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鼻涕的理论与实践。

 京中内鹰之 2022-09-20 发布于北京
为什么说医生要临床呢?因为很多理论实际上是错误的,至少是部分错误。

就拿黄鼻涕来说。

一般的书上写的是风热感冒或者是鼻窦炎,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认为黄鼻涕是热。

但是到临床上就会发现这个写法是有问题的。

黄鼻涕也可以见于寒的情况,主要是以下三个情况。

一、稀的黄鼻涕。
稀的黄鼻涕可以是寒热都有,但是寒多一点。因为《内经》上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只有黄稠鼻涕才是热多一点。通过鼻涕的稠稀来判断鼻涕的寒热要比通过鼻涕的颜色来判断寒热要准确。

二、早上黄鼻涕,白天清鼻涕。
这种情况临床上最常见的。
所以不要早上一见到黄鼻涕就立刻给清热的药物,要观察白天鼻涕的颜色。

三、局部黄鼻涕,整体体质寒。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慢性鼻窦炎。
虽然局部有黄鼻涕,但是你如果老是使用清热的药物或者是抗生素,病人的鼻涕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减少。但是如果在使用局部清热药物的同时,针对全身的寒热情况进行调整,有时候这种慢性鼻窦炎就能好转,这种黄鼻涕就能减少。

对于这种局部有热整体是寒的情况,《伤寒论》定义为厥阴病。

什么是厥阴病呢?

简单说就是寒热错杂,但是寒多一点。

所以只用清热的药物或者是抗生素效果不好。

所以黄鼻涕未必都是热。

同样的道理,黄痰也未必都是热,白带发黄也未必都是热。

这就是理论与临床的区别。

同时《内经》上讲,“风为百病之长。”

《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黄鼻涕性质判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面其他疾病的治疗。

所以黄鼻涕看似是小问题,但处理不好的话,会引发很多问题。

同时通过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内经》虽然提出的明确的方子并不多,但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

《伤寒论》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是不能够灵活运用的话,仅仅是把它当做一本临床医案集,也能够解决很多临床问题了。

虽然《内经》和《伤寒论》中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但是后世很多《内经》和《伤寒论》的注解版本,都对其错误之处进行了指出以及改正方案。

虽然《内经》和《伤寒论》当中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但是瑕不掩玉,不能因此抹杀他们对临床的指导价值,否则就违背了公正客观的去评价一个事物的基本原则。

所以经典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关于黄鼻涕的问题,

这次就给大家说这么多,

仅供参考。

。。。。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你喜欢我么?             

              喜欢请点右下角“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