山顶,眼界为之开阔,胸襟为之宽广。目力所至,左右群山连绵起伏,山下田野广袤,土地平坦如砥,村庄星罗棋布,公路四通八达,天蓝云白,清风拂面,好一处神仙居处也!
神仙居处好,但高处不胜寒,还是返人间。抬腿,迈脚,处处风景,处处心情,一一欣赏,一一收藏。有语云:行万里路,读万卷出,可谓如此也。
落脚山下,回首遥望,山,美,在形。人,美,在心。
何日再拜尧山,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低声呢喃。

作者简介:王天震,渭南市作协会员,白水县城关一中教师,爱雕刻,爱写作,常有作品发表。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