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盾论》精解第五十六章

 庭前春雪 2022-09-19 发布于山东

(原文摘要)大家知道,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转化为和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转化为战后的和平,中国的内战现在也停止了,出现了国内的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例如一九二七年的国共合作转化为战争,现在的世界和平局面也可能转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战争与和平这样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着同一性。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列宁所谓“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就是这个意思。

文章图片1

前面提到,现代的战争分为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两大类。战争的目的,原在于消灭战争,实现和平,但也只有革命战争消灭了反革命战争,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战胜了资产阶级,就能实现国内真正的和平;被压迫民族的劳动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阶级,就能实现民族内真正的和平。

但如果要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的时代”,那只有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最后消灭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才能达到。在世界帝国主义没有消灭以前,一个国家的阶级革命战争,或一个民族革命战争,在取得胜利以后,虽然可以实现国内的和平,但和平还是不能确保,因为有帝国主义者要向这些国家侵略,战争还是不能避免,如苏联过去遭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中国遭受美帝国主义者的威胁。

在另一方面,如果反革命战争压倒了革命战争,虽然表面上可以出现暂时的和平,但革命战争不久仍将爆发。至于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战争(属于反革命战争),当一方战胜另一方以后,虽然可以出现暂时的和平,但战争不久仍要爆发,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在世界帝国主义没有消灭以前,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也可以转化为战争。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者相互间重新分割世界的战争。这次战争的结果,由于十月革命的胜利,沙俄帝国主义首先消灭了,德、意两帝国主义失败了,另一方面,英、法、日等十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进攻苏联的战争,也被苏联打败了。从那个时候起,世界转化到战后的和平的局面。

文章图片3

但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因为帝国主义本身就是战争的体系,所以日本帝国主义者从一九三一年起,侵入了中国的东北和华北,意大利帝国主义者侵入了阿比西尼亚,接着日、德、意三个帝国主义者成立了反共轴心,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目的在于征服苏联、中国、东南欧和东南亚,并进而分割世界(结果,这三个帝国主义者倒下去了),这是世界规模上战争与和平互相转化的实例。

再就中国过去的情形来说,和平与战争也是互相转化的。例如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国共合作,在革命势力范围内,是和平的局面,但到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匪帮背叛革命以后,共产党便领导工农群众发动反国民党匪帮的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这是和平转化为战争的实例。

文章图片4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同时也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直到一九三六年,国民党方才在各种条件(如前述)下,停止内战,实现了和平的局面,这是由战争转化为和平的实例。但阶级革命战争如果不能消灭阶级反革命战争,国内的真正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只有经过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也就是经过了革命战争消灭了反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实现了国内真正的和平。不过这个和平的确实保证,仍须全国人民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保卫我们的祖国,使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犯。

文章图片5

从上述各段的说明看来,我们可以知道,一切矛盾着的东西,是互相联系着的,它们不但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列宁所说对立“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这一段话的意思,也就可以完全理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