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复盘效果好,必须避免这五个错误动作

 工具匠人 2022-09-20 发布于山东

本应29日推文,为错开五一假期,所以提前一天。

本文字数1800+6分钟阅读

上篇文章阐述了复盘的重要意义,文章发布后得到一些同道的正向回馈,非常感谢。

但有朋友反馈,自己企业也做复盘,而且是按网上最权威的“目标回顾、结果对照、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四个流程做的,但总感觉不咸不淡,作用不大。

这位朋友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工具匠人原计划今天推送复盘工具的文章,临时调整来回答这个高质量问题。

工具匠人认为,这四个流程是复盘的基本流程和逻辑,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指望这四个流程就能做好复盘,那未免太天真了。试问,你懂得PDCA循环管理,但你做的PDCA效果尽如人意吗?

复盘和PDCA一样,都是方法论,基本流程由这四个步骤串起来,是没问题的,但若想做好复盘并持续受益,仅靠这四个步骤还远远不够。另外,有五种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

工具匠人三年来复盘近百次,涵盖了项目复盘、目标复盘、经营复盘、个人及他人复盘等多种形式,略有体会。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五种常犯的错误复盘动作。

1、质询批判式的复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我们对以下场景应该不陌生:单子丢了或目标未达成,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组织众人复盘。

领导们横挑鼻子竖挑眼,销售们很囧很丧很丢脸。

这种复盘有用吗?有,反作用。

换做谁,谁都会说:去他妈的复盘!

领导说“要闻过则喜”,哄谁呢?对职场而言,这句话唯一的作用是——装逼。

工具匠人多年前也有过类似痛苦经历,被一群人高谈阔论地质询数小时,并美其名曰:要质询到态度层面。甚至复盘成为有些人展示优越感的平台。

当时工具匠人就暗暗发誓:这种愚蠢行径,我定勿施于人。

复盘的本质是帮助,而不是责难;是共情和同理心,而不是站在河岸上指指点点

2、事先没有推演的复盘,无异于盲人摸象

不做计划,能做好总结吗?好像不能。

为啥?因为没有计划就没有目标和策略,也没有路径和依据用来参照,只会佛系地开始,随缘地结束。

复盘亦同理。没有推演却煞有介事、口若悬河地复盘,说穿了都是胡编乱造。

军人作战,不仅要战后复盘,更要战前推演。推演就是在提前判断、规划路径,复盘就是审视判断和对照路径的差异,从而转化为经验和教训。

大脑走得多远,现实就走得多稳。

复盘是尊重过去的自己,推演是尊重未来的自己。没有推演,复盘就失去了颜色。

3、复盘输出的留存价值如果不是场景化,并无营养

我们阅读到连篇累牍的道理时,往往哈欠连天,再读到故事时,却突然困意全无。

企业的流程、经验和攻略一大堆,并无几人翻看;而带有情节的插图,哪怕内容是规章制度,却被员工喜闻乐见。

为什么?

这是人类“趋易避难”的本性所致,这也就是带有场景和情节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注意、更能形成深刻记忆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的经验都是在特定场景中形成的,我们不仅要提炼其中的规律和特征,还要使其容易理解、容易复制,才能在新场景中被匹配和应用。

说得通俗一点,要想使你的经验更具生命力,更容易被复制,你必须使其场景化,并以讲故事的形式用文字表达出来。

当这个经验和别人过往的经历、当下的情景产生链接的时候,这个经验就生效了。

一个组织要想减少经验浪费,这就是最牛解决方案。

反之,如果复盘后形成的仅仅是枯燥的原理原则,将难逃泥牛入海的命运。

4、把复盘会开成了总结会,必然流于形式

用一句话提炼总结会和复盘会的最大区别:总结会,领导最大,权力和程序发挥主要作用;复盘会,主持人最大,引导和共创发挥主要作用

把复盘会开成总结会的结果就是:权力+双标=领导说什么都是对的。

如果再有一个善于谄媚者且领导特别享受,复盘现场将氛围诡异,远离真相。

5、期望一次复盘就能强大团队,你可能想多了

一名运动员,需要每天训练且常年坚持,才能保持竞技状态;

一名创作者,需要不断打磨且持之以恒,才能产出优秀作品;

一名修行者,需要时时观照且经年累月,才能得到些许精进。

复盘是方法论,更是一项技能,同样需要刻意练习、长期坚持,才可以熟练掌握、不断进阶,才有可能从中受益。

所以,那些不能保持复盘强度的个人,很难得到持续改善;那些一曝十寒、缺乏复盘文化的团队,却指望复盘重塑组织,也无异于缘木求鱼。

批判质询、不做事前推演、不输出场景化留存价值、错把复盘当总结、复盘不能常态化,是很多人常犯的五个复盘错误,也是工具匠人多次踩雷、多年分析之后的心血所得,希望能引起你的共鸣。

预祝各位能通过复盘去芜存菁、持续精进。

下一个带9的日子(5月9日),工具匠人将与您分享《在独处中悄然成长:做好一个人的复盘》,不见不散。

工具匠人,逢九必见!每月9日、19日和29日发布一篇经营工具或方法论的原创文章,希望对您有助益。

复盘的作用,远比你想象的强大得多

画好客户组织架构图,你也能轻松赢得项目

一次说透:客户组织架构图的应用要点

销售管理者必读:用好客户组织架构图,改善组织经营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