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街镇:小松茸撑起群众“致富伞”

 忘情水游1224 2022-09-20 发布于安徽

近年来,龙街镇围绕“支部强、产业旺、群众富”的目标,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巧念山水致富经,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近期,龙街镇新水村的一片松树林里,朵朵赤松茸破土而出,一条林下经济新路子正在逐渐铺就。

支部领航,抱团发展,松茸出山

今年4月初,龙街镇新水村、扎塘村、和平村、高峰村和丰光村等5个村党支部合作,在新水村试种植赤松茸50余亩,为当地的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增收路子。

赤松茸种植以杂木、玉米芯子等纯天然养料作为基料,是一种不与粮争地的林下经济作物,每年可以栽种两季,每季可采收6个月。

扎塘村党支部书记文义说,赤松茸每亩产量在3000斤至4000斤,以每斤3.2元的价格卖给贵州省锐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往云南昭通、昆明等地,游客也可前往基地采摘,每斤6元,今年合作社预计收益约20万元。

勇探产业新路,树林子里挖出“金元宝”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核心在人,关键在思路。文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不能没有物质基础,没有产业就不能产生就业,既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也要带动群众致富。

通过充分调研,文义和村两委终于找到了两全其美的好思路: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松茸。扎塘村有广袤的林区,林业资源丰富,扎塘村产业发展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也是生态,发展林下种植、生态旅游,投入少,收益大,是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的好路子。

盘活土地资源,夯实产业振兴“新基础”

赤松茸是食用菌的后起之秀,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是“素中之荤”的全价营养食品,可煎炸烹炒煲汤,口感细腻,深受人们喜爱。

林下发展赤松茸种植,“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盘活了闲置的林地资源,最大程度还原了野外种植现状,不打药、不施肥,只需浇水就能把大量的废弃秸秆转化成为富含优质蛋白的健康食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又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今年,赤松茸采摘期将从9月持续到11月下旬,每天均可采摘500斤左右,根据品相,价格在3元到6元之间不等,同时向市场和订单公司销售 ,需求源源不断,赤松茸供不应求,铺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通讯员 李 庭

原标题:《龙街镇:小松茸撑起群众“致富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